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我国的农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配电网的升级优化工作也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农村发展局势的影响下需要较为充足的基础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革新的需要,才能推动我国新农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配电网升级模式下的规划设计革新工作。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升级;规划设计;革新
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对用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的用电设备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这样就变相增加了我国农村用电要求,农村电网的运行安全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认真落实好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工作,不断优化升级当前的农村电网,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农村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工作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落实,在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这项繁杂的工作中巨额的资金怎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怎样能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统一有序,层次分明的管理,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可以长久进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与管理的不断完善,对于我国整体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笔者从一些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限于学识,限于认识可能未必准确,但却是仔细分析后的看法。
1 从工程规划设计视角下分析农配网项目管理工作
农配网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我们需要创建科学的农配网规划设计团队,挑选一些专业水平较高的配电网设计人员及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农配网的升级改造工作,规划设计 10kV 以下供电线路,这是很主要的工作。事先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这个小组每年都要做的,目的是为了这项工作有一个阶段性的良好开端,供电所电网也会有自己的规划,二者可以通过有效结合来做好这项工作,小组进入供电所合作开展工作,这样设计质量就会的提高。农网设计这项工作中,材料类型不求多样化,要简化,而对于农网改造设计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以及设备涉及也很多,ERP 的应令采购要求变得更加规范了。如果材料种类很多,采购的时间就会增大,工程也会随之变得复杂,工程进度自然要有所影响。再有,材料种类多了,维护起来自然也就很麻烦。所以,在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要对这些可能面对的问题心中有数,这与很多领域的“百花齐放”一定要有差别的,需要在方方面面进行简化或者优化。农网工程管理软件开始越来越多应用,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慢慢加深。在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改造时间并不是很充足,因为这影响到居民用电和日常生活,改造任务却十分繁重,尤在应用 ERP 以后,使得工程建设与设计内容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加之科学合理的预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下的技术以及人力水平去面对实际的改造工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与工程特点契合,农网工程的优化管理让软件发挥效用。工程管理软件可以在预算和结算上发挥不错的效果。竣工验收完成以后,项目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的清理然后就能编写工程结算报告了,依据工程实际规模,结合着竣工模板完成竣工资料的编写,这样的方法能够让预算和决算的准确性不断提高,这样避免了出错,如期归档,也直接地提高了整个工程质量。
2 农配网升级模式下的工程规划设计革新
2.1 不断革新用电目标规划
我国农配网主要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农配网的用电目标规划也需要不断革新,以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中心开展用电规划革新工作。农村配电网的配置总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规划目标过程当中,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周围城市的配电网发展状况和现有体系要清楚明了,配电网中的负荷分布要做好规划,配电网整体结构要通过这样来完成。规划农村配电网的过程中,注用电负荷和安全系数要十分注重,配电网的质量也要得到保证,保证节能,降低浪费消耗,农村配电网结构科学改造,合理规划,让农村配电网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不断革新用电指标规划
农配网的用电指标规划工作也需要进一步革新,这样才能缓解配电量较少的问题。例如,用电指标的规划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用电安全,依据农村实际配电状况,合理了配电网的接线方法,供电的可靠性增强,这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比较符合建设思路。
3 结语
农配网的升级改造工作落实需要规划设计人员的大力支持,工作人员的管理思想需要进一步革新,结合实际需求提出新的管理方式,使农村电网的管理水平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科学与合理的路上永远只是一个过程,这样可以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带来高效放管理,在就有点管理模式上,把眼下各种管理制度进行细化、科学化,诸如实施项目经理制度、项目质量评级制度等等。同时还要使当前的建设思路更加规范,电网的建设质量才会有明显改善提高,用更高更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工程项目建设,已达到农村电网的完善和优化的目的。要使农村电网能适应眼下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还可以抵御来自自然因素对电网的干扰和破坏。
参考文献
[1]杨莳百,戴景宸,孙启宏.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及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2]宁辽逸,吴文传,张伯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中元件时变停运模型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6):7-12.
[3]郭永基.中小容量电力变压器寿命评估的新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21):38-41.
[4]王昌长,李福祺,高胜友.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段传科 朱伟强 锁丽娜 何刚 魏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工程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我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