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宋永霞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宋永霞

上海长征医院 200000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科陪护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某医院最近一年内收治的感染患者90例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90例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预见性护理模式。相同护理周期后,对两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24%;实验组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人数比对照组少15人。(P<0.02)讨论:医院感染科的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医院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管理;感染科;效果

医院陪护指的是患者住院期间,由其家属或者专业看护在医院进行陪护,家人和亲属属于家属陪护,看护人员和医院护理人员看护则属于其他陪护。[1]家属陪护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患者病情并不了解,很多临床陪护不符合科室安全陪护标准,对患者治疗和康复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医院感染科是非常特殊的科室,具有较高的交叉感染因子,因此,对感染科患者的陪护要求更严格,感染科必须加强陪护人员的管理和指导。本文以本院90例感染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管理对感染科陪护人员的管理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某医院最近一年内收治的感染患者90例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90例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均在21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45.7岁,对照组中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0例,肺结核患者7例,败血症患者10例,乙肝患者有6例,戊型肝炎菌痢患者2例。4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在22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46.2岁,实验组45例患者中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1例,肺结核患者13例,败血症患者5例,乙肝患者有10例,戊型肝炎菌痢患者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现并无太大差异,P>0.05,基本资料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对象选择合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预见性护理模式。医院常规的护理有:病房清洁消毒;病房通风换气;基本指标检查等。[2]预见性护理方法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1.2.1 建立感染科护理管理小组

感染科要建立护理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并由专家医生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染科疾病的特征、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培训。护士长制定感染科护理管理制度标准,要求小组每位成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进行护理管理工作。还要对研究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患者病情档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健康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与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教育,在感染科病房走廊里、病房内张贴交叉感染、感染并发症、传播路径等内容的宣传报,也可以制作科室感染知识宣传册发放给患者。也可以聘请专家开展感染预防知识讲座,组织患者陪护参加讲座。

1.2.3 加强陪护人员的管理

很多陪护人员的护理方法不正确,对感染疾病不了解,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规范陪护的护理方法,加强陪护的日常监督与管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和看护人员医院的陪护制度和陪护要求,在医院陪护必须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与制度。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每日的探访人数;陪护人员必须使用专门的床,不可以躺、坐在患者病床上;告知陪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的熄灯时间休息;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陪护人员必须保持自身的干净与卫生;如果陪护人员患有感冒症状,必须立即隔离,禁止其来院探访。[3]

1.2.4 指导陪护人员护理知识与技巧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陪护人员是否可以胜任陪护工作,尤其是高危病情患者,必须由专业的护工进行护理,不可以由家属独自护理。患者住院一切安置就绪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个人素质和疾病知识考核,考核不及格的陪护人员不可以在院进行独立护理。对考核及格的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与护理技巧培训,规范陪护人员的护理方法,让陪护人员掌握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让陪护人员参与到感染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护理人员联合陪护护理体系。患者陪护工作只能由科室选拔通过的陪护进行,其他家属均不可以参与护理工作。

1.2.5 建立完善的感染科陪护管理制度

护士长和全体护理人员要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陪护人员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要密切监督陪护人员的日常护理,及时记录,放入患者病情档案中,纠正陪护人员的护理方法。建立陪护人员护理负责制,陪护人员对其护理行为负责;建立陪护奖惩机制,对严格遵守医院规定,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陪护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不遵守规定的陪护根据情况给与批评教育或解除陪护权利。[4]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要尊重陪护人员,不能轻视陪护人员,要给与陪护人员和患者帮助和鼓励,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护陪关系。

1.3 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包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责任心等几方面,采用百分制进行分数统计,得分在90分~100分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得分在70~9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分数在70分以下表示患者不满意科室护理工作。还要观察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统一计量,全部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0分析计算。当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有意义,当P>0.05时,则无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交叉感染的有1例,实验组交叉感染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交叉感染患者有16例,发生率为为35.55%,实验组交叉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3.33%。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科护理中采取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培玲.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163-164.

[2]吴华智.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7):147+149.

[3]李安英.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75-276.

[4]王冰.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425.

论文作者:宋永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宋永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