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的衔接问题论文_刘安祥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的衔接问题论文_刘安祥

(贵州省瓮安中学,贵州 黔南州 558000)

摘要:函数知识贯穿初高中教学阶段,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函数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中函数知识是高中函数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能够将二者有效衔接到一起,高中函数教学将出现较多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遇到较多的困难与阻碍。文中将对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衔接问题展开探究,并分析二者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部分;衔接问题

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明显提升,而函数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复杂性与抽象性更加突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吃力感,甚至丧失对函数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与排斥等不良情绪,这对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而初中函数知识与高中函数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效衔接到一起,函数知识的学习难度以及学生对函数知识的陌生感都将明显降低,对此展开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函数知识更为复杂

初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相对简单,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正反比例函数的内容都较为具体,学生理解的难度不大,教师只需要通过具体事例,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与内涵。而高中函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其与初中知识相比,其难度、复杂性以及规范性都明显提升,数学语言更为严谨,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他们在高中函数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阻碍。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学生很难认识到初中函数知识与高中函数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衔接。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函数知识的内容相对较少,且教学难度较小,为了保证可以充分讲清知识点,教师会将教学进度放慢,并会帮助,甚至代替学生学生将知识点、题型归纳起来,在长期的学习与训练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函数知识。而高职阶段,函数知识点既多且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加快教学进度,课上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时间较少,很多学生尚未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教学就已经结束,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自主做题与练习,而很少帮助学生归纳知识体系,而由于学生还习惯于初中模式,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不足,无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三)高中数学符号语言增多

初中阶段的数学符号语言相对较少,尤其在函数问题中,除了以字母代替变量外,很少有符号语言出现。学生习惯于文字化、具体的描述,复杂的数学符号会增加他们的理解难度。而高中函数中的数学符号语言明显增加,以集合为例,其常用的符号包括[a,b]、[a,b)、∈、∉、N、Z、R、N+等,其中很多符号概念相近,容易混淆,刚接触这些符号时,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理解以及记忆方面的问题。这对知识点的有效衔接来说是不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教学开展以前,教师应当为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基本体系,告知其开展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阶段是不同的,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能够让学生转变认识,正视高中学习生活,并在短时间内适应学习环境,继而有效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学习之初,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与困难,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问题将会不断累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耐心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要保持态度的温和,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这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帮助。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较为突出,兴趣是他们产生学习与探究欲望的基础,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整合,并对教材后的习题予以关注,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展开习题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展开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好胜心,并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对教学方法与进度做出调整

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教学工作,即将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相近的知识点放到一起,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认识、理解新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从二次函数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受到的知识,然后逐渐引出抛物线知识。这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降低教学难度。从教学进度来看,刚进入高中时,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阶段,他们无法适应快节奏的课堂,因此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逐渐放慢进度,让学生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逐渐适应高中环境。

(四)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初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点较少,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激发,而高中知识具有广泛性与多元性,如果学生的思维狭窄,他们将无法有效思考、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初中所学的函数知识列举出来,然后让学生将高中所学的新函数知识填补到函数知识体系中,让学生的头脑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解答不同类型的习题,并尝试以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解题,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更为发散。

结语:

函数知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无论是知识点数量还是教学难度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抽象复杂的函数知识产生陌生感以及排斥心理,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当通过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与进度做出调整、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等方式将初中函数以及高中函数知识有效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武德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浅析[J].好家长,2015(51).

[2]张美华.浅谈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学周刊,2014(27).

[3]张清献,李洁.初高中函数衔接教学浅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13).

[4]扶军和.浅谈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4(5)..

论文作者:刘安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函数部分的衔接问题论文_刘安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