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 在护患关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严峻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摩擦与纠纷,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通过护士的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护患沟通得到保证。我们的国家需要和谐的环境,医院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还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护患关系中的语言艺术是护士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有效的利用语言符号来塑造护士的良好形象,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现状;护理;沟通
临床护理实践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护理人员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健康资料,以制定护理计划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沟通技巧。
1? 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1.1? 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气氛
护士应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安全、和谐的护理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应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用温和、诚恳的语言和百问不厌的回答,使他们找到家的感觉。语言艺术是树立护士良好形象的手段,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中应该使对方满意,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理解患者的痛苦,一个亲切的微笑,诚恳的语言,使病人感到心理平衡,感到护士对他的关心,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这样患者才能对护士倾诉,以利于了解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现在,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其主要原因与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有关,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医患关系处理不当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不注意讲话的艺术性,对患者造成了伤害,使之产生负性心理,这样就影响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1.2? 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住院期间的患者都要面对疾病的折磨,心理压力较大,尤其病情严重时,言语、行动通常过于激动。护理人员应理解、体谅并给予相应的帮助,使其正确的面对疾病,配合主管医师的治疗,并以和谐、善解的言语去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士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中,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以及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入乡随俗用语要恰到好处,否则交流无法进行甚至产生矛盾与对抗,这样就违反了创造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的目标。其中语音是关键,语音的具体表现特征是语调、语气、音量、音长等,再加上语速的变化。同样一句话,由于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语速的不同,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发药时应该说:“张老师,您该吃药了,您的药”,有的护士却大声喊:“3床,吃药!”前者体现了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和尊重,后者会使病人感到护士缺乏同情心,给人以傲慢的感觉,这样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中,体语也是很重要的,体语是靠人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服饰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如点头、摇头、微笑、眼神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种体语中,眼神的接触是最重要的,人的喜怒哀乐都会从眼神变化中反映出来,热情诚恳的目光会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平静坦诚的目光使人感到稳重可靠。
1.3?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护士一定要对患者的信息及非语言性信息及时做出反应。这样不仅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且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及关心,从而加深了护患关系。通过观察患者说话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象征符号来研究对方内心活动的艺术。要善于听到言外之音,准确理解患者的本意和实情。首先护理人员要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谈话,这样有利于对内容的接受、理解,也有对患者表示尊重的意思,以获得好感;其次,在听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谈话要做出反应,点头或微笑等;再次,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打断对方的话常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一定要听完患者的话后再讲话。
1.4? 提供有关健康信息,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随时随地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信息。如患者面临痛苦的检查或治疗时,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不安,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感反应,给予解释、说明和安慰,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患者入院,最先接触的就是护士,首先对患者产生影响的是护士的感情和语言,护士以热情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对待患者,才能从心理上对患者产生良性刺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1.5? 道德高尚,尊重患者隐私权
由于治疗及护理的需要,患者需将某些个人隐私告诉医护人员。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其次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日常的语言修养,提倡礼貌性语言,要入乡随俗,根据当地的习惯,给患者恰当的称呼。如:“大娘”、“老师”等。不要直呼其床号,忌直言不讳,如晚期肿瘤等不治之症应保密,有的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无思想准备,所以在给患者透露其病情时要避免患者的敏感区域,从正面的良好的方面给患者必要的解释,同时要向患者介绍应注意的事项,应从哪些方面配合治疗,这样交谈既可满足其心理需要,又可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忌语言生硬,在护理工作中,如工作量过大,或其他因素造成护士思想不愉快,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主要表现是态度不好、语言生硬、三言两语打发患者的问话,这样无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无论什么原因带来的不愉快情绪,不得在患者面前表露出来,这是护士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
2?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护士应用沟通技巧,灵活地与患者沟通。护士在同患者谈话时,一方面要注意观察病情、查询病因、了解患者思想和生活习惯、接受建议、征询需求等,要带有目的性,不要单纯地闲聊。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病人的兴趣,主动引导、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兴趣感,增强其对未来的信心,这对他们病程的转归是十分有益的。
2.1? 愤怒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愤怒都是有原因的。此时护士不能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言辞或行为激怒,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其愤怒为一种健康反应,尽量让患者表达和发泄焦虑或不满,从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最大能力地与他们沟通,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2.2? 病情严重的患者
患者病情严重或处于危重状态时,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护士可以重复一句话,以同样的语调反复与患者交谈,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2.3? 要求太高的患者
一般过分要求的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患病后没有引起他人足够的重视或同情,从而以苛求的方式引起他人的重视。此时,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允许患者抱怨。在对患者表示理解的同时,可用沉默或倾听的方式使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重视。但对其不合理要求要进行一定限制。
2.4? 悲哀的患者
当患者患了绝症或遇到较大的心理打击时,会产生失落、沮丧、悲哀等反应。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悲哀,允许患者独处。还可应用鼓励、发泄、倾听、沉默等技巧表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尽快度过悲哀,恢复平静 .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论文作者:刘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语言论文; 关系论文; 病情论文; 他们的论文; 使其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