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1导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涌现了大批的房地产以及旅游建筑,人们对建筑行业的了解还只是停滞在表面的施工技术上,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重视施工技术与理论基础。为了更好的发展土木工程,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一定要利用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推进建筑项目健康良好发展。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众多领域中,土木工程建筑领域非常重要,随着社会发展,创新变成了推动经济进步的主要内容,因此,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也应该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实力,推动建筑企业的迅猛发展。
2.1时代发展的主题是创新
当代社会中,创新主要是所有行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如果行业和创新之间相分离,便会没有办法与时俱进,滞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让行业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得到削减,进而造成行业迈入倒闭的趋势中。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而言也是这样,现阶段的我国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技术落后、创新不足以及管理不科学等,但是科学技术缺少创新是最为主要的。因而,就土木工程建筑领域而言,为了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自身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与时俱进。
2.2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创新都非常重要,只有经过创新,才能够研究与开发出与时俱进的技术产品。先进技术产品常常具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其和传统技术产品进行对比拥有技术方面的优势条件,可以被更多的用户所喜爱,这样企业才会获得更多的竞争实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土木工程施工创新技术
3.1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多选择钻孔压浆技术进行护坡桩的施工。通过螺旋钻杆钻至指定位置后,将备好的浆液通过钻杆芯管注入,然后提出钻杆,同时放入骨料与钢筋笼,最后在空地注入高压纸浆,待护坡桩成形后,注入停止。钻孔压浆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坍孔率,提高成桩率。土钉墙的施工步骤如下:土钉制作、土钉成孔、土钉送入、混凝土喷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间隔2m就焊接锥形滑撬,以降低打入土钉受到的阻力。选择洛阳铲成孔进行土钉成孔施工,施工人员需严格控制孔的倾角与直径,且孔直径不能低于100mm,一旦遇到屏障,需及时改变孔角度,以方便土钉送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安装中支架,施工人员重视钢筋保护层的施工质量,土钉插入时,要保证插入深度超过总深度的95%,以保证钢筋保护层质量。复检钢筋时,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标杆,并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土钉送入后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为0.5MPa时,施工人员需将注浆管口与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0~500mm,持续时间为5min,以保证土体缝隙与水泥浆接触的充分性。在混凝土喷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对配比进行掌握,喷射厚度严格控制为50mm,完成施工后,混凝土2h凝固后,洒水养护。利用锚杆钻机进行土层锚杆施工,施工人员将锚杆钻机送至施工位置后,将水泥浆注入,并将钢绞线穿入,后实施补浆。施工人员先遵守施工标准放入锚杆,并再次确认锚杆高度与钻杆倾角。进行钻孔后,一旦遇到障碍物需立即停止,在清除后再继续施工。
3.2预制混凝土构件
建筑行业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产业建设。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进程,一定要关注应用预制构件。目前混凝土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预制构件就是混凝土构件。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前,施工人员需进行前期的估价、竞标、计划、设计、排期以及审批等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模具清理、组装,涂抹脱模剂,并在特定部位(例如露石)使用缓凝剂替代,同时进行钢筋笼、铝窗、起吊设备、预埋件、套管、灯箱、灯管以及螺丝套等的安装,并对部件与全件尺寸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先平整夯实施工现场,通过水准仪确定木桩点,并利用砖线连通节点,木枋间距为40cm进行垫底,需严格控制起拱度与平整度。各节点上需安装尺寸合适的立板,注意立板的牢固度与垂直度,以建筑层数与高度为基础,进行跳榀的安装固定,根据实际要求在腹杆中安装单层升模,以方便安装钢筋与绑扎。混凝土在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浇筑,并利用震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减少空气,静止1~2h后,通过灰匙将混凝土表面抛光,再静置养护14~20h后,方可进行拆模起吊。在建筑施工中,预制混凝土构建能够将施工构件连接在一起,提高结构性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套筒连接在预支混凝土构件中的使用较为普遍,在凹凸槽套筒中插入连接钢筋,后将高强灌浆料注入,带浆料硬化后,会形成一个整体,依靠凹凸槽与凹凸纹来传力。
3.3 3D打印技术
3D打印作为一种将数字模型作为的驱动源,利用增材打印的方法来构造物体空间形态的成型技术。利用3D打印的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实现较为简单的房屋以及构件的打印工作,可是一旦要应用到较为复杂的建筑打印当中,还亟需深入的创新发展,解决软硬件设备、材料、行业标准等问题。立体光顾化成型法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属于建筑施工中常用的3D技术。其中前者能够通过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制作,并通过离散程序实施切片处理,同时设计扫描路径,生成数据会对激光扫描设备与升降台运动产生影响;后者会在成型钢中均匀地进行粉末的铺设,并重视激光束的二维扫描轨迹,同时调整活塞,在操作中注意新粉末的添加,循环工作后,会制作出三维零件,收回烧结粉末,取出成品。3D打印技术还包括熔积成型法,主要是加热金属、石蜡以及塑料凳材料,通过计算机控制以获取所需的工件,从而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应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来的建筑部品以及构件,尤其是对曲线异形等复杂建筑构件,减小了施工的风险与难度。
4结束语
总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属于当前建筑行业实现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工作,更是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关键。想要确保施工工程在更快的时间内完成,并确保施工质量,那么就必须要科学的运用施工技术,从而更好的增强整体施工质量,促进土木建筑企业未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忠兴.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40-41.
[2]方三陵.基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智能城市,2017,3(6):144.
论文作者:唐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钢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