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800
摘要: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因此混凝土结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障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相关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且为了避免管理盲目性,要以其中要点为方向,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不断注重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做好质量管理。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并提出几点关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1关于土木工程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基于土木工程的土木工程建筑是指围绕建筑所展开的对材料、设备与施工技术的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报验技术活动过程。土木工程本身涉猎工程技术范围相对较广,它所构建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也相当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则是一种具有适用性现实优势的、应用复合型材料的复杂工程技术。在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比例配比水和砂石,再添加适量胶凝材料搅拌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结构施工。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影响因素
2.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制因素
混凝土质量以及成分配比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配制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混凝土质量管控不住是由于检验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按着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同时在材料选型、保存和运输环节,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混凝土的配制工艺不科学,是因为没有依据施工技术标准来对配比进行合理的计算,只是依据过去的配比经验来进行设计,导致配比和材料具备的性能达不到一致,混凝土具备的强度和塌落度没有达到设计标准,这就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了影响。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其质量经常会被外界温度所影响,如果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情况,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因为,混凝土表面温度会随着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内部温度变化却较为缓慢,会与表面温度产生较大的差异,进而产生温度应力,造成裂缝等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因素
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作业时,会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依据设计和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例如,在浇筑作业时,为了节省工期直接进行浇筑,没有进行有效的振捣,在混凝土强度还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就把支护的模块拆除下来,混凝土养护时间没有按要求时间进行,缩短养护时间会直接对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必须要重点对该方面进行管理。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若施工人员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达不到标准,会使混凝土结构存在极大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并对整体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此,施工人员必须高度关注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使之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1)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选择标准的混凝土材料。施工地域的地质条件不同或土木工程实际结构不同,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要求会不同。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对施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并进行科学的配比。(2)施工管理人员确保材料质量合格。避免混凝土材料受潮等,导致质量降低。(3)根据建筑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科学的配比。严禁胡乱使用硅粉等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施工人员要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防止材料浪费,节省施工成本。
3.2混凝土拌和
在原料制备完毕之后,就需要通过拌和工艺将所有原料融合,由此才能形成混凝土,但在混凝土拌和当中,也熬重视相应的技术要点,否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在拌和过程当中,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投放顺序,一般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其次在拌当中拌和的方向必须一致,且拌和速度应当均速不可过快,同时水原料需要在拌和当中进行投放,主要控制其用量,最终在拌和时间上,一般需要时长为90秒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以延长到180秒左右。
3.3浇筑施工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必须要对浇筑技术的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要将浇筑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各岗位人员以及设备的配置情况进行检查,如钢筋、模板等等,同时要注意相关事项:第一,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的问题,要确保自由倾落度在2m以内;第二,在进行竖向浇筑之前,需要在结构底部进行水泥砂浆的铺垫,厚度在50-10mm;第三,在完成墙体和梁柱的浇筑施工以后,要静置1-2h,避免接头部分出现裂缝问题;第四,要对混凝土倾倒方向加强控制,沿着浇筑前的方向进行逆向操作。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上述两项工艺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振捣过程当中,首先保障振捣的力度、节奏均匀,否则会出现振捣不充分,易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其次振捣的深度要得到合理控制,否则容易损坏下方模板,最终因为振捣行为会挤压混凝土,使其内部水分上浮,相应出现泛浆现象,此时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将溢出浆液清理。
3.4混凝土结构养护的施工技术要点
目前国内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均采用的是ZY混凝土膨胀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ZY膨胀剂并平铺一层草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洒水可保证养护效果达到最佳。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3.5拆模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机制,确保相关制度的完整性,同时确保他们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改进。对混凝土模块进行拆除,应该按着先拆除不承重部份,之后拆除承重部位。先拆除后进行支护,后拆除的先进行支护对混凝土模块进行拆除,应该按着先拆除不承重部份,之后拆除承重部位。先拆除后进行支护,后拆除的先进行支护。在确定拆模时间时,应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如果具备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则再进行拆除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关键所在,对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各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对施工技术的效用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各项技术的有效管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纯皓.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23):182-182.
[2]马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00-101.
[3]袁秀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23):3710.
[4]赵彦雄.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02.
论文作者:李骏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