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汤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汤农

广西聚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也被应用在各个行业建筑及发展中,所以,行业发展中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行业内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当然,水文管理也不例外,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经济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水资源已经被严重污染,水文管理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及污染现象需要立即解决。文章从水文资源的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单位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水文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

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水资源用量在不断加大,但是水资源在近年来发展中不断减少,用水矛盾逐渐增加,这是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做好水资源的优化及配置,是现代水文资源管理单位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在对水文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引入管理过程中,将用水效率提升,尽可能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将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对我国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对水文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为了将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化社会建设过程中,避免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利用信息化建设方式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水文资源的管理结合,不仅仅能够将用水的效率提升,还能够将水文管理的难度降低。所以水文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下文将对水文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1传统水文资源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基本需求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发展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传统水文发展过程中的水文管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发展脚步。传统水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问题是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不够问题,导致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及污染现象,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量越来远大,如果发展过程中继续使用传统水文管理体系,将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用水需求。所以,在水文管理上进行一定的优化及创新,不仅仅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节约目的,还能够将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现代化发展符合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标准。

1.2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所以在水文资源的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融入,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合理分配。但是在我国发展中,水文资源的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信息化建设程度在不同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化,没有对保障水文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进行开发。

2.水文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

信息化建设针对水文资源建设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将水文资源的监控体系进行强化,还能够将水文资源管理的总体质量提升。一般情况下,水文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能够加强资料统计功能。水文资源的实际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将水文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很好的调度及配置,能够将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及水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促进水文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2)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规划。政府对城市及土地的建设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当地的水资源基本分布情况充分了解,水文监测机构需要加强对此事的重视程度,需要在水资源分布管理情况进行一定的帮助,以此将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提升。(3)能够加快队伍建设。将现代水文资源管理资料作为培训依据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案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才能为后期的水文工作管理工作提供有利因素,确保水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

3.对水文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管理意识不够强

水文资源管理本身就是国家的公益事业之一,其基本管理都需要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程序进行建设及管理,项目在实际立项过程中都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组织。在我国目前的项目机构体制中,很多地区有较强的保护主义思想,导致水文资源管理建设中存在的区域管理不协调等问题,而且很多地区并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项目审批,项目在实际管理中多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在实际管理中,比较缺乏基层管理人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够强,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3.2水文监测设备不够先进,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我国水文资源建设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水文监测设备基本质量都不够高,技术含量非常低,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量非常大,这就导致管理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加大。但是在欧美部分国家,进行水文资源管理工作采用的都是先进性的水文监测设备,而且设备的数量分布情况非常广泛,遍及的区域也比较广泛,将水文资源管理的实际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并未能对这部分先进性的设备进行采购及使用,依然利用传统人工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为水文资源项目管理中所牵扯的工作人员较多,所以管理难度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3.3水文资源项目建设跨度较大,有较强的专业融合性

水文资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较多,例如水文测绘工作、水文测站、数据中心等,还包含信息共享系统及流域监测系统等,水文基本设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融合度。水文资源项目建设和其他项目建设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工作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涉及到整个流域,具有较强的空间跨度,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水文资源项目建设难度增加的原因。

3.4建设主体不够明确

建筑主体未能够充分明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水文机构管理过程中未能将管理体制理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地级市设置了水文机构,在设置过程中一般都是将该地区内的流域水洗作为基准,行业垂直及地方交流少之又少,这样就会导致地级市水文机构需要负责的地方水文工作量增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对水文资源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难度。

4.加强水文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分析

从水资源基本分布情况上可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水文资源项目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水文资料作为基本依据,监理符合当地水文资源监控体系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体系,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将水文资源项目建设的管理效率提升。除此之外,监控系统的完善性能够对当地水资源的基本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确认,从根本上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

4.1优化水文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水文资源项目建设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由数学模型、计算机系统、网络模型等组成整个管理型,要想将水文资源项目建设的质量提升,就需要保证团队之间能够进行友好合作,从而进一步实现系统建设功能。从项目建设的可视化角度分析,水文资源对相关数据及信息资源的收集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度,将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到各个水域当中,同时,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采集,保证工作人员决策的正确性,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4.2确保信息收集及传输系统的完善建立

为了保证水文水资源建设中能够将各类数据及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及时收集,就需要根据当地基本情况建立对应的信息采集系统,保证数据获取途径的可靠性,通过数据对水文及降水,包含蒸发量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加上现代社会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传输的数据及视频、图片内容较多,更需要利用强大的通讯方式进行,确保信息传输安全性的实现。

4.3建设网络系统

为了能够保证信息及资源实现共享,需要建设涉及范围广泛且能够对视频及数据等进行有效传播的网络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中的资源进行共享,还能够进行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能够对各地水文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还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能够进行系统定位,并利用仿真系统及模拟系统对水文资源管理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及储存。

4.4建设旱情及水质监测系统

断面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断面水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系统中建设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一旦出现水资源被污染且扩散的情况,就需要立即使用该系统进行监测,能够对水质的变化情况进行预估及检测,然后针对水质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旱情的出现可以根据当地土壤基本情况及气温进行分析,水文建设机构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当地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掌握,随后还需要根据这些信息对当地是否存在旱情进行判断,最后还能够利用定位系统找出旱情出现的区域。

5.在我国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对水文水资源的未来工作方向分析

气候出现变化的因素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气候变化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现状基本都是不利影响,气候问题会使得我国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的基本难度增加,导致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中所面临的难度较大。国家需要在气候的不利影响因素之下,对水文水资源的工作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及研究,找出水文水资源发展的正确方向。

首先,应该对水文水资源的基本工作现状进行客观认识,气候变化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根据经验及科学原理开展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目前我国水害事件的出现,基本都是因为气候骤然变化的结果导致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地区干旱及洪水等自然灾害上,气候适应能力急剧降低,这一问题是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内容,需要在日后发展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解决,促进我国水文水资源气候适应能力的提升。

其次,除了需要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在面对气候变化所表现的脆弱性进行全面认识之外,还需要对引起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需要对相关水文水资源管理机制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等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加强我国水文水资源面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首先需要对水文水资源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利用专业的知识对水文水资源基本现象进行分析,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对水文水资源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分析。水文水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气候带来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将我国水利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对水文水资源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提前预防。

结束语

上文已经对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发展建设及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信息化管理与水资源的融合能够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水资源是我国稀缺性资源,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对水资源污染及分布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及解决,同时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盼盼,张琪羚.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发展现状探讨[J].科技风,2019 (06):172.

[2]田忠苗.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9(03): 82-83.

[3]刘涛.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 103-104.

[4]冯璐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 (22):83.

[5]杨琳洁.信息化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2):129.

[6]张凡.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7,15(06):16+18.

[7]石晓磊,赫明星,苏文峰.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69.

[8]王一帆.水文信息化建设对水资源管理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4(12): 145.

[9]史超.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J].硅谷,2014,7(03):146+133.

论文作者:汤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汤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