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输,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网络让通信跨越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通信线路(TelecommunicationLine)是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主要分为电缆和光缆两种形式。为了有效提升通信传输的质量,需要具备科学的设计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优质的线缆材料,因此,本文重点从通信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线路;优化设计;施工
本文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其设计问题,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实际情况,对其设计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因素层面。其中,内部因素是指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中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各种设计问题发生对其质量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与当前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管理实现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不严格,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发生,或者因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较低,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等,都会对其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中,对其设计质量和效果存在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等,其中,天气情况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不利影响表现为较为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开展形成不利,如果在设计阶段缺乏对工程地区天气变化情况的了解,不能够结合工程地区的天气变化特点采取合理线路设计与施工保护措施,就会导致施工中各种问题发生,从而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产生不利影响。而地理条件因素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不利影响表现为相对恶劣施工环境下,其各项施工开展的作业难度及工程技术运用要求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避免对电力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2通信线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2.1设计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通信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利用现代化技术保证通信质量。实践得知,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应该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成熟和最优的设计方案,并且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兼顾耐用性和实用性、近期和远期通信发展的需求,考虑到通信系统的安全容量、业务流量、投资成本以及确保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配套设施和结构合理、施工、安装、运维方便等相关因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并且挖掘现有的网络设施和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和维护成本,确保通电线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信线路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未经试验和鉴定合格的产品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
2.2测量技术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测量主要对线缆传输距离的科学定位,确保距离测量的精准性,测量过程中发现高压输电线路、水利设施、公路以及其他建筑设施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通信传输线路的走向应该参考施工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对线路负荷进行反复论证。测量人员在测量时要确保不同杆位之间距离的准确性,记录杆号、拉线桩位置、杆高等要素,针对一些偏远山区,通信线路仍然以架设线缆为主,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测量难度较大,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全面勘测线路架设的地形,保证通信线路平直,线路走向清晰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关键技术
3.1通信传输架杆的选用
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和架杆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为此,需要考到线路周边的条件,选择负荷能力最合适的架杆。水泥架杆的高度一般都是6m、8m和10m左右,在不同的高度会使用到不同规格的架杆。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8m的架杆;如果在地势比较高的位置,架杆使用6m高的;如果在低洼的地区,架杆的高度一般都是10m。为了做好埋深加固处理,需要针对不同的位置需要,设置不同的埋深。通常在图纸比较松软的地方,使用8m的架杆时,挖掘的深埋坑要在1.4m以上,埋坑为圆形坑。如果是在比较低洼的位置,或者跨铁路建设时,使用10m架杆,埋深一般在1.5~1.6m左右。埋深加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埋深过程进行测量,检查埋深过程时会否达标,在保证达到了标准之后才能立杆。电杆要和中心垂直,完成立杆之后,还要使用回填土夯实技术,并且加装避雷针,保护通信线路。如果土地过于松软,可以使用到混凝土墩进行加固处理;在岩石处的埋深为0.8m,并用水泥筒进行加固。
3.2架空的杆路拉线
架空杆路拉线技术一般会使用在线路跨路公路或者铁路的位置,受到重力影响,光缆线会产生不同的张力,让电路杆线无法平衡。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一般会设置拉线,如果拉线盒杆梢之间的距离高于1.3m,一般会采用D164拉线;如果间距在1.3m以下,则一般会使用D184拉线。为了避免由于雨雪天气导致的通信传输无法工作,就要使用架空杆路拉线的方式,利用杆路内外的力的平衡,提高传输线路的稳定性。通信传输架杆暗转的拉线,一般都是7股/2.6mm的镀锌钢绞线,埋地深度要在1.5m以上。如果地区的风力比较大,还需要利用防风装置保护好线路。一般都会使用人字防风拉,控制好倾斜角度,一般都是在45°,保证能够获得最高的防风效果。如果地面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角度也需要在30°以上,保证塔路的稳定。
3.3光缆的敷设和吊线安装
光缆的敷设是传输线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合理地使用技术能够缩短施工的周期,并且节约成本。光缆的敷设工作就是利用光缆挂钩把光缆悬挂在光缆的吊线上,为了保证质量,需要控制好吊线的距离。光缆和地面的距离一般在6m以上,如果通信线路是临近公路、铁路的,那么光缆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就要在7.5m以下。通过安装吊线,可以避免破坏光缆的保护层,安装利用滑轮牵引的方式来实施,通过在光缆盘上和终端都安装上导向所和导线滑轮,电感的对应位置也安装大号滑轮,吊线则是在25m左右装置一个导向滑轮。在装置引导滑轮的过程中,使用牵引机牵引光缆的端头,然后将光缆牵引到滑轮里面。光纤牵引完之后,光缆的另一端用挂钩固定在吊线上。为了保证吊线的抗拉性能,通常转角杆都采取北向固定的方式,假如有电力线路和传输线路铺设的距离比较近时,就要保证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有2m以上的距离。
3.4通信传输线路中的接地施工
接地也是通信系统线路的施工重点,能够给通信系统的设备和线路都提供良好的保护,避免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雷击导致线路受到破坏。架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的选择接地防护技术的种类。并且,防雷装置本身也是有特殊需求的,一般情况下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都会在200m左右,经过高压电力线两头拉线的位置也必须要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通信传输工程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内现阶段,通信网络不断扩大,信息传输量的爆发式增长,让人们对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在未来5G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社会更加关注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优化升级,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重新定义有线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通信速度,通过安全、可靠、稳定的通信网络,对用户信息进行集中采集和处理,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升通信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浅谈光缆线路通信系统工程传输设计及其光纤选择[J].通讯世界,2019,26(05):115-116.
[2]吕洪涛,张曜晖,金飙.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8(06):38-44.
论文作者:康馨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线路论文; 光缆论文; 通信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滑轮论文; 测量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