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有效途径论文,教研活动论文,素质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素质,是实现农村“普九”的关键,也是加快农村进步、脱贫致富的关键。在贫困地区农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素质最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的途径当是教研活动。以下就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中开展教研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状及原因、实施教研活动的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
教研活动是指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在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分片区按年级以学科为单位,由学校内部组织开展的教材内容研讨、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对象了解、教改实验探索及教学经验总结和推广,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无论在教学实践、教学效益上,还是在教师心理需求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在贫困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整体素质较差,心理需求层次相对较低,开展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学实践看,教研活动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教学能力具有及时性意义。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分析加工教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自我调控等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除了靠过去储备、自身总结经验、实际教学中摸索外,还应主要通过教研活动来得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拨高使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很多教师忙于知识弥补,学历达标,在教学能力提高上往往没有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了也是捉襟见肘。因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互通信息、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在短期内提高对教材某一部分的处理能力、并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教学效益看,教研活动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家办大教育,在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还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贫困地区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分片区开展教研活动,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过多的开销,只需在制度上加以保证,便可形成一股合力,以老带新,骨干带一般,起到传帮带作用,这是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作为教育人力资源之一的教师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
从心理需求看,教研活动可促进教师关系和谐,提高自身价值实现。由于制度化教研活动的实施,可定期将教师聚集在一起讨论教材、切磋方法、交流经验、利于消除“同行是冤家”的传统人际关系。贫困地区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社会娱乐交往方式单一,定期的教研活动不仅交流了知识,而且也交流了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教师人际关系;同时,教研活动的各抒己见,每个教师都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表见解和看法,体会成功的喜悦,具有成就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开展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教育中的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化作学生的学业成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全国各地把教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多种层次的培训与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地区则从农村初中教师普遍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分布不合理,需要培训的教师数量大,但同时又受经济条件制约,不能大面积送培的实际出发,采用内部挖掘潜力,开展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有的地区还举办了教育理论知识讲座,在普及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改信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仅是个别的,仍属凤毛麟角,甚至有的还仅流于形式。普遍表现为:开展教研活动步履艰难,活动尚未普及,缺乏星火燎原之势;开展了教研活动的地区和学校由于无可靠的经费来源,缺乏领导与指导,组织无序,缺乏力度,未形成制度化,参加者随意性大,难以真正达到教研的目的。造成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教师劳动的个体性是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的习惯性阻力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持久劳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个体劳动能独立完成的,而是学校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还是家庭、社会影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发展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具有群体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基本上是以个体方式独立进行的,这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由此可见,作为劳动成果评价教师劳动具有群体性,而劳动过程则带有显著的个体性。在贫困地区农村,由于信息不畅,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则显得尤为突出。大多数教师沿用老一套教学方式,几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基本形成了定势,在人们意识深处有一种惯性力量,一切按部就班,习已为常,没有感觉到是否有教研的必要。教师认为各教一科,各教一班,不闻不问,心安理得;教育主管部门感到虽无功绩,但也无过错;社会舆论也普遍接受。教研活动就在沉默中被遗忘和抛弃。
(二)教师待遇低,负担重是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的现实性阻力
教师的地位主要由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构成。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容置疑,然而作为基础地位的经济地位,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则很难保证。从全国重点贫困县四川某县的情况可见一斑。该县人均财政收入33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8元。1995年按规定应拨教育经费2718万元,财政只预算2154万元,实际拨款1631万元,欠拨1087万元,1996年又欠拨504万元, 两年累计欠拨1591万元,相当于全县教师九个月工资之和。教师的工资1995年财政按80%拨给,1996年按77.5%拨给,不足部分由学校自筹。从该县随机抽样了三所农村初中,教师档案工资为238—469元,平均在300元左右。 如此工资收入使很多教师生活显得窘迫,工作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得过且过者有之,正常的教学能够保证,便已是万幸。由于多数教师家居农村属“半边户”,除了正常的教学外,其余时间多忙于农活。即使有教师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愿意参加教研活动,也由于工资收入低,经济待遇差而被迫打消念头。
(三)领导不力,组织欠佳是教研活动开展不好的管理性阻力
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负担重、待遇低、观念落后使得教研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这是有目共睹的。而有的地方虽开展了教研活动,由于领导不力,组织欠佳,也往往缺乏连续性,未能形成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差别的存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不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而是对“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升学教育”津津乐道。由于贫穷落后,人们想方设法跳出“农门”,离开穷乡僻壤。因此,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较发达地区和城镇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质量的高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管理水平的高低都直接与升学率有关。基于此,在教育管理上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现象随处可见。无论是填鸭,还是呆读死记,只要能升学便“一俊遮百丑”。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研活动往往被淡忘,即使有这样的活动也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评价教学质量的终极指标仍是升学率这根杠杆,所以研好研坏一个样;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缺编,教师内部无竞争、无优胜劣汰,无外在压力,开展教研活动缺乏适当的奖惩措施,因此,研与不研一个样。所有这些都使教研活动步履蹒跚,摇摆不定。
三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我们认识到:贫困地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制定政策、落实措施、扎扎实实搞好学校和片区的教研活动,并使之形成制度化。教师本身应引起重视,积极参与,保证其正常实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顺利开展教研活动的前提
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贫困地区农村初中之所以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形不成制度,其重要原因是人们观念落后,认为教学活动仅仅是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未能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要立足现实,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认识。
首先,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能力较差已阻碍了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一批合格的建设者,这就需要优先发展教育,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针对贫困地区教师素质状况,应首先立足于解决如何教,然后再进一步逐次提高。农村初中教师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除已有的知识水平外,在现有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是开展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它花费少,解决问题及时,各级领导要大力支持。南充市嘉陵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人多地少,属我省贫困地区。但区领导深知,“再穷不能穷了教育”,要脱贫致富,只有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该区重视教师能力提高,在全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从95年开始每年暑假举办学科培训班,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和中学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主要针对初中教师实际,在课堂上缺什么就讲什么,现已举办了初中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物理、外语、政治、历史6个学科14个科次的培训班,共500多人次参加培训,占全区初中教师的一半以上;从94年起每学期在各学校轮流举行教学开放日,参加教师已达2000余人次,起到了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作用;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献课活动,献课教师在区中心教研组指导下,到区内其它学校轮流授课,然后组织评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进行基本功训练,通过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教学口语、实验演示、自制教具等比赛,既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又提高了教师的基本功。通过这些活动,教师教学方法有明显改进,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各学校都涌现出了一批教学骨干,在1996年四川省竞教比赛中,数学教学获一等奖,历史获二等奖,并有多个参赛教师获专家同行好评。
其次,各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提高认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既要肯定自己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同时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机感,不能安于现状,要将压力变成动力,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素质其自身责无旁贷,参加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参加教学改革和实验”、“参加进修或其它方式的培训”的权利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因此,每位教师在要求享受自己应当享受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是顺利开展教研活动的保证
要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自觉参与、自我需要的一种研究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和制度,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要强化政府行为,各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积极领导和参与,制定规章制度,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首先,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这样既规定了教师必须参加教研活动,同时又可以保证教研活动的出勤率,可明确规定每学期教研活动的次数和学时数。如片区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多少次,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和互相听课、评课等按职称不同分别规定其学时数。从制度上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
其次,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按期参加教研活动,且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效果好,普遍受到师生好评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颁发证书,承认其劳动成果,并逐步形成制度化。反之,则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从客观上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最后,建立教研活动的评估制度,与年度考核、晋升职称挂钩。教师不按期参加教研活动,年度考核不评优,不能正常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对成绩优异的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可优先考虑,贡献突出的可破格晋升。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制度,使教师由最初的被迫参与到自觉乐意的参加,使教研活动与教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三)增加投入,落实经费,是顺利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
虽然教研活动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必须的活动经费应有稳定的来源。由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紧张,活动经费可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一般可采取“政府出一点,学校筹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办法来解决。
政府出的部分应作为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对教研活动经费进行预算,然后在教育经费中列出专项,划拨出活动费,落到实处,保证活动经费来源。尽管有困难,但远比送教师外出培训节省。送教师外出培训不仅花费大,且涉及面小,周期又长,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现状而言是“远水难解近渴”,而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不但花钱少,见效快,且涉及面宽,对大面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及时性效果。所以领导有必要积极支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适当压缩其它开销,也要保证教研活动的必要经费。
各学校既要充分认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又要积极想办法,挖潜力,力所能及地为教研活动出部分资金,办好自己的事。教师个人负责承担的经费主要是校际之间、片区之间开展活动的食宿、日常生活费用,另外再交少量的活动经费。这就要求各地区应首先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每月按时足额发给教师工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四)加强指导,保证质量,是顺利开展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科所(教研室)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大教育观,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服务,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尤其应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这一薄弱环节,深入基层,到农村初中去调查研究,听课评课或送教上门,上示范课、优质课,让教师观摩,进行现场指导;要加强对教师熟练运用教学大纲、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恰当使用教学手段和准确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指导。
各学校应建立“导师制”,广泛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导师制是本着能者为师的原则,在教师队伍中开展的互帮互学活动,这是一种非常现实而且见效快的好办法,它既充分挖掘了现有教师的资源,又能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各学校可在学校内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为导师,也可在附近学校聘请。被聘请为导师的教师,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发《导师资格证书》。导师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在教研室指导下开展工作。导师制使教研活动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又能帮助基本功欠缺的教师在短期内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中可逐步推行县(区)级、乡(镇)级和学校级“三级导师制”,这不仅可以调动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单纯注重某一方面都会失之偏颇。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各种方法途径,并使之正常运转,才能最终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