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规范企业的计划管理行为,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推行实施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对涵盖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控制、平衡、调整、监督及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环保、财务、营销等方面的数据平台,实现计划管理的基础数据信息化,以确保各项指标可控在控,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优化
1 我国供电企业传统综合计划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条块分割方法无法进行有效的统筹管控
供电企业年度计划本身具有总量大、高投资且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其中各类计划项目的总数高达两千多,涉及到 25 个相关部门以及多个县级供电公司。光是实施过程节点就有五千到一万个。在加上由不同的部门对各类专项计划进行管理,致使管理目标较为分散,甚至出现交叉管理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协调成本的增加,同时又对管理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做到统筹全局的要求,造成管理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项目深度不够,体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没有建立起明确的项目管理常态机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除了电网基建项目形成了可研编制之外,其他项目的可研编制规范率相对较低,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项目储备库,甚至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规范率准确率只有一半;此外,综合计划的管理体系尚未明确,很多的部门都是实行部门管理方式,没有进行工作的对接,项目管理较为混乱,有一部分项目的执行准确率都不及80%。
1.3 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缺乏深度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管理常态机制。当前落后的项目可研编制,造成缺乏有效的论证以及缺乏深度。这是处理电网基础建设等项目之外,其他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很多项目可研编制缺乏有效的规范,未能建立完善的项目储备库,这就使得部分项目提报准确率较低。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国电力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综合计划项目管理制度,这就使得对各专业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工作人员思想上出现懈怠,未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各专业项目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联动,从而降低执行准确率得不到保证。
2 加强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优化实现的相关建议
2.1 构建综合计划分级分专业矩阵管控体系,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供电企业要根据综合计划全过程管理体系,在建立完善的综合计划分级分专业矩阵管理体系为保障的基础上,由各专项计划的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做到计划和项目两个维度采取统筹管理的方式,从而形成管理闭环、有效提高综合计划执行力。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大规划体系建设的实际要求,将综合计划进行分层级、分专业进行管理,这样涉及到的部门较多,这就需要采用横向协同以及各专业同步的方式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管理,以此进一步提高综合计划管控的水平和能力。管理人员要根据项目执行以及计划管理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建立完善的综合计划矩阵管理制度。该制度一方面要求专业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规划,同时根据生产运行以及经营管理的实际,制定科学的项目需求建议,从而建立完善的项目储备库以及专业计划执行方案。另一方面,各专业管理部门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投资项目设计、招标以及建设等全过程管理制度,以此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综合计划编制管理的优化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优化,需要加强决策制度的优化。对于供电企业的决策判断,需要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了解综合计划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对于每个环节的要求、标准以及各岗位的职责,都需要加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够实现管理的严格。为了加强对供电企业内部储备情况的了解,要加强审查工作,成立相应的储备审查小组进行专门的负责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总储备量的了解,对于每个分项目的要求进行严加控制。在做储备量审查工作时,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查明原因及时的解决。所以,供电企业需要成立相应的专业技术部门,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够找到专业的人士进行处理解决。对于储备库资源的质量也需要严格把关,确实保证库存资源的合理使用。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项目储备量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将项目的特点了解清楚,做好储备量的审查工作。项目信息的准确了解为审查工作的进一步实行提供了保障。在供电企业的管理中,需要重视预算的经济效应。建立在企业制度基础上,做好项目预算管理的经济性,这不仅是在从供电企业的利益上加以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预算经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加深对项目前期特点信息的了解,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实现储备管理。供电企业的资源储备在实现综合计划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实现储备管理的标准化。对于供电企业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员工都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执行必要性的了解,从而避免了盲目的建设,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要尽可能的保证供电企业项目储备充足,但是又不存在过度的情况。
2.3实施项目执行里程碑管控制度,实现项目全过程监控
企业要根据综合计划全过程管理体系,将建立涵盖全过程的项目里程碑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物资招标、项目开发实施、竣工投产等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以此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实施,从而实现项目均衡开工投产、成本项目均衡结算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完善各专业里程碑计划。要根据国网公司以及省公司招标批次计划安排以及各专业实际情况和特点,组织各专项计划归口部分编制完善综合计划以及自主运维项目里程碑计划。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全过程监控体系。工作人员要根据ERP信息流分析,按照月跟踪各专项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提升。要在定期的月度例会上,要求各专业项目部门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通报,由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督导。
2.4 加强综合计划的考核力度
做好指标和项目的分类考核,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综合计划管理的执行力度。因此,需要将考核计划执行的结构进行分类。①需要调整项目的考核方式,推行计划完成和调整幅度的双重考核。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跟踪计划执行的落实情况,最终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等进行考核。另外,要对项目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的保证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升计划编制的精准度;②调整考核指标,要明确重点,跟踪分析,保证年度计划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结语
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的综合平衡,它能有效保证各项计划执行的合理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计划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与经济性,为指导电力企业决策管理层和控制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依据。良好的综合计划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妥善地规避市场竞争中的风险,还能够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 熹.浅谈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J].通讯世界,2015(05):238~239.
[2] 王晓广.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优化研究 [J].技术与市场,2014(11):171~172.
论文作者:程奇凡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计划论文; 项目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作论文; 各专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