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渗透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学校论文,为例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北京论文,附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3)12-0019-06
在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一线管理者和教师感到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学校文化、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宏观办学理念或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课堂,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来。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不仅难以避免宏观层面的学校文化与学校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课堂教学出现互不相干、“两张皮”的情况,而且也会导致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怀疑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影响文化建设的信心和韧劲,从而难以提升学校文化,在学校整体生活中形成具有坚强内核的独特精气神,而只能停留在日常工作的普通阶段。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进行了反复思考和多例多轮的课例研究,在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中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策略和方法,现以比较成熟的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为例,撰写成文,以求教于教育界同仁,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步:基于课堂教学取向的核心价值观阐释
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一般中小学校在实践中基本都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或者核心价值观。但是在现实中,学校办学理念或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往往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学校办学理念或核心价值观不是从学校自身的传统和现实中自然地生长出来的,而是人为地生造硬套。这种情况带来的弊端是,这几乎成为一种死的没有基础的学校文化,难以在后续建设中找到合适的生长点。(2)人云亦云。即,学校管理者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潮流中跟风,往往在没有很好地理解某些流行的教育观念或思潮的情况下迎合它们,将这些作为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除了不符合校情之外,还会出现多个学校的文化建设雷同,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3)过于庞杂。即,有些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通过不同渠道得来的各种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教育或教学认识、观念或经验、做法杂糅拼凑在一起,不愿意舍弃任何一个,从而形成了一个庞杂而无当的文化体系。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学校文化核心散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无所适从,从而难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简洁有力的唯一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统一的文化整体。在此意义上,多也就等于无。(4)缺乏学理基础和逻辑结构。即,在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其体系的建构中,很少顾及这些观念是否符合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原则与逻辑推理、概念定义及分类的规则,因此难以获得对自身圆满的解释和形成自洽的系统,甚至会与一些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常识相违背。这就导致学校文化的观念体系立不住,终究会推倒重来或者改弦更张。而难以说服别人以及反复的修改都是文化建设的大忌。
在经过针对性的梳理重建后,上述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解决。但即便如此,学校文化宏观建构往往只能触及学校事务的中观层面,如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和行政管理、德育、家校关系等,而难以直接进入课堂教学。
总体而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大致处于文化表现模式的两端,即核心价值观处于以理论和符号为其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的一端,而课堂教学则是处于以语言和行动为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的另一端(见图1)。
图1 学校文化表现双端点模式
两者的差异和联系在于:(1)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则与程序,因此,核心价值观要进入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和符合课堂教学的自身规定。(2)优秀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和符号体系与优秀的课堂教学语言和行动程序都含有良好的结构性秩序,具备结构互融的可能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一结构以及形成结构的过程和方法。(3)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符号表达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动表达在符号层面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个结构化的符号中间层,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符号与课堂教学的语言行动融合起来,那就可以将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课堂教学,并在某种意义上将重构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这一过程总结起来说,也就是要建立一个以课堂教学为取向的核心价值观的阐释方向、结构和模式。
以一师附小为例。一师附小自1986年以来就逐渐形成了“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建立了“一核心、一载体、六要素”的实施体系。“一核心”是指“以儿童快乐成长为本”;“一载体”是指丰富多层的综合性(自主选修)课程体系;“六要素”是指“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统一协调的社区教育、激励进取的教育评价”。此三者有机整合,构成了“快乐教育”体系,并据此确立了“六乐行”的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做“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的快乐儿童。
此中可见,“快乐”是一师附小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点和核心符号。在学校的解释中,“快乐”是多种类、多层次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发展的情感动力和学生发展追求的目标。这意味着如果此“快乐”进入课堂,那么,学校文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是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获得“快乐”。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决不能仅止于此。这表明,要让“快乐”文化真正可持续地渗透课堂,就必须对“快乐”进行符合课堂教学自身规定,尤其是行动规定的结构化的意义再阐释及符号体系重建。
从教育或教学的角度而言,快乐不仅仅是一种积极情感体验,它更是一种成长和收获,尤其是知识、智慧的成长和收获,因此,“快乐课堂”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能“智慧共生的快乐课堂”。依据相关理论和现实情况,这一既智慧共生又快乐的课堂的形成,应该落实在以下两个方面:(1)兴趣,即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兴趣”;(2)思考,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人类最快乐的行为之一:思考,并有收获。
这一思考并快乐着的过程应该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思有所得;(2)思有所异;(3)思有所立;(4)思有所乐。其中,“得”是指有思考的结果和收获;“异”是指思考要有所创新和求异,即要与别人之思不同;“立”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你的思考能经得起已有知识和规则的检验,即立得住,二是指你的思考能为(社会性)实践行动提供良好的认知和伦理道德基础,也即立身之意,这样才能获得社会性的快乐。实现了上述三层意思,思考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收获和快乐,学生的兴趣就能保持下去,经过思考有所发现就是兴趣持续的秘密所在。
图2 智慧共生快乐课堂:“一点两面六方向”
无疑,上述“快乐课堂”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从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入手,通过“思”的四个部分将其落实到课堂上,形成教师善思、善教、有得,学生有乐学气氛、乐学态度和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和学生在任何一堂课上都在思考和琢磨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智慧共生、快乐成长的状态。这才是快乐课堂真正的源泉。而教会学生思考乃至主动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资本。
第二步:基于课堂教学程序的结构化符号体系建构
第一步的核心价值观新阐释离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程序显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价值观的理论新阐释中已经出现了能纳入课堂教学认知和程序中的某些要素和结构。将这些要素和结构依据课堂教学原则进行重组,将融合得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构化符号中间层。正是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的行动框架才得以建立,教师才能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文化渗透课堂教学的模式。
在此建构过程中,课堂教学原则、程序和结构将具有规范性的作用。这一作用既体现在教学的共性上,也体现在各学科的差异性上,也即是说,既要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程序,也要根据不同学科内容、目标和要求及其规定的课堂教学原则和步骤,来组织和规范结构化符号中间层的建构。
以语文学科为例。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激发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美好体验、兴趣以及通过提出问题,在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会在人与外部世界交往中发挥重要的认知、体验、描述、思考、表达作用的意识之上,引导其主动积极地获得并训练语文理解与表达的技能,帮助其运用技能实现相应的目标,解决其遇到的问题,获得其心灵的体验,从而使其体会到能力与目标之间逐步和谐统一的收获与快乐,同时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从何种教学法出发,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会由导入或/和激发、呈现或/和唤起、分析或/和综合、练习或/和评价以及巩固或/和迁移等五部分组成,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符合五部分教学过程一般规律,又符合语文教学原则与目标,同时还符合基于课堂教学取向的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新阐释的中间层结构化符号体系。这一个符号体系应该是由几个(一般不超过5个)在分类和结构上满足相关要求的要素构成,这一要素体现在现实中将是由作为符号、意义和文化载体的语言或词汇构成的开放式生成性网络。
在一师附小“快乐教育”和“快乐课堂”的案例中,快乐课堂的根基在于能够在设置的问题和情景中,激发学生真实的兴趣,通过教师提问、分析、综合等方式引发思考和学习,并通过能保持兴趣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也即智慧的收获。因此,基于上述认识和三种系统规定的相融,可以抽取出以下四个核心符号:兴趣、思考、训练、收获,并将其作为构成快乐课堂的要素。教师和学生的善教和乐学应该围绕这四个要素来组织。这也就是“快乐课堂”的中间层结构化符号体系。
第三步: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生成性行动框架设定
中间层结构化符号体系的确立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行动框架的设定提供了基础,接下来的第三步即是依据中间层符号体系来设定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将包含教学过程中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五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可以灵活组合,不一定拘泥于其顺序和构成分类。这也是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划出可变的操作和成长空间。
依然以一师附小“快乐课堂”为例。依据上述兴趣、思考、训练与收获四个结构化要素,可以设定如下四个教学步骤作为课堂教学的行动框架:(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2)“引导探究,思考行动”;(3)“专项训练,细节培养”;(4)“实践应用,乐有所得”。
这四个步骤各自的核心特征是“实”“立”“得”“乐”。“实”是指问题和情景的设置要切实,能真正引发思考,能作为贯穿课堂和教学的主线。“立”是指思考和行动能符合逻辑,能立得住,不浮夸,不虚假,而且要包含社会性人格养成的良好价值观。“得”是指基本上所有学生能通过训练和模仿等获得能力上的收获,在课堂上掌握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语文技能或感悟。“乐”就是这节课最终要体现一种氛围,但这种快乐氛围既可以通过简单轻松而实现,也应该有更深厚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收获作为基础。
在此项目团队发现,这一过程的起始也是核心环节是设置情景及问题,这就意味着至少在一师附小“快乐课堂”的案例中,当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最终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和具体行动中时,提问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和抓手。如果处于一种理想状况,应该在每个案例中,都试图寻求到这样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性要素作为关键,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依凭,也有所生成和发展。当然,此关键因素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原理,教师也应该非常熟悉,只有如此才能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和变化,而避免模式化和教条化。而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则是注重课堂的模仿训练和训练中的及时反馈和纠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正确的语文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满足自身的表达欲望,实现交流和展现的目的。
从提问的角度而言,如何运用教师的提问或利用学生的疑问来引导大家的“思”,来引导从“思有所得、思有所异、思有所立”,到“思有所乐”,并最终和“快乐教育”结合起来,这是最核心之处。因此,提问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要设定能贯穿课堂整体教学目标和主线的提问,也就是提问要与教学目标相联系并能统领这节课。这是提问成败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设计能引发思考的核心问题,然后思考如何将这个问题分解到依据教学进程和子目标的次级问题中。
(2)提问要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教师在课堂提问之前必须做好一切与提问有关的准备和预案,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类型和方式等反复设计,加以限定。但同时,问题设计要“少而精”,有条理有顺序,并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所占的比例。
(3)提问要有开放心态、探究未知的意识和生成的预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学生回答预定的答案,对于超出预期的答案教师往往会因存在一种难以处理和把握的困难而呈拒斥心态。其实,正是这些超出预期的思路和回答才是生成的基点、兴趣的根源和思考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有面对未知的坦然、探究的勇气和开放的心态,从而形成师生共同探究的氛围。
(4)提问中还要掌握一些策略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策略包括:发问要清晰精炼,反馈要及时明确,探问要灵活自如,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生更深层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在课堂上多用积极语言。而反思的问题则包括:提问的目的有没有达到,预期之外或生成性的问题是怎么提出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没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处理得是否妥当。这些策略和反思有助于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正是在这些提问的设定下,教与学才能成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经验活动,成为一种思想“历险”的快乐经历。
以人教社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系列中的第三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在对该课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篇课文的优点在于两极对比的比较方式、运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和对父母之爱的哲理性认识。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即争吵并不是表达意见、说服对方、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此可以衍生出的问题是,如何学习使用一种更好的评价方式而不是采用刻薄而夸张的批评,以及如何处理爱的目的和爱的手段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析,我们觉得教学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文章,即学习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同时提升对多种交流、说服方式的认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对父母之爱乃至爱的哲理性观念,并提出新的理解。
此外,就教学过程而言,该课的教学可以从兴趣出发,结合生活,通过自主阅读和理解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悟情、悟理、悟美,再通过练习、模仿、范本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该课文优秀的写作方式,并引导优秀学生提出或写出对课文或现实的不同看法,激励其他学生思考感悟。
根据上述认识,我们设计了两种教学整体思路:
(1)根据对课文优缺点的认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优缺点的探索和探讨,并在感悟课文,学习语言描写的优点,即语言刻画人物的方式之后,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运用这一能力改变课文中不妥当的交流、说服、评论方式,也即改写或续写,从而培养语文能力和对人文性的认识。
(2)依据课文中所展现的哲理,通过设置核心问题:“有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为什么父母会爱我们?”引导学生基于对生活的观察,学习课文以及其中的刻画方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证明自己的答案,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结论。教师在不同的答案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掌握语文技能,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索。
显然,第一种思路相对更贴近语文能力教学,对学生要求不高,课堂氛围相对平实。而后一种设计,则相对更强调以人文性为中心,将能展现人文性的语文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过程,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对教师的掌控能力的要求都更高,但如果实施良好,课堂氛围会更热烈,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按照第一种思路,我们依据行动框架的四个步骤设定的教学过程如下。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教师在上课伊始提请学生注意该篇课文既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这篇课文的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希望学生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学习这篇文章,找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和糟糕之处,一起学习它的优点,并用学到的优点去修正课文缺点,弥补它的不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引导探究,思考行动。在此部分,教师通过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脉络;分析该课的语言描写表达特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父母之爱的人生感悟,领会描写方式的具体写法和优点。
(3)专项训练,细节培养。在此部分,教师通过标划人物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各种形式的朗读,尤其是分角色展示性朗读;利用想象的思维方法和从“话”到“画”的联系以及基于语言、动作、神情三个观察维度来体会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描写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专项训练和及时反馈改进,让学生模仿和初步构想如何从三个观察维度掌握此种描写方式。
(4)实践应用,乐有所得。在这一部分,在前面想象、观察、体会和初步构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何在?”这一最初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针对课文的不足之处,可以运用以下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一个明智而爱儿子的父亲应该怎么表达对孩子的爱呢?什么样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意见和说服对方的方式呢?我们如何处理爱的目的和爱的手段的关系?我们怎样学会如何表达爱?在引导思考和发言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利用从“画”到“话”思维表达方式,运用课文中的优点——语言描写方式和对比的写法按要求来描写以其他不同于争吵方式,如心平气和的方式进行谈论和交流的场景,也即改写或续写。改写或续写完成之后,由学生展示朗读,教师进行点评改进。最后,是通过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进一步观察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体会父母之爱。同时,看看父母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希望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然后把这种场景和希望写下来。
行动框架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至此完成。该课通过问题设置统领整节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并引发学生持续思考和不断地收获。而在训练环节则创造性地运用“话—画—话”的想象思维方法和具象化的表达和写作方式进行细节练习。其“乐”之点既在于鼓励学生探索发现课文的优劣之处,也在于让他们掌握一种能够表达自己思想、意愿和生活观察所得的语文技能,更在于引导他们思考人际和社会关系中的一些积极正面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课堂的总体氛围是有思考、有收获,活跃着并快乐着,而且关照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教学生成的可能。
结论:理论—符号—行动模式及其实现
在上述研究中,我们试图确立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或办学理念渗透进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及其模式。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三层互动结构的系统(如图3所示)。也即:(1)通过对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其理论构成要素的结构性分析,并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规定和原则及其构成,提取既符合学校文化系统,又符合课堂教学程序和结构的符号要素。(2)按照分类、内容和程序的规则和结构将这些符号要素整合编排,并寻求通过作为意义和文化载体的语汇将它们结构化地呈现出来。(3)在获得中间层的结构化符号体系之后,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一般原则,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形成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行动框架,找寻其核心要素,以此来组织可操作性行动的秩序并确定其关键之处,从而指导学校文化与课堂教学互涵的实践活动。
图3 学校文化渗透课堂教学的理论—符号—行动模式
在此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这三层并不是一种递进关系,也就是说最后形成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并不是从学校文化的理论中推导出来的,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两者在设定和寻求的过程中是互相涵有,互相规定和互相影响的。实际上,在模式的构想过程中,预先已经存在着对课堂教学和学校文化的结构的意向性认识,正是在这种前置的认知和意向结构之中,才能最终形成符合三层要求的行动性框架。
另一点需要讨论和注意的是,最终形成的模式应该是生成性和开放式的。生成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在文本、知识、要素、材料的各构成部分之间,素材与个人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关系而创造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模式中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构成性要素及其关键点,以及个体所拥有的外部和内部信息和条件。如何通过个体自我的理解,从而创造性编排和运用这些要素,是最终实现文化引领教学和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之道。在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教师是理解并集合这些素材的最核心人物,他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将直接决定着学校文化向课堂教学渗透的有效性。某种程度上,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学科的内容和精神,精确把握学科的标准,拥有较高的学科素养与能力,而且还要深刻理解教学及其过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充分感悟学校的文化精神和办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