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误区与建设策略_课程资源论文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误区与建设策略_课程资源论文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误区论文,策略论文,课程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启动和展开,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引起了广大科学教师的极大关注。因此,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有必要从实践层面纠正我们对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偏差,并加大力度探索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设策略。

一、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误区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真正意义何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怎样的条件?如何具体实施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各学校和科学教师的理解层次都不一样,势必导致学校和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上引起认识的偏差。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五个方面:

1.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充分挖掘教材知识体系”

如果你到科学教师中去了解:如何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十有八九的教师作出回答的侧重点会在“充分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上。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无疑是比较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挖掘,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正是这次新课程改革试图克服的教育难题之一。我们必须看到,教材并不是惟一的知识载体,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导致这种认识首先是因为单一计划教育体制下形成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使然;其次是因为长期以来,教师受到“教教材”的教材观的束缚,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具有学科性质的文本化材料”的层面上。

2.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科学老师自行开发新的课程”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新课程开发就是课程资源开发,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并不能代替新的课程开发,它只是科学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事实上,把“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认为就是“科学老师自行开发新的课程”,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能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存在形态,从而把课程与课程资源混淆起来。

3.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多用实验来验证科学知识”

从广义来说,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支持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当然,这些因素中也包括学生进行实验。从现在的教学条件来看,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专用实验室来开展各种实验教学。许多科学教师认为,只要经常让学生使用实验室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忽视了实验作为科学探究重要途径的整体功能,也忽视了用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强调“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多用实验来验证科学知识”的认识,首先反映了长期以来科学教学存在着让实验室闲置的现状,对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应付;其次也反映了科学教师发挥课程资源整体功能的意识不是很强,从观念到应用都还是比较盲目的。

4.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组织学生现实需求的兴趣小组活动”

许多学校的科学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有现实的需求,组织“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当然这种做法是好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和科学教师往往是基于学生现实需求,对学生现实的科学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统计,筹划出科学活动课程,然后组织实施,进行评价改善,这是应该的,但却对学生的未来需求、地区需求、社会需求顾及很少。也就是说,我们在组织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只顾及到了生物化的人,而未顾及到社会化的人。这种单一的组织形式、狭窄的开发内容、短浅的开发目标,必然会影响到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

5.认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就是“科学老师尽可能提供现成的学习资源”

科学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科学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许多科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主动承担着学习资源的“搜集者”,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着现成的学习资源,忽视了如何组织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源,特别是一些身边的生活化资源,不符合“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没有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更没有充分激起学生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强烈动机与愿望。

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设策略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依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及对实践内容的反思,提出两点建设性的策略:

1.取向性策略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首先要明确理念,这有利于确定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科学课程的改革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的改革,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面对新课程来转变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成为现实;而如果没有先进教育观念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会迷失方向。我们学校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就是服务”,它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精神,对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科学课程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从“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出发。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两点:一是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桥梁和手段;二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正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

2.生成性策略

鉴于科学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要求的变化,课程资源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体现生成性,主要是:

(1)从校内到校外——关注生活化资源的利用。学习科学的内容其实就是关注生活,从而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人生观。首先要积极开发学校内部资源,如在开学初就让学生给学校的各种植物挂牌,并且每块植物牌上都有一个关于这种植物的有奖知识问答,全校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进行了观察和探究。此外,利用社会或时代资源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如:面对“非典”你知道多少?将“非典”的防治知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关注。

(2)从实验验证到实验探究——关注活动化资源的挖掘。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多年来许多教师只是用现成的实验来验证课本中现成的结论,一旦教材有所变动,以前的所有仪器只是一堆废品,造成极大的浪费。为此,我们科学组的老师利用原有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有时可以跨年级使用,有时对实验仪器进行革新使用,也可以利用一些随手取到的材料进行探究,开发出适合学生实际实验需求的实验资源。

(3)从教材到媒体——关注信息化资源的开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大大扩展,各种媒体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的感性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直接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资源、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标自己去寻找。如:我校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的寻找,已经制作了有关天体知识的“宇宙之家”网页,建设了“昆虫世界”、“小雨点”、“茶叶”等资源库。

(4)从物到人——关注人本化资源的建设。以前,我们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上总是对“非生命载体”比较热心,实际上,科学课程资源还应该包括更为重要的“生命载体”,这就是教师、学生、家长及专家等,因为这些人本化的资源充满着创造性的智慧和创造性的价值,是科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我校的科学课经常请一些有专长的家长来上课,甚至有时是语文老师、科学教师同台演出,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虽然,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辩证处理、优化组合,就一定能开发得更好。

标签:;  ;  ;  ;  ;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误区与建设策略_课程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