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发展中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张剑烨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摘要: 户外拓展训练活动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自从在我国“落地生根”后便迅猛发展,如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高校户外拓展训练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若不加以解决,户外拓展训练的普及和推广将会受到严重阻碍,其实效性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1]。基于此,本文立足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就相关的改善措施加以探讨。
关键词: 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制约因素;对策
户外拓展训练是一项可以满足人们感官刺激、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体育项目[2]。然而,就目前高校户外拓展训练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训练项目、训练设施、训练环境等。要想发展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必须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为户外拓展训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实效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就目前高校户外拓展训练情况来看,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The presented results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a larger study group.
其一,训练项目的制约。虽然高校户外拓展训练涵盖地面、高空的基础项目,但是可以选取的项目整体还比较少。究其根源,主要是考虑体育课对体能的要求以及上课时间的影响,而留给户外拓展训练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在上课节目安排上只能安排一些耗时比较短的项目,导致整体的拓展训练能够选择的项目比较少[3]。
就如在“复式统计表”一课教学中,笔者提前根据本班学生自主选报的课外兴趣班数据,以性别分类与班别分类汇总了具体数据,鼓励小学生自主设计复式统计表。在制作复式统计表时,小学生需回答笔者提出的问题:你先填写的是哪些内容;各个兴趣班共有多少人,男女各有多少人;你能通过复式统计表得出哪些数学结论,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出答案。这些数学问题也并无固定答案,尤其是在“你能通过复式统计表得出哪些数学结论”这个问题中,小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男女性别差异直接导致了各个兴趣班男女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客观事实;本班学生选报的兴趣班主要集中在哪几个领域之中,等等。
其次,重视拓展设施建设。一般来说,户外拓展训练包括水上项目、高空项目和场地项目等多个项目群。为了保证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学校必须要加强拓展训练设施的建设,拓展设施的数量和标准是训练课程顺利开展的硬件支撑和保障。假如缺少设施完备的训练基地,即使教师教学能力再强,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所以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水面、高空、场地等不同设施,为户外拓展训练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其三,训练环境的制约。户外拓展训练对于环境要求比较高,最好安排在野外,给学生新的体验和新鲜的刺激,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户外拓展训练情况来看,很多都是在田径场内进行。以背摔项目为例,理论上应当在一个翠竹环抱的竹林内开展,如果在田径场地内开展,学生接受阳光暴晒,训练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我国政府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统筹推进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并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劳动者。
其四,训练手段的制约。训练手段直接影响高校户外拓展训练效果,在户外拓展训练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包括中强度的催眠训练和情感训练,高强度的走火训练和魔鬼训练等。然而,就目前高校户外拓展训练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基本采取的都是传统的安全项目,训练的方式十分老套,很难将户外拓展训练的新奇性和新颖性体现出来。
二、发展高校户外拓展训练的有效策略
首先,丰富训练项目设计。从理论上来说,可供学生选择的拓展训练项目越多,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所以,为了突破训练项目的制约,高校应当丰富训练项目设计,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由于高校户外拓展训练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同企业训练不一样,没有企业文化的制约,所以在项目设计和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和年龄特点,课程内容应当以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拓展学生潜能为主流,在这个基础上达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优化训练效果的目的。
其二,训练设施的制约。一般来说,户外拓展训练应当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如户外的高山大川,让学生亲密接触自然,对自然由衷地产生敬畏之情。然而,如今很多高校的户外拓展训练都是在不到一千平方米的角落进行,训练的设施也比较简单,只有几个象征性的背摔台、高空架,所以训练的效果比较肤浅,难以达到深层次训练学生的目的。
再则,强化训练环境选择。户外拓展训实质上是一种团队训练和心理训练,训练场基地的选址直接影响到户外拓展训练效果。一般来说,学校在选址的时候,应当选择校院内环境较好且相对安静的偏僻区域,周围最好有大树或者竹林,让学生感觉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如今很多学校在拓展基地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为竖起一个高空架就可以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实际上,户外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比较容易,但是要想上好这门课程,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却不容易。
最后,优化拓展训练手段。为了确保户外拓展训练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教师必须要对拓展训练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分成社会适应目标、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运动参与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这五个领域的目标采取丰富的训练手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对学生进行低难度的训练,其次是中强度的催眠训练和情感训练,再到高强度的走火训练和魔鬼训练等,确保户外拓展训练取得预习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户外拓展训练内容涉及到学生管理、心理教学、体育教学等多方面教育范畴。现阶段,高校户外拓展训练受到训练环境、训练设施、训练手段以及训练项目多方面的制约,高校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户外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英,朱超,赵旭,张光,马宇,姜婷婷.上海市东方绿舟青少年户外拓展项目开展效果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14,35 (04):86-91.
[2]金璐,王浩.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 (14):54-55.
[3]郭宇立.高校开设拓展训练类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对福建省高校的调研[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8 (03):36-42.
标签:高校论文; 户外拓展训练论文; 制约因素论文; 对策论文; 天津商业大学体育教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