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价(1980/2004)_科技论文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估(1980-2004),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量论文,中国论文,实力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日的中国已经大大不同于1978年的中国,她迅速崛起、重新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5个世纪前所开始的欧洲复兴也是从科学文化传播开始,利用印刷技术交换理念和知识,引起了社会转型,开始了城市化、全球化、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中国的伟大复兴也伴随着更大规模的人口特别是城市人口增长,更为加速地吸收科学知识(主要是从北美、西欧和日本)和创新本国知识,更为广泛地利用新的技术(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互联网、宽带网等)高效率地传播知识、技术、信息和文化,更为开放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①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故事”,②中国的科技奇迹也成为世界之谜。

从国家发展生命周期来看,1949-1978年是中国国家现代化准备条件与初步成长时期;1978-2020年是中国国家经济起飞与迅速崛起时期;2020-2050年是中国国家强盛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期。导致中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动因是创新,这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③

那么,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或生命周期是什么轨迹?它有什么重要的发展特征?怎样从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来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中国科技实力?中国如何迅速追赶美国、西欧和日本等科技创新的发达国家?怎样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未来时期中国有可能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吗?

本文主要任务是定量分析和衡量国家科技实力。其方法是计算五个主要科技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形成无量纲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动态比较和国际比较。这种方法直观地反映了一国科技实力总体情况,以及其在全球科技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科技实力的涵义和计算方法

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有11个大国。在日益激烈竞争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中,如何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是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什么是国家科技实力?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涵义?这是非常难以界定、难以定量分析的。胡鞍钢、门洪华曾经研究五大国(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综合国力,将综合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综合国力包括8类国家战略资源和23个指标,其中科学技术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权重。④Jong-Hak Eun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取决于:(1)该国科学技术知识存量的大小;(2)该国为了军事和经济目的开发这一知识存量的能力。⑤

本文将一国的科技实力(national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定义为:为了追求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capacities)。对此作几点说明:首先是全局视角,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并不是指某些科学技术是否处在世界同类科技的先进水平,我们把对这种评估称之为“树木”式或局部式的评估,而是指该国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格局下的总体实力情况,我们把对这种评估称之为“森林”式或整体式的评估,要了解是总体能力而不是局部水平。其次是动态视角,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并不是指该国科学技术的“静态实力”,而是指该国科学技术的“动态实力”,既要相对于历史上的科技实力,还要相对于未来的科技实力,要了解是动态上升还是动态下降。再有是相对视角,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不是指该国科学技术的“绝对实力”,而是指该国科学技术的“相对实力”,既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实力,还要相对于她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实力,要了解是相对上升还是相对下降。最后是全球视角,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必然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一国的科技实力不只是在本国范围内利用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而是还包括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一个国家越开放,流入的科技资源机会就越多,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能力就越强。

我们把国家科技实力视为该国获取、利用和配置各类科技资源的能力集,它是由五种能力所构成,作为定性涵义,同时用五个主要科技指标来计算,作为定量分析。这五种能力和五个指标基本涵盖和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但不是全部信息。

第一个是科学创新能力。采用本国科技人员在4 000多种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科技论文数来表示,其涵义是在物理、生物、化学、数学、医学、工程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公开发表的科学和工程论文。这代表该国科学创新实力以及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能力。这里暗含的一个假设是,本国科技人员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愈多,对国际科技界的滞后性影响就愈大,两者之间是先发表后被引用和先有数量后有质量的关系。该指标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涵盖1980-2004年的数据。

第二个是技术创新能力。用本国居民申请的发明专利数表示,其涵义是本国居民向本国专利机构申请的发明专利的数量。它代表该国技术创新实力以及对世界技术进步的影响能力。这里暗含的一个假设是,技术具有外溢性和外部性,一旦被企业所应用,就会提高该国的技术竞争能力。该指标数据来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库,涵盖1980-2004年的数据。

第三个是利用新技术的能力。用个人电脑用户数表示。个人计算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显示了该国使用新技术的实力。这里暗含的一个假设是,计算机是具有高效率的新技术,一旦被人们所应用,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该国的竞争能力。该指标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涵盖1990-2004年的数据。

第四个是利用全球信息的能力。用互联网用户数表示,它代表该国获取信息实力以及对世界信息网络的影响能力。这里暗含的一个假设是,网络信息具有传播作用和放大作用,一旦被人们广泛应用,就会增加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了本国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该指标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涵盖1990-2004年的数据。

第五个指标是研究与发展(R&D)投资能力。⑥用R&D经费支出(PPP美元值)表示,⑦其涵义是正在系统进行的,旨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创新活动的资本支出额。它既代表该国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投资实力,又代表该国未来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潜力。⑧这里暗含一个假设:即当期R&D经费投入愈大,未来期R&D活动产出愈大。R&D支出占GDP比重数据来源为OECD(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组织,涵盖1981-2004年的数据,作者用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GDP(2000年国际美元)来计算各国R&D支出额。

以上五个主要科技指标中,前两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后两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应用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大小,即科学技术的规模经济;前四个指标既是“产出指标”又是“实物指标”,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最后一个既是“投入指标”又是“价值指标”。总体构成的科技实力指标是以“产出指标”和“实物指标”为主,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家科技实力,有助于进行国际比较。

本文选用以上五个指标时,它们的量纲是不同的,为此采用这些指标占世界总量比重,形成无量纲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赋予权重。为了技术简便,采用了等权重(见表1),由此计算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它衡量该国的科技相对实力,即该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如果一国比重持续上升至少25年以上,我们就称为“崛起型”;如果一国比重持续下降至少25年以上,就称为“下降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国的科技实力不同于科技发展水平,前者是指科技指标总量(国家指标),后者是指科技指标个量(人均指标);前者是指该国对全球科技实力的竞争程度,后者是指该国在全球科技发展的领先程度。作为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世界科技格局不一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作为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大国则可能对世界科技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里计算了五个大国(指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中国)的科技实力,它们可以视为世界的五大科技力量,合计占世界总量比重的55%以上,而它们的总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为28%。这五大国决定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进程,它们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最大。这其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其人口最多,科技人力资源大,因而也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二、五个主要科技指标的国际比较

我们从五大国的五个主要科技指标进行国际比较,为下文进行科技实力比较奠定基础,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指标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是典型的“落伍者”,又是“新加入者”,很快又成为“快速追赶者”,若干指标先后赶超了英国和德国。从历史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表现令人难以想象,这在1980年时是无法预言的。本文只是描述具体事实,作定量评估。

(一)科技论文

1.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国际收录论文系统中属于典型的“落伍者”和“后来者”,起点十分低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80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数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33%,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119倍,与日本的相对差距为23倍。

1980年以来,我国在三大国际检索工具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在世界中的位次不断上升,到2005年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1987年,我国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在世界排第24位,《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论文数排第14位,《工程索引》(EI)论文排第10位(见表2)。1996年,SCI收录中国论文数在世界排第14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6%;EI收录的中国论文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4.4%。到2005年,SCI收录中国论文数达到第5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5.3%;EI收录的中国论文更是达到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2.6%。⑨2005年我国科技论文总排名为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占世界总量比重为6.9%。⑩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创新者和生产者之一。

表2 中国科技论文在世界的排位

年份 SCIISTP EI

1987 24 14

10

1988 17

99

1989 15 138

1990 15 139

1991 15 139

1992 17

96

1993 15 105

1994 15 104

1995 15 107

1996 14 116

1997 12

94

1998 12 105

1999 10

83

2000

8

83

2001

8

63

2002

6

52

2003

6

63

2004

5

52

2005

52

资料来源: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Title.htm。

2.我国发表的各类国际刊物论文呈指数增长(见表3)。1987-2005年期间,我国SCI发表论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5.8%,ISTP为17.2%,EI为19.3%,大大高于GDP9.5%的年平均增长率,属于“高增长弹性”。这也反映了经济增长属于促进科学创新型增长,而科学创新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其科学创新速度在不同程度上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表3 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增长情况(1987-2005)

国际合计SCI ISTP EI

增长指数 17.00 13.9917.3523.86

年平均增长率(%) 17.0 15.8 17.2 19.3

国际论文—GDP 1.79 1.66 1.81 2.03

增长弹性系数

注:增长指数是以1987年为1.00;国际论文—GDP增长弹性系数是1987-2005年期间,各类专利年平均增长率与同期GDP年平均增长率(9.5%)之比。

数据来源: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http://www.sts.org.cn/kjnew/maintitle/MainTitle.htm。

3.我国在部分重要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在某些基础科学方面如物理学和化学,以及应用科学如电子学、通信科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中国处在比较领先的位置(见表4)。(11)Zhou等对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们是非常活跃和积极的科学家,已经成为许多重要领域的主要研究团体,这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有相当大的潜力。(12)我国有7个学科的论文数占世界的比例超过5%。

表4 中国在主要研究领域发表的科技论文在世界的位次(2005)

占世界论文

发表论文被引用论文

学科总数比重数

量在世界数量在世界

(%)

的位次

的位次

数学76

物理学 8.35 29

化学

9.62 16

地球科学

5.36 9

生物科学6

材料科学

12.1845

能源科学8

电子学、通信科学3

计算机科学 5.795

化工

10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2006年、2007年。

4.从国际视角看,中国与世界科学研究最发达的美国之间的相对差距以惊人的速度迅速缩小。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1981年的119倍缩小到2003年的7.23倍,到2005年又缩小为6.11倍(见表5)。这表明,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和“趋同”效应。

表5 五大国科技论文占世界总量比重

国家 1981年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中国0.33 0.541.12

1.422.21

4.18

5.30

日本7.47 8.318.14

9.049.05

8.60

8.65

德国7.99 5.726.77

6.486.87

6.34

英国9.16 9.058.19

7.827.84

6.91

美国

39.3738.64

40.46 32.68

30.93 30.23 32.41

美国/中国(倍) 119.3071.55

36.13 23.019.47

7.23

6.11

数据来源:World Ban 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2005年数据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科技部网站,2006年。

5.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根据SCI数据库统计,1992-2001年期间,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在世界排位第19位;1996-2005年期间,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在世界排位第13位。(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SCI数据库的统计,1996-2005年10年间我国已有6个领域的科学论文被引用数排名跻身世界前10名行列,它们是:材料科学论文被引用118 685次,居第5位;化学论文被引381 642次,居世界第6位;数学论文被引29 315次,居世界第6位;综合类被引2 927次,居世界第7位;物理学被引262 441次,居第9位。(14)从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角度看,先是数量增长,后是质量提高。我国仍处在第一个阶段,同时也在向第二个阶段转变。这反映了中国科技的追赶特点和阶段性。

(二)国内外专利

中国从1978年开始筹备建立专利制度,1980年成立国家专利局,1984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到1985年时中国的各类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相当少,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仅占世界总量比重的0.63%,日本相当于中国的42.8倍,美国相当于中国的15.8倍。1987-2005年,中国各类专利申请量和授权总量持续高增长(见表6),大大超过9.5%的GDP增长率,属于“高增长弹性”,这也反映了经济增长属于促进技术创新型增长,而技术创新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其技术创新速度在不同程度上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居民发明专利迅速增长,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对差距在迅速缩小。经过不到20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发明专利申请国,排在日本和美国之后。2004年中国这一比重达到6.98%,超过了德国(5.14%);与日本之间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从1985年的68倍缩小到2004年的5.5倍,与美国之间的相对差距从1985年的16倍缩小到2004年的2.4倍(见表7)。1980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制度建立20多年后,极大地促进提高了中国自主研发技术能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知识产权大国。可以预期,随着中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中国正在从技术模仿型国家向技术创新型国家的迅速转型。

注:增长指数是以1987年的1.00为2005年的专利量;专利—GDP增长弹性系数为1987-2005年期间各类专利年平均增长率与GDP年平均增长率(9.5%)之比。

数据来源: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

表7 五大国居民国际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总量比重

国家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4年

中国0.65

0.88

1.42

2.96

6.98

日本33.15 43.95 50.05 47.31 44.9

38.65

德国 5.73

5.16

5.63

5.40

5.97

5.14

英国 3.92

3.15

2.98

2.64

2.53

2.00

美国12.42 10.20 13.63 17.57 18.91 19.69

日本/中国(倍) 67.62 56.88 33.32 15.17

5.53

美国/中国(倍) 15.96 15.49 12.37

6.79

2.39

数据及资料来源:WIPO,World Patent 1883-2005。

(三)R&D经费支出

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直是呈下降趋势,1978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GDP比重为1.45%,到1985年降到1.14%,1990年为0.75%,到1995年达到最低点,R&D支出占GDP比重为0.57%。这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是极其相关的,这一比重从1978年的31.1%,下降至1995年10.3%的最低点。而后逐渐上升,到2000年达到13.5%,2006年又达到18.5%。与此同时,R&D支出占GDP比重明显上升,到2000年达到0.90%,2006年又进一步上升为1.41%(见图1)。(15)这反映了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能力才可能不断提高,国家科技实力才可能不断增强。

图 1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世界上比较低的国家。根据OECD提供的数据,OECD国家这一比重都在2%以上(见表8)。

中国是世界上R&D支出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按2000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在1981-2004年期间,中国R&D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9.9%,明显地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见表9)。其中在1995-2004年期间中国R&D年平均增长率18.5%。2006年中国R&D支出达到1 30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16)

胡鞍钢 等: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估(1980-2004)

表8 五大国R&D经费占GDP比重单位:%

国家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2000年 2004年

中国1.26a 1.14a 0.75a0.57b 0.90b 1.23b

日本2.12

2.56

2.79 2.69

2.99

3.14

德国2.43

2.68

2.67 2.19

2.45

2.49

英国2.38

2.24

2.15 1.95

1.86

1.88

美国2.34

2.75

2.65 2.51

2.74

2.68

OECD

2.07

2.23

2.26

数据来源:OECD Factbook 2007,Paris,OECD,p.147.中国数据:a系指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GDP比重,《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19、202页。b系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200页。

表9 五大国R&D经费(2000年国际美元PPP,10亿美元)

年平均

国家 1981年1985年1990年 1995年 2000年2004年增长率(%)

中国9.9 14.2 12.618.844.6 86.49.9

日本

43.5 59.2 81.384.499.5 107.94.0

德国

32.6 37.9 44.641.545.9 53.42.2

英国

22.7 23.9 27.126.429.3 31.91.5

美国 122.8 164.7 187.7

201.6

240.6 287.03.8

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OECD Factbook 2007,Paris,OECD,p.147。

1981年中国R&D支出占世界总量比重不足2.1%,到1985年提高到2.3%,而后开始下降,1990年达到最低点,而后开始上升,1995年达到2.5%,到2000年达到4.69%,到2004年达到7.18%。从中国与美国R&D支出的相对差距看,1981年时估计为20.8倍,到1990年时在16.5倍,而后迅速缩小,到2004年为3.2倍(见表10)。我们估计,到2010年中国R&D支出占世界总量比重可能达到10%左右,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缩小到2倍左右。

表10 五大国R&D经费支出占世界总量比重(PPP) 单位:%

国家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4年

中国

2.102.301.692.53

4.69

7.18

日本

8.99

10.02

11.51

11.59

9.44

9.01

德国

6.916.245.975.20

5.34

4.52

英国

4.813.943.633.31

3.00

2.66

美国 26.01

27.12

25.12

25.27 26.64 22.85

美国/中国(倍) 12.38

11.79

14.869.99

5.68

3.18

计算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

(四)个人电脑

中国在1980年代个人电脑占世界总比重几乎为零,1988年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在180倍。到1990年中国这一比重为0.37%,而美国个人电脑占世界总量比重的40%以上,相当于中国的110倍。这反映了中国在利用信息新计算方面是“后来者”,也是“落伍者”。1990年代开始,中国个人电脑增长迅速,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上升,到2004年时已经超过了英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在明显缩小,到2004年减少到4.15倍(见表11)。

表11 五大国个人电脑用户占世界总量比重

单位:%

国家 1990年

1995年2000年2004年

中国 0.37 1.14 4.24 6.42

日本 5.56 6.28 8.44 8.38

德国 4.88 6.08 5.97 5.61

英国 4.65 4.91 4.36 4.35

美国 40.6735.91 34.76 26.64

美国/中国(倍 ) 109.9231.50 8.20 4.15

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2005年数据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科技部网站,2006年。

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个人电脑的大国。2000年中国生产电脑672万部,到2006年达到9 336万部,增长了近14倍。(17)2000年中国电脑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9.2%,到2005年已经达到了83.5%(见表12)。

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进入电脑迅速普及阶段。2000年是全国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9.7部家用电脑,到2006年达到了70.2部。(18)随着电脑生产成本下降,质量提高,性能改善,以及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农村家庭,2006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2.7部个人电脑,相当于城镇家庭1990年代末期的水平。另外中国城乡各类学校已经基本普及了电脑。

表12 电脑产量占世界总数比重单位:%

国家和地区2000年2001年2002年 2003年 2004年2005年

中国 19.2 24.6 44.768.380.0 83.5

台湾地区 25.5 32.9 28.214.6 6.3

5.4

日本 7.7 5.1

4.4 3.0 2.8

2.6

韩国 5.7 5.8

6.8 4.4 2.7

3.0

亚洲 62.1 76.0 90.493.295.0 96.8

资料来源:日本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国势图会(2006/07)》,第233页。

(五)互联网

中国在1990年代初开始引进和应用互联网。1993年中国的用户与美国用户相对差距是3 000倍,到1995年缩小为417倍,到2000年缩小为5.5倍,到2004年又进一步缩小到2倍以内。中国2000年之后开始应用宽带网技术,2001年时,中国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37.7倍,到2005年缩小到不足2倍(见表13)。

1990年,美国互联网占世界总量比重在3/4,而中国只有0.05%,到1995年也只有0.15%,此后中国在世界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00年达到5.76%,超过了英国,2004年达到10.69%,超过了日本(见表13)。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37亿人,仅相当于总人口的10%,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今后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加快超过美国。

表13 五大国互联网用户占世界总量比重

单位:%

国家 1993年1995年 2000年2004年

中国

0.02

0.15

5.76 10.69

日本

4.97

5.05

9.73 8.53

德国

3.73

3.79

6.35 4.69

英国

2.98

2.78

4.04 4.28

美国 59.62 63.18 31.73 21.05

美国/中国(倍) 3000 416.67

5.51 1.97

注:表中美国相当于中国的倍数为美国互联网用户与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之比,由于四舍五余的原因与美中互联网用户占世界比重之比略有差异。

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

三、五大国科技实力的国际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上升了24年时间,实现了十分典型的“跨越式”发展,成功追赶了美国、日本,又超过了英国、德国等科技强国。根据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见表14),可以将这一追赶和超过过程作简要介绍。

表14 五大国科技实力比较单位:%

国家1980年 1985年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4年

中国 0.81

1.16

0.82

1.33

3.97

7.09

日本16.54 20.76 15.24 15.85 16.31 14.63

德国 6.88

5.71

5.41

5.39

6.10

5.26

英国 5.95

5.38

4.27

4.29

4.35

4.04

美国25.93 25.32 39.13 34.92 28.59 24.09

五国合计55.84 58.01 64.87 61.79 59.33 55.12

美国/中国(倍)

32.01 21.83 47.72 26.22

7.20

3.40

日本/中国(倍)

20.42 17.90 18.59 11.90

4.11

2.06

计算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Statistical database,WIPO。

在1978年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后,当时的邓小平已经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拉大了,有20年的差距,他决定将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还提出中国要向日本学习,实行“拿来主义”的做法,才能加快科学发展。

研究表明,1980年时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的0.81%,大大低于中国人口在世界的比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32倍,与日本的相对差距在20倍,远比人们感受到的实际差距大得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以来积累的巨大差距,中国的确是世界科技革命的落伍者,也是“新加入者”。当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中国会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1980-1985年期间,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从0.81%提高到1.16%,这一时期,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的科技大国之间的相对差距已经有所缩小。1985-1990年期间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减少,降至0.82%,与1980年的比重接近,主要是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大幅度下降。从不变价格看,中国政府用于科技经费的绝对数还低于1985年,占GDP也随之下降,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中国刚刚开始实行专利制度,中国科学界刚刚开始参与国际科技界合作。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创新者,在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新技术方面再次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与美国科技实力相对差距从1985年的22倍扩大为1990年的48倍,中国有可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再次落伍。

1990年代初期中国迅速引进了互联网、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开放国内市场,鼓励竞争,刺激消费,中国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再次“后来者居上”,成为世界科技舞台上的“新兴科技国家”,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0.82%到1995年的1.33%,2000年又进一步上升到3.97%,居世界第五位,与美国和日本的相对差距大幅缩小,到2000年分别为7.2倍和4.1倍。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科技继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真正的“科技大国”,也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成为继欧盟、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中心。到2004年中国科技实力已占世界总量的7.09%,超过了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三科技大国,并与美国和日本的科技实力进一步接近,到2004年,中美、中日之间的相对科技差距分别为3.4倍和2.1倍。当前中国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主要是追赶日本和美国。

可以认为,过去20多年是世界科技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时期,同时各大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发现,每次重大科技创新都会出现“重新洗牌”,创新国居于主导地位和强势竞争地位,享有巨大的“创新租金”;非创新国居于非主导地位和弱势竞争地位,只有开放市场,引进创新技术,才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技术外部性”,其科技实力是与其开放能力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1960-1980年的日本是如此,1980-2000年的中国也是如此。一旦创新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扩散、应用和普及,创新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就会下降,而模仿国和引进国的比重就会上升,与此同时开始向创新国转型。

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是英国和德国科技实力的最高峰;1985年是日本的最高峰,1990年是美国的最高峰,而后这四大国占世界总量比重是下降的。只有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是持续24年上升的,由此我们将中国定义为“科技崛起国家”。她的历史轨迹是:1978年之前是科技革命“落伍者”,1978年之后是“新加入者”,1990年之后成为“新兴科技国家”,2000年之后成为“科技大国”。她的未来目标是:2020年成为创新国家和科技强国。

四、中国科技实力崛起的强大动力

为什么中国能够在一代人的时间,科技实力迅速增强,大大地缩小了与美国、日本的实力差距,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哪些基本的驱动因素强化了这一过程?今后这些基本因素是否还会进一步增强?

我们认为,中国科技发展最充分地利用了她所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即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天时”,亚洲地区各国共同迅速崛起的“地利”,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人和”,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也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这主要取决于以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四大驱动因素。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驱动因素

这促使了中国科技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从“自我开发”传统方式转向“引进开发”新模式,从“自我封闭主义”转向“技术开放主义”,从“技术民族主义”转向“技术全球主义”,也是中国从“科技边缘化者”迅速成长为“世界科技大国”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中国主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这是世界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19)多渠道直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分享世界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就有可能成功地实现“技术追赶”,从而促进“经济追赶”。

中国在1980年时尚未实行专利制度。作为非技术创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主要技术几乎全部是模仿或引进外国技术。

在日益开放条件下,中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渠道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重要,有三个重要渠道: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对外贸易。从进口的角度看,直接进口“硬技术”即进口技术产品和具有技术含量的资本品。(20)中国积极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特别是进口信息技术实行零关税,进口技术产品实行低关税,刺激中国很快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进口大国。1990年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占GDP比重为2.0%,2000年提高到4.47%,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9.4%。(21)直接进口“软技术”即进口国际版权及许可证,1997年中国进口5.4亿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只有0.9%,到2004年中国进口为4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提高到3.7%。(22)从出口的角度看,间接刺激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直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最近15年东亚地区已经形成生产网络体系,大幅度提高了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23)加速了地区内部的知识技术创新和扩散。其中广东省的东莞市被世界银行视为最成功的案例。(24)

第二个主要技术渠道是来源于外国直接投资(FDI),利用先进技术的外溢性和正外部性。(25)中国是从1979年开始吸引FDI的,1983年FDI占GDP比重只有0.3%,到1991年才突破1%,1994年达到最高峰为6.0%,而后这一比重有所下降,到2005年为2.7%(见图2)。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的统计,1980年中国FDI流入存量占GDP比重为0.5%,1990年上升为5.8%,2000年又进一步上升为17.9%,2006年中国FDI流入存量已经达到6 919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6.3%。(26)

图 2

以上两类技术资本占GDP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91年的1.96%,到2000年的7.78%,2006年又进一步上升到11.73%(见表15),大大高于全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2006年为1.41%)。这反映了中国的技术资本主要来源于国外技术引进,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技术资源,明显地提高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第三个渠道是国外在我国申请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这等于促进国外专利技术向中国转移,刺激中国的技术创新,避免了国内研发技术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可以在国外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1990-2005年期间,国外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了18.5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1.5%,同期国内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了16.0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0.3%。这反映了国外专利技术向国内转移和扩散,有助于刺激和促进国内技术创新,同时也反映了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大为改善,专利技术愈来愈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成为中国愈来愈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从中国的科技实践来看,尽管中国不是世界新技术的“创新者”、“领先者”,甚至还是“落伍者”,但是只要坚持开放国内市场,开放技术市场,就会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在过去20年在采用ICT新技术方面,中国从一开始总是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随着中国开放市场,积极引进新技术,实现“本土化”生产,从而加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久之后总用户数大大超过美国(见表16)。

(二)企业为主体与市场驱动因素

这个因素促使科技创新活动由计划经济机制转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主体由国有科研机构转向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等。

首先,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2000年企业占全国科技经费筹措额的56%,到2005年这一比重提高至65.5%,(27)成为我国R&D经费投入的最大来源。企业R&D支出不仅产生了技术创新,而且也增强了企业获取、利用和进一步开发外部知识的能力。(28)

其次,企业也成为科技研发产出的主体。1995年工矿企业申请的国内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10.8%,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2.8%,2005年上升为43.0%。(29)1995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的比重为0.44%,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为0.87%。(30)

再次,企业还成为科技需求的主体。在技术市场交易额中企业需求比重也由1995年的63.4%提高到2005年的75.5%。2006年,企业输出技术交易额占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的84.0%,企业购买技术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83.9%。(31)

(三)政府指导和促进驱动因素

在日益激烈竞争中的世界,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是该国国家能力的“镜子”。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但是只有国家能力显著的少数发达国家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国。中国科技实力的大幅度上升,不止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具有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国家能力。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特有的重要优势。主要表现为三大作用:

第一是国家对科技发展长远方向的指导作用,形成国家战略导向机制。(32)在更加开放、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央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求,不断提出阶段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1978年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有几次重大的标志。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之一,并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条件,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的要求。(33)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对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做出重要决定,开始了科技体制的全面改革,提出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34)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地位,加速科技进步,旨在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35)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决定》,明确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速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揭开了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序幕。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2020年的科技发展目标。(36)可以说,历次科技会议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及时响应了科技发展环境的急剧变迁,有效引导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极大加速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是国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形成配套政策激励相容机制。良好经济和社会环境,包括安全的投资环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这种社会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发展和发挥,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传播和应用,也有利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了支撑科技发展战略,国家都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涉及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对外合作、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条件平台等各个方面,通过激励机制把科技力量引导到国家战略导向的目标上。例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决定》,本身就提出了“财税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科技人员管理”、“扶持科研机构转制”、“科技评价和奖励”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之前,国务院就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世界知名品牌。国务院正在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第三是国家为研究与开发直接提供资金支持作用,形成投入诱导和杠杆放大机制。国家科技投入的增长,一方面投资于重大科技活动,直接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带动了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形成中央财政的科技投入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和财政外资金的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1995-2005年期间(特别是2000-2005年期间),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杠杆系数(其他科技经费投入与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之比)明显提高。1995年,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每投入1元钱,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0.40元,非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投入3.06元;到2005年,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每投入1元,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0.65元,非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投入4.85元,杠杆系数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62.5%和58.5%。

(四)中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

中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从需求方产生巨大的科技需求,又从供给方形成巨大的科技供给。仅从发明专利申请数与GDP规模之间关系看,他们存在良好的指数增长曲线。这反映了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之间也具有互动性。经济实力的迅速上升为提高科技实力创造经济基础,而科技实力的上升又持续地促进快速经济增长,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两大实力上升趋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

此外,中国科技开发具有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大国规模效应:有效率地利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服务)密集型产业。这是因为:(1)将那些具有较高固定成本物品(如R&D设备)转化为较低单位成本的物品;(2)可以从大规模学习和扩散知识创新提高对知识和技术投资的回报率;(3)通过大规模使用高回报的技术产生正外部性。(37)例如袁隆平院士创新的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就是最好的案例,一旦创新出来,就可以推广到上亿亩水稻田上,不仅为中国带来正外部性,也为世界带来正外部性。根据Shenggen Fan研究,对农业R&D的1元投资对农业增加值产出回报高达9.59元,居各类投资之首位。(38)

应当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成功的科技发展案例,正是在上述四大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了科技跨越式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

五、中国科技发展的长远目标

2006年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创建创新型国家目标,给出了十分清晰的路线图。(39)即从“世界科技大国”到“世界科技强国”。

到2020年中国要率先基本实现科技现代化: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队伍,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各类人才队伍,(40)到2020年全国各类人才从6 000万人达到1.2亿人左右,占全国总就业人数比重从8%提高到13%;逐步提高全社会R&D投资占GDP比重,2010年达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力争科技进步率达到60%以上,本国居民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41)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由2005年4.3%提高到10%以上,不断提高自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出口比例,建成世界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高技术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及出口基地之一;(42)加速科技成果扩散、转化、交易、推广、应用,促进国内技术市场交易,交易额占GDP比重由0.85%提高到2.5%以上。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信息现代化,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普遍应用技术的技术社会,最大的信息网络全覆盖的信息社会,最大的全民吸收利用创新的知识社会,为2050年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知识资本基础。

从国际视角进一步明确中国科技追赶的国家目标。今后中国科技追赶的目标国主要是美国和日本,进一步缩小与他们的相对差距。首先是到2020年中国要赶上和超过日本,从目前的2倍差距缩小到1倍以内,成为世界第二科技实力大国;其次到2020年中国的科技实力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目前的3.5倍缩小在2倍以内,其中2010年之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超过美国,2012年之前个人电脑用户数超过美国;到2050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最终目标是要赶上和超过美国。

中国科技长远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世界最大的创造新型社会和知识型社会。这一目标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知识与技术资源,动员全社会科学和技术力量,增加知识、技术、信息及其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扩大创新与知识的规模效益,提高全体人民的知识资本,加速对发达国家的“知识追赶”。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建立研发联合体;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国家或地方部门的重大创新项目,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村人口的知识技术传播、普及、应用,全面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国家大力支持、强化资助公共知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发展和繁荣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和保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和提倡理论创新,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由于创新和知识具有外部性和外溢性,还由于它们在中国具有巨国规模效应,即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创新和知识可以使整个社会获益,提高了创新的社会收益率;积极鼓励和保障创新者创新,增进其私人收益率;人人从社会创新中受益,人人创新又使社会受益。

六、简要结论

在当今时代最激烈的国家竞争是科技竞争,最重要的国家实力是国家科技实力。作者把国家科技实力定义为:为了追求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这包括五个能力: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利用全球信息能力;研发投资能力。

作者提出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方法是采用一国主要科技指标占世界比重的无量纲,加权构成科技实力(是指占世界总量比重)。一是从历史视角考察中国的科技实力动态变化;二是从国际视角观察中国与四大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相对变化。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科技实力持续迅速上升,改变了世界科技格局。1978年之前的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也是“落伍者”的中国不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革命,而且也发生了一场持续的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加入者”;到20世纪90年代又成为“科技新兴国家”,中国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活动,迅速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到2005年,中国科技实力已跃居世界第3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

中国科技实力上升是由四大因素所驱动:对外开放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技术资源进口国之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开发主体和购买主体;中国政府实行“科技促进型”指导政策,形成国家战略导向机制、配套政策激励机制和投入诱导杠杆机制;中国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需求与供给因素。

从1978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科技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释放了科技发展的潜力,也扩大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科技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各类企业(也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机构的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是几千万科技人员的“学中干、干中学”使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为今后成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提供了规模宏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上述因素还无法用定量方法来计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21世纪是中国真正的“创新世纪”,她将为整个人类发展和福利提供愈来愈多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各种知识和文化,现在还只是刚刚拉开新的世纪序幕。

(2007年6月19日稿,魏星协助计算)

注释:

①实际上这一“黄金时期”始于1978年,直到现在人们才真正看到。

②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东亚奇迹》,并没有把中国包括在这个奇迹之中。参见World Bank.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2007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东亚复兴》则称中国为“最大的发展故事”。因为中国占东亚地区GDP总量的一半,占出口总量的1/3,成为该地区一体化的最大驱动力。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特殊地位是因为她的绝对规模,开放的大陆型经济,取代了日本成为最大的贸易体,大大地推动了本地区的一体化。参见Indermit Gill、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7。

③参见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参见胡鞍钢、门洪华:《中美日俄印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国情报告》2002年第10期。

⑤Jong-Hak Eun.Assess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of China,Assessing the Power of China:Political,Economic,and Social Dimensions,co-organized by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POSCO Research Institute (POSRI),Seoul,On May 30,2007.

⑥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⑦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官方或名义汇率计算。第二种方法,即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方法。所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指1美元对于国内的GNP具有与美国美元对美国的GNP或GDP相同的购买力。有时,按照这一方法换算的美元被称为国际美元,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推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以1993年为基础,对118个国家计算,使用了PPP换算因子来估计世界各国人均GNP和人均GDP国际美元值。按第一种方法计算会大大低估了中国R&D经费支出的成本,又会大大地高估了发达国家R&D经费支出的成本,故本文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计算。

⑧Trajtenberg研究发现,一国R&D投资越多,该国的技术潜在能力便越大,也就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参见M.Trajtenberg.Product Innovations,Price Indic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NBER Working Paper,2007,No.3261。

⑨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2007年1月25日。

⑩科技部网站,2006年11月9日。

(11)Jong-Hak Eun.Assess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of China,Assessing the Power of China:Political,Economic,and Social Dimensions.

(12)Zhou,P.and L.Leydesdorff.The Emergence of China as A Leading Nation in Science,Research Policy,2006,Vol.35,No.1,pp.83-104.

(13)科技部网站,2007年1月19日。

(1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科技论文世界排名提升看中国科技的核心竞争》,《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

(1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第19、70、200、202页。

(16)根据OECD最新估计,中国2006年R&D经费支出为1 300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R&D支出国,排在美国(为3 300亿美元)之后。China Cranks up Investment in R&D,Financial Management.London:Feb 2007,p.4。

(1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143页。

(1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119页。

(19)作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6》数据库计算,2002年OECD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在内)本国居民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总量比重的90.8%。

(20)李平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进口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一是国际商品贸易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发生技术溢出效应,进口国技术水平有所增强;二是由于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本地厂商的市场份额,国际贸易会间接刺激本地厂商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参见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2月28日。

(22)计算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CD-ROM。

(23)根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1990-2003年期间,东亚地区内部贸易比重从42%提高至54%,而北美地区从37%提高至45%。参见Indermit Gill,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24)广东省东莞市在1980-2005年期间,GDP增长了14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2%。被世界银行视为“新经济增长”、“新国际贸易”、“新经济地理”三大理论相结合的成功实践案例。参见Indermit Gill and 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25)王红领等发现,FDI的进入促进了内资企业的自主研究与开发。参见王红领、李道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26)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186页。

(2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825页。

(28)Mueller,P.Exploring the Knowledge Filter:How Entrepreneurship and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Drive Economic Growth,Research Policy,2007,35,pp.1499-1508.

(2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831页。

(3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7)》,第200页。

(31)资料来源:科技部《2006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分析报告》,2007年4月11日,科技部网站。

(32)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关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国家导向”包含“促进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社会影响”、“企业家精神”和“投资风险”等方面。中国科技竞争力中的“国家导向”子指数由1996年的65.3提高到2005年的74.3(USNSF,1998,2006),而且在历年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指数中,该子指数也一直高于其他三项子指数(社会经济基础、技术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这说明,有力的国家导向作用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3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6页。

(3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71页。

(35)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8页。

(3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1月)规定2020年的科技发展目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37)K.M.Murphy,A Shleifer,R.W.Vishny,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5),pp.1003-1025.

(38)Fan Shenggen.Infrastructure and Pro-Poor Growth,World Bank Transport Furum,March 29,2006.

(39)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1月。

(40)2004年底,全国各类人才(指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约6 000万人,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

(4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1月;2005年我国科技论文数已经居世界第五位。“十五”时期专利申请量为159万件,年平均增长率为22.8%。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第315—316页。

(42)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 815亿美元,占货物出口比重的29%,相当于美国200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2160亿美元)的1.30倍,中国已经是世界高技术产品第一出口国。

标签:;  ;  ;  ;  ;  ;  

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价(1980/2004)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