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徽
身份证号码:3410211991XXXX5253
摘要: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在增强建筑物完整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安排合适的施工人员,保证各个环节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技术应用
1导言
在城市建设快速进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渗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步骤,使施工中的各个步骤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建筑物的渗漏现象,注重施工中的细节部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防渗漏施工意义
2.1预测渗漏
防渗漏技术的应用能实现渗漏问题的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纠纷与后期维修工作。
2.2保障工程质量
施工中如果忽视对防渗漏技术的使用,很有可能会出现质量层面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在使用中出现泄露情况,影响建筑本身的质量。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是保障建筑质量、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3建筑工程渗漏部位与原因
3.1屋面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渗漏非常频繁,几率很大,这是因为屋面和外部环境有直接接触的关系。后浇带、穿墙管、变形缝位置都有可能发生渗漏问题。施工人员在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与技术标准施工,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就会因监理不到位、施工作业不规范导致屋面渗漏问题的发生。这些工序将无法保障施工质量,房屋性能与功能也将达不到理想情况。除此之外,防水卷材本身的质量与铺设效果同样会影响到房屋质量与渗漏发生。
3.2外墙
材料质量与施工工艺是保障渗漏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预防的关键,不过虽然绝大多数企业均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予以了极高的关注度。在实践中许多建筑物墙面在长时间使用以后仍旧存在渗漏问题。究其原因是材料质量并没有得到具体控制与细化处理,施工过程不够严谨与仔细。外墙施工中如果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标准流程施工,就会墙砌筑质量不达标引发渗漏现象。
3.3厨卫
厨卫作为建筑结构中用水最多的区域,其相较于其他区域更容易发生渗漏现象,有着很大的防渗漏压力。故必须予以这部分防渗漏工作足够的关注度,以应对与减少渗漏情况。混凝土搭接厚度不足以及浇筑不精都会引起厨卫区域出现渗漏情况。很多企业施工中,厨卫混凝土的浇筑往往并没有参照实际,缺少有效监督有时候会出现墙体裂缝,导致渗漏问题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门窗
门窗作为建筑的衔接区域,相较于墙面这种整体浇灌的格局来说更容易出现渗漏问题。门窗有着较大的缝隙,防渗漏工作中需要予以门窗管理足够的关注度,有着较大的挑战性。
3.5地下室
地下室的防渗漏工作难度非常大且流程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地下室除了需要应对与处理正常屋面渗漏以外,同时还要考虑地下水问题。地下水和地下深度有直接关系。越深的地下室越容易出现渗漏情况。
4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4.1屋面防渗漏技术
屋面作为一个房子整体的特殊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具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措施。第一,要根据实际标准检验和审查设计图纸,对建筑工程屋面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监督,提高建筑质量,使设计和建筑实施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融为一体。第二,对屋面施工的管理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强,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减少施工中产生不必要的豆腐渣工程,减少设施的裂缝。第三,严格监督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要尽可能采用高强度、使用时间长、质量高、防水效果好,提高防水施工的质量。第四,在建筑工程的屋面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防水粉,提高屋面的防水效果。第五,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定要严格要求,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细心注意一些角落问题,增强屋面整体防水效果。最后,物业和居民也应该注意保护屋面,不乱打孔,保护防水层,这样,房屋漏水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综合各方面的问题,房子的高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4.2外墙窗口应用防渗漏技术
外墙窗口和窗框边经常发生渗漏现象,在对铝合金窗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第一,窗台部位一定要将钢筋混凝土现浇带设置好,防止裂缝的产生。在对窗台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有顺水坡,室外要高出室内20mm。在窗楣的位置要将滴水槽设置好,或者是做成鹰嘴,滴水槽宽度以及深度都要在10mm以上。对室外窗台进行抹灰之前,一定要将基层润湿,将素水泥浆涂刷好,抹灰一定要挤压密实。第二,外墙窗口窗盘要预留20mm泛水,在窗槛下面要设置20mm圆档,对于窗盘与天盘底,要设置滴水槽线,其尺寸为10mm×10mm。在对窗框连接件进行安装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距离小于50cm,连接件要保证外低内高,在建筑使用之后能够顺利排出雨水。第三,对窗框平整度以及垂直度进行检查,窗框和墙面之间的交接位置一定要预留5mm的施工缝,并对其进行清理,窗框阴角要利用密封胶进行封闭,在框料接缝以及螺钉等位置要嵌上耐候胶,窗扇和框之间要搭接严密。
4.3地下室防渗漏
在建筑工程地下室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受地下水的影响,地下室越深,渗漏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增加了地下室的危险性,如果发生泄漏,会影响地下室的使用。根据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施工情况,分析了地下室防渗漏的施工要点,如:施工接头停留在墙体结构而不是地板结构上,严格控制楼层高度距离,保持20mm即可。地下室地板接缝不能用作施工接缝;在地下室施工中,对预埋件进行科学布置,简化施工过程,浇注硅控制,保证预埋件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地下室的防水硅结构,敷设线路时,尽量全部采用明线,不选择暗线,以免暗线接头不密实而诱发渗漏。
4.4卫生间防渗漏技术
卫生间的浇筑必须要用专机多次振捣密实,边浇边抹,抹光压实建立一道防水面。管洞填堵用的细石砼标号要与楼面一致,填堵严密后再用防水油膏嵌缝。有些预留的孔洞比较大,可采取浇灌细石砼来填堵,但绝不能用砖头或木屑来填塞。通常来说,单面靠墙的管道距墙应至少有5cm,而双面靠墙的管道则不同,两面分别距墙至少5cm和8cm。穿入卫生间的管道要预埋大约高于地面3cm的套管。找坡施工时要分层来坡,找平层上应用1cm厚的水泥砂浆。地面坡指向地漏,地面标高至少要高于地漏口标高2cm,不能存在积水现象。卫生间的楼板施工结束后要做蓄水试验,厨房以及阳台的施工亦如此,只要试验发现有渗漏要及时采取补漏措施。
结束语
渗漏问题在建筑中非常常见,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引起施工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增强施工环节的规范性,保证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需要安排合适的人员,对施工中的各个步骤进行检查,有效控制渗漏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胜.外墙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探索[J].江西建材,2018(14):111+113.
[2]吉中亮.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6):93-94.
[3]于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09.
[4]谢祥裕.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8(12):87-88.
论文作者:周庆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屋面论文; 地下室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