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197例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98例)和常规组(99例),护理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SDS和SAS评分。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患者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以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予以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取出时间和导管拔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心脏介入术;术后护理;应用价值
心血管介入导管治疗可以解决药物治疗和无创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此种方法治疗之前,心脏病患者往往会因为对手术的恐惧和不了解,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大大降低了治疗依从性,还会增加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据相关研究显示,对心脏介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选择了497例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旨在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其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文所示。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197例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98例)和常规组(99例),护理组(98例)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4.16±6.37)岁。常规组(99例)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4.37±6.31)岁。所有患者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均符合行介入术指征,排除精神异常、严重肾功能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均不明显,P>0.05。
1.2方法
护理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患者在入院之后首先护理人员应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其存在问题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其次护理人员要多与负责进行交谈,消除其负面心理,避免过度担忧影响手术效果;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该详细了解患者自身行为控制能力、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文化修养以及患者实际病情状况,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对化合境界手术方式、手术步骤、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纠正其错误认知;此外还可以由专业医师指导进行放松训练,如音乐疗法,每次30min,每周2次。常规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措施。
1.3评价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定,并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级别;并发症主要包括血肿、低血压和局部出血。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使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 25.0对数据加以计算分析,如果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DS、SAS评分
护理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分]
3、讨论
心脏介入术患者极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强现象,此现象不仅进展快,而且起病急,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3]。其临床症状包括出冷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头晕、呕吐、恶心、面色苍白等,且患者及家属也极易忽视。由于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患者,所以为了保证其健康需求,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充分掌握迷走神经反射增强的病因、相关临床症状和处理措施[4]。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思维来纠正其错误认知,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和负面情绪,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5]。目前,临床中也有许多关于行心脏介入术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98例)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与常规组(99例)一般护理措施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更低,CCU住院时间以及导管拔除和压迫器去除所需时间也更短,进一步证明了认知行为干预对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护理的应用价值[6]。
总而言之,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予以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取出时间和导管拔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燕.精准化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92.
[2]李巍.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改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23):180-182.
[3]曹华.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57-258.
[4]曹华.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57-258.
[5]胡继云,蔡海东.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0):87-89.
[6]徐春爽.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5):86-87
[7]冯敏,胡平,姚俊.人文关怀护理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4):48-49.
论文作者:柳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心脏论文; 认知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常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