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之同姓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屈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屈原“楚之同姓”说出于《史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①此说不断被后世学者重复与申述。刘向《新序·节士》:“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②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屈原与楚同姓。”③朱熹《楚辞集注》:“屈原名平,与楚同姓。”④黄中松《诗疑辨证》:“盖屈原者,楚之同姓也。”⑤王夫之《楚辞通释》:“言己与楚同姓,情不可离。”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首叙己与楚同姓而为世臣,《橘颂》所谓受命不迁,生南国者也。”⑦在屈原“楚之同姓”说的阐释史上,又演绎出“同姓”之臣与“异姓”之臣的对举关系,用以解释屈原至死不肯离楚的原因。兹列举如下:
异姓事君,不合则去;同姓事君,有死而已。屈原去之,则是不察于同姓事君之道。(洪兴祖《楚辞补注》)⑧
屈原,楚同姓也。为人臣者,三谏不从,则去之。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朱熹《楚辞后语》)⑨
同姓之臣,义无可去,死国之志,已定于此。(马其昶《屈赋微》)⑩
“同姓”之臣与“异姓”之臣对举,嬗变于《孟子》“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说。《孟子·万章下》: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11)
关于“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孟子》赵岐《注》:“贵戚之卿谓内外亲族也,异姓之卿谓有德命为王卿也。”(12)按,赵岐以“内外亲族”释“贵戚之卿”,不确。《孟子》中的“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系按血缘关系来划分卿大夫与国君的亲疏远近。“贵戚”既与“异姓”相对,从逻辑关系来说,“贵戚之卿”中必不包含“异姓”。
先秦时期,“外亲”谓异姓姻亲。《周礼·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郑玄《注》:“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贾公彦《疏》:“外亲者,则妻族、母族是也。”(13)《周礼·大宗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郑玄《注》:“异姓,王昏姻甥舅。”(14)
《孟子》所言“贵戚之卿”指王的“内亲”,即同族血亲,先秦时期,一般指上至高祖下及玄孙的父系亲属。《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祢庙,杜预《注》:“父庙也。同族,谓高祖以下。”(15)《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16)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就此总结说:“亲,上不过高祖,下不过玄孙,故宗法服术,皆以五为节……此亲亲之界也,过是则亲属竭矣。”(17)
“贵戚”是“亲戚”的衍生词。先秦时期,“亲戚”指血缘关系近密的亲族,尤指父母兄弟。“亲”谓亲人,狭义则指父母。《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亲无将。”何休解诂:“亲,谓父母。”(18)《说文》:“亲,至也。”(19)《段注》:“情意恳到曰至,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20)“戚”谓近密,与“疏”相对。《孟子·梁惠王下》:“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21)先秦文献中,亲戚合称多指父母及近密的其他亲族。《墨子·天志上》:“亲戚兄弟所知识。”孙诒让《间诂》:“亲戚,即父母也。”(22)《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伐名以事其亲戚。”王聘珍《解诂》:“亲戚,父母也。”(2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杜预《注》:“十六国皆文王子也。”(24)《逸周书·大开解》:“无远亲戚。”朱右曾云:“亲戚,宗族兄弟。”(25)“贵戚”一词为偏正结构。“贵”言其近、尊。《广雅·释言》:“贵,尊也。”(26)由以上讨论可知,《孟子》中所说的“贵戚”指王族中与王关系近密、地位崇高者。
文献中不乏“贵戚”指同族血亲的例证。《礼记·月令》:“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27)《仪礼·丧服》记载君为姑、姊妹的丧服级别为“期服”。姑、姊妹为同族之亲(28)。《史记·秦本纪》载商鞅为秦变法,太子犯禁,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29)惠文君为秦孝公嫡子,乃孝公最为近密的血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奢谓平原君曰:“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0)平原君赵胜为赵诸公子、赵惠文王弟,乃赵惠文王“亲戚”中最为尊贵者(31)。
在古代政治生活中,“贵戚之卿”若对王的逆行反复劝谏无果,为了维护邦国的根本利益、保全宗族的统治权,可另择贤者代之。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之有所解释,朱熹《孟子集注》说:“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庙为重,不忍坐视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也。”(32)《国语·周语》载周厉王暴虐,国人流王于彘,后王室贵族共立王子静为宣王,为其著例(33)。
汉代以后,“亲戚”一语的含义发生变化。姻亲被纳入“亲戚”的范围。汉代“外戚”之近贵亲幸以至干政者屡见,在汉以后的人们观念中“贵戚”包括姻亲在内。《汉书·五行志》:“王莽擅朝,诛贵戚丁、傅。”(34)丁氏、傅氏分别为丁太后与傅太后族人,是哀帝的外戚(35)。《后汉书·蔡茂传》有“贵戚椒房之家”语(36)。“贵戚椒房”指外戚。《世说新语·汰侈篇》记载石崇与王恺斗富,徐震堮引《晋诸公赞》曰:“(恺)既自以外戚,晋氏政宽,又性至豪。”(37)王恺为晋武帝的舅舅,《晋书·外戚》言其为“世族国戚”(38)。《太平御览》引《晋书》作“贵戚王恺”(39)。赵岐将贵戚之卿注为“内外亲族”,而异议无多,是由于汉代以后人们的观念如此。
由上述可知,《孟子》“贵戚之卿”所演化出的“同姓”当指同族血亲,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言“同姓”则不然。
《史记》在记述不同阶段的历史时,“同姓”一词的含义不同。先秦时期人名有姓有氏(40),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级别且相联系的称谓单位。姓因生而定,世代不变;氏则因家族而分,在家族发展史上不断增生变化。有学者在谈到《史记》的相关书法体例时指出:“司马迁在记述先秦人物时,很注意交待这个人物本身及其祖先的姓、氏、名,而记述战国以后的人物,则只记其姓名籍贯,而不再追溯其祖先姓氏。”(41)这段论述中所说的“先秦人物”当指春秋及之前的人物,“战国以后的人物”当包括战国时期的人物。
《史记》记载春秋及之前的历史时,“同姓”指邦国间有共同的远祖,时人以“同姓”或“异姓”来辨别邦国间的亲疏关系。如《秦本纪》追述秦缪公虏获晋君,“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42)。《燕召公世家》言:“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43)上引文中的“同姓”指晋国、燕国的国君为姬姓,晋国和燕国都是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
因为姓氏之辨是春秋及之前邦国间同盟及人们确认亲疏关系的重要依据(44),故《史记》记述三代人物,多追述其先祖的姓、氏。如《齐太公世家》言太公吕尚时说:“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45)引文中的“姓姜氏”,指姜太公的“姓”为“姜”,“封姓”指其氏为“吕”。
《史记》记载战国以后的人物时,“同姓”多指同宗族之人,即本文前面所论证的内亲。如《荆燕世家》说:“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46)《齐悼惠王世家》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47)汉初分封诸王,受封对象多为刘氏宗亲子弟,以上所提及的荆王刘贾为汉高祖从父兄,齐悼惠王为高祖长庶男。
《史记》记载战国以后的历史时,“同姓”一词的含义之所以与春秋及之前不同,与古代姓氏制度的变革有关。春秋中后期,社会从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转变。以血缘为依托的姓氏制度随着氏族社会的瓦解而发生变化。姓、氏间的区别逐渐泯灭,战国以后,姓与氏已无区别。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48)《史记》记载春秋及之前的人物多不称姓而举氏。如孔子本为殷商王室之后,为子姓,《孔子世家》说他“字仲尼,姓孔氏”。这是因为孔子一支得氏于其七世祖孔父嘉(49)。记述战国以后的人物,多直称姓名,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庄周、申不害、韩非、李斯等,就出于这一原因(50)。
《史记》人物在姓氏称谓上的上述差异,还由于太史公在记述不同阶段历史时所依据的史料不同。《史记》记述春秋及之前的历史时,主要依据的材料是《左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即据《左传》编撰(51)。记述战国及之后的历史时,《史记》使用的材料除各国史书外,还采纳了《孟子》等诸子论谈以及秦汉间的历史传说(52)。
《史记》的这种书法原则在记述秦的历史时尤为引人注目。《秦本纪》追述秦国先祖时,用“姓嬴氏”(53),而《秦始皇帝本纪》记述秦始皇时,则言“秦始皇帝者……名为政,姓赵氏”(54)。在这里顺带说一下,秦始皇的名字是“赵政”,坊间许多著作及教材称其名为“嬴政”是错误的。
《屈原贾生列传》称屈原与楚同姓,与《史记》记载战国人物姓氏的书法体例不符。与《商君列传》对商鞅姓氏的记载相对比,这点尤为明显。商鞅为战国之际卫国的王室宗亲,《商君列传》曰:“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55)《史记》言商鞅不曰“卫之同姓”,谈屈原时却说其为“楚之同姓”。事实上,楚为芈姓国,自鬻熊以后楚王族皆以“熊”为氏(56)。一般认为,屈氏家族得氏于楚武王时期(57)。自武王至怀王,三百六十几年,楚国历二十王(58)。到屈原的时代,屈氏与楚王室之间的关系已非常疏远。从制度和观念两方面看,绝不能算是楚王室的同族。《屈原贾生列传》言屈原“楚之同姓”,实乃太史公罕见地不合《史记》书法之举。
战国之际,“楚材晋用”成为社会风气(59)。“合则留,不合则去”,士人往往仕于他国,甚至有助他国攻伐故国者(60)。在这样的社会潮流中,屈原去楚远适,本无可非议。从《史记》的行文来看,司马迁似乎也是赞成屈原离开楚国的。太史公在《屈原贾生列传》的赞语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61)太史公对屈原的悲剧结局抱有深刻的同情,对屈原的行止有着深刻的思考。其所言“怪”者,疑也。疑而不得解,于是有本文所讨论的太史公对屈原姓氏的特殊表述。
后世学者未虑及《史记》的书法体例,困惑于屈原之终不离楚,误联系《孟子》“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说,将屈原“楚之同姓”说生发开来,造成广泛误解,这是屈原研究中不能不予以辨明的重要问题。至于屈原为何至死不离楚国,有其复杂的社会及个人原因,应另行探究路径,笔者异日或撰文另述之。
注释:
①(29)(30)(31)(42)(43)(45)(46)(47)(49)(50)(53)(54)(55)(6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1页,第205页,第2445页,第2365页,第189页,第1549页,第1477页,第1994页,第2012页,第1905—1906页,第2139—2156页,第173页,第223页,第2227页,第2503页。
②卢元骏注译《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
③⑧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第16页。
④⑨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第241页
⑤黄中松:《诗疑辨证》卷二,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1986年版,第5页。
⑥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⑦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⑩马其昶:《屈赋微》,广文书局2007年版,第1页。
(11)(12)(21)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46页,第2746页,第2679页。
(13)(14)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07页,第761页。
(15)(24)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951页,第1817页。
(16)(27)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495页,第1382页。
(17)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0页。
(18)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第2242页。
(19)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8页。
(20)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09页。
(22)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页。
(23)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3页。
(2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228页。
(26)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0页。
(28)《礼记·丧服小记》孔《疏》:“同父则期,同祖则大功,同曾祖则小功,同高祖则缌麻,高祖外无服。”姊妹为同父之亲,姑为同祖之亲。据《仪礼·丧服》郑玄《注》:“为姑姊妹在室”则期。贾公彦《疏》:“《大功章》云‘为姑嫁大功。’”姑姊妹为大功之亲,大功之亲为内亲。《周礼·宫正》:“大丧,则授庐舍,辨其亲疏贵贱之居。”贾公彦《疏》:“亲谓大功以上。”(《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495页。《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1105页。《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658页。)
(32)朱熹:《孟子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2页。
(33)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15页。
(34)(3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21页、第1450页。《汉书·五行志》:“哀帝即位,封外属丁氏、傅氏、周氏、郑氏凡六人为列侯。”颜师古《注》:“《外戚传》傅太后弟子喜封高武侯,晏封孔乡侯,商封汝昌侯,同母弟子郑业为阳信侯,丁太后兄明封阳安侯,子满封平周侯。傅氏、郑氏侯者四人,丁氏侯者二人。”
(36)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7页。
(3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9页。
(38)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2页。
(39)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87页。
(40)李学勤指出:“先秦人名有姓、氏,有名、字,有的有爵,在死后还有谥。”(参见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载《考古》1987年第3期。)
(41)俞樟华:《〈史记〉与古代姓氏》,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1期。
(44)《周礼·秋官·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左传·隐公十一年》:“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国语·晋语》:“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896页;《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735页;《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7页。)
(48)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6页。
(51)李学勤:《〈左传〉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载《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4期。
(52)张玉春:《紬典册网放佚靡遗巨细考六艺齐百家熔铸宏篇——论〈史记〉的材料来源与整理》,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期。
(56)《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索隐曰:“楚,芈姓,鬻熊之后,因氏熊。”(《史记》,第512页)并参见林维纯《关于屈原与楚王的姓氏及其它》,载《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
(57)《楚辞补注》引唐林宝《元和姓纂》:“屈,楚公族芈姓之后。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建、屈平,并其后。”(《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58)参见《史记·楚世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史记·六国年表》,《史记》,第1694—1728、542—638、687—737页。
(59)陈子展在谈及战国之际的社会现象时指出:“在那一时代里,这一国的人材一点不避嫌疑的出仕那一国,那一国的君主一点不生猜忌的延揽这一国的人材。楚材晋用,朝秦暮楚,不算一回事。”出土文献对这一社会现象做过政治伦理方面的阐释。《郭店楚简·父无恶》篇曰:“父无恶。君犹父也,其弗恶也,犹三军之旌也正也。所以异于父,君臣不相戴也,则可已;不悦,可去也;不义而加诸己,弗受也。”(参见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38页;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60)如申公巫臣系屈氏,“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燕昭王礼贤下士,求取人材,“屈景闻之,从楚归燕。”(《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903页;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页。)
标签:十三经注疏论文; 儒家论文; 屈原论文; 屈原贾生列传论文; 春秋左传正义论文; 汉朝论文; 战国论文; 孟子论文; 读书论文; 史记论文; 中华书局论文; 楚辞论文; 国学论文; 周礼注疏论文; 二十四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