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树林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作用。本文对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以及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并提出了红树林保护的措施,为红树林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意义;保护措施
0 引言
红树林湿地是沿海地区一种以红树植物群落为核心的海洋湿地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地区,具有维护物种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防洪减灾、净化水质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质量急剧下降,面积萎缩,对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已成为人们热点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 沿海红树林湿地资源
1.1 湿地资源现状
某红树林保护区位于珠海淇澳岛西北部,属于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湿地及鱼类、鸟类等。保护区湿地总面积约51平方公里,红树林面积约4.3平方公里,拥有维管植物近700种,是珠三角面积最大的一片红树林,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也是国内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红树林之一。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22℃-23℃,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温度12.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5℃。≥10℃年积温8 043.3℃,年平均日照时数1 907.4 h,年平均降水量1 975.1 mm。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平均高潮位0.17 m,平均低潮位-0.14 m。水质较清洁。淇澳岛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海水盐度年平均18.2‰,土壤属于滨海盐渍草甸沼泽土,其表土(0 ~ 13 cm)全盐量为20.8‰。
红树林湿地常见的植物种群主要有桐花树群落、老鼠簕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现有本土红树林平均高度不高,大部分<2.0m。
1.2 湿地资源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地区尚有大片红树林,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有部分红树林被围垦成农田;80年代沿海围垦造地破坏红树林湿地的活动略有减少,但90年代后由于养殖业的短期高回报,一些人进入红树林生长区进行围垦养殖。20世纪90年代初期,沿海的养殖塘中大部分来自对红树林湿地的围垦。
2 独具特色的红树林湿地生态体系
红树林湿地系统中的生物主要是红树植物、藻类、鸟类、水生动物、昆虫和细菌等,其中红树植物是系统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性生产者之一,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以碳计约2450—5100g/(m2·a),主要集中在树冠。红树林的分解系数约0.3—8.4/a,其枯枝落叶被螃蟹消耗28%,50%—60%经螃蟹粉碎并被细菌等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分解后被藻类和浮游生物吸收,而藻类和浮游生物则成为底栖动物如鱼、虾、贝、螺等食物,而小鱼、虾、贝、蟹、螺等又成为水鸟和大型鱼类的食物。鸟类和大型鱼类是红树林湿地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处于最高级的营养地位,在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鸟类和大型鱼类再为人类所利用,形成一个特殊的红树林湿地生物链。在这个湿地生物链中,螃蟹是最重要的动物,螃蟹的选择性取食能够改变红树林的区系和分布,螃蟹在土壤的洞穴还可以极大地增加土壤的氧气,进而影响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土壤化学和物种生活等生态过程。
3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的影响
3.1 围林养殖、围海造田
围林发展海水养殖是目前破坏性利用红树林湿地的主要方式。在我国,近20年来围塘养殖热给红树林湿地资源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就连位于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也惨遭破坏。如2005年5月,由于人们承包红树林滩涂进行滩涂养虾。围海造田是过去毁灭性破坏红树林湿地的主要方式。约在150年前,沿海地区有红树林2.4×104hm2,是目前红树林面积的3倍左右。在大量移民迁居沿海,需要大量土地生产粮食的年代,红树林被围垦成农田,到新中国成立仅有红树林1.59×104hm2,围林养殖和围海造田使有限的红树林湿地面积日渐减少。
3.2 砍伐红树林作薪材
在广大偏僻的海滨村落,人们砍伐红树林作为薪柴,对红树林湿地的红树林恢复和保护十分不利。
3.3 放牧和家禽养殖
由于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是牛、羊的补充饲料,社区居民一般在红树林湿地林区放养牛羊,导致湿地红树林出现矮化和稀疏化的趋势,群落难以自然更新。在红树林区放养家禽虽然不会直接对红树植物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十分不利。
3.4 乱采滥挖取无脊椎动物
红树林湿地区内一直是传统海产品的生产场所,由于人们的乱采滥挖,使红树林植物养分供给不足,生长滞缓,有的甚至成片死亡;同时,海洋底栖动物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使经济动物产量直线下降。
3.5 过量收集饵料
红树林湿地滩涂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小螺,它们是林区和近海肉食动物的主要食物,过量收集饵料直接破坏了湿地红树林,降低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随着沿海红树林湿地面积减少及其生态环境的破坏,沿海滩涂经济动物的自然产量下降了60%—90%,近海鱼苗资源也显著下降,珍珠养殖业整体衰败。由于海岸受到侵蚀,港口淤积增多,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剧增,海岸景观单一等系列问题逐步显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的意义
4.1 防风御浪,保护堤岸
红树林湿地中的红树林为适应潮汐及洪水冲击已形成独特的支柱根和气生根、发达的通气组织、致密的林冠等外貌形态特征,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消浪性能。据测定,成片红树林林内海水流速是林外流速的1/10,50m宽的白骨壤林带可使1m高的海浪降到0.3m。
4.2 净化除污,改良环境
我国著名的红树林湿地研究专家林鹏研究表明,红树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具有吸收和固定有毒物质镉、汞的作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红树植物、藻类、鸟类、鱼类、昆虫和细菌等生物群落组成兼有厌氧、需氧的多级净化系统,林下的多种微生物能分解排入林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吸收有毒的重金属物,释放出营养物质供给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达到净化海洋环境的作用。红树林发达的根系使粒径≥0.01mm的悬浮物大量沉积,净化水质,全面保护海洋环境。
4.3 维持周边人群的经济收益
有资料显示,红树林湿地周边村庄95%家庭的经济活动与湿地有关,其中80%的家庭以捕获红树林湿地的经济动物和收集果实为重要的现金收入,每天约有700人在滩涂湿地进行各种传统渔业活动,人均收益达25—60元/d。
4.4 维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红树林湿地系统中的生物主要是红树植物、藻类、鸟类、水生动物、昆虫和细菌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红树林湿地生物链。如果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动植物数量的减少或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生物链的动态平衡,最终必将影响整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4.5 保护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湿地潮沟发育,能吸引大量鱼、虾、蟹、贝等生物觅食栖息,繁衍后代。此外,红树林湿地还是候鸟的越冬场所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多种海鸟生产繁殖的场地。调查表明,红树林湿地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5 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措施
5.1 加强管理,有效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在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在破坏较小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立一批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和保护小区,使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5.2 政府正确引导,合理利用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可形成多方利益群体,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在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是实现红树林湿地保护目标的关键因素。如采用养殖优良品种等科学方式来增加养殖收益,围垦养殖的范围就可控制围垦养殖的范围,这样既保护湿地,又让周边群众得到实惠,群众保护湿地的积极性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5.3 综合利用有限资源,增强湿地周边人群的经济实力
红树林湿地除了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红树植物树皮可作为单宁及染料的萃取原料;木材可作为建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红树林湿地内的海鲜品比裸滩地的更肥美,而且无污染。因此,在红树林湿地进行合理的海产养殖,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红树林的枯枝落叶作为牲畜食物,可以节省大量饲养成本。此外,红树植物体内富含的单宁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一系列药学特殊性,如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极大地增加湿地周边人群的经济收入。
5.4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改变湿地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所有的海岸景观中,红树林海岸最引人入胜,因为它拥有神奇清幽、红树植物形态万千、碧海蓝天、色彩绚丽和潮涨潮落景色变幻的独特景观,容易激发人们的观赏情趣。人们无论是漫步堤岸,或是泛舟林间,都会感到赏心悦目,心情欢畅,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心理需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开发无污染优质绿色食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使周边居民自觉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5.5 加大科研投入,改善湿地红树林生长环境
红树林湿地不仅在稳定滨海线以及防止海水入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为发展渔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是许多物种(尤其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因此,应加大科研力度,重点进行树种适生环境、引种驯化、次生林改造、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建立红树林湿地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监测体系,扩大湿地红树林的人工种植,以增加湿地中的第一生产力——红树林的拥有量。
5.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应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普及红树林湿地的科学知识,强化沿海地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培育和保护红树林湿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沿海红树林湿地遭到破坏,使得红树林湿地的质量及面积急剧下降。而红树林湿地具有防洪减灾、净化环境、增加周边人民收益、保护物种多样性等作用。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政府要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加强管理,加大红树林湿地科研的投入,改善红树林湿地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保护红树林湿地不受破坏。
参考文献:
[1]彭逸生,李皓宇,曾瑛,彭盛华,肖寒.广东韩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群落现状及立地条件[J].林业科学.2015(12)
[2]陈燕,郑松发,武锋.水东湾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J].广东林业科技.2015(03)
论文作者:甘加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红树林论文; 湿地论文; 红树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滩涂论文; 植物论文; 群落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