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翠兴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创伤骨折康复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在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并且采取了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关节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要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评分、术后6个月的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而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在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建议临床广泛使用康复护理技术。
【关键词】 骨科;康复护理;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97-02
高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股骨颈骨折就是常见的一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关节置换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康复护理学科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以200例实行了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老人为例展开研究,探讨康复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200例患者,而且这些患者都采取了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有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107例;患者的年龄处于65岁~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岁;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有48例男性患者和5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对照组有45例男性患者和5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77岁;经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异相差不大,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在65岁以上,90岁以下;
(2)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3)实行了关节置换术;
(4)在骨折前能够行走,并且实现生活自理。
1.3 排除标准
(1)年龄小于65岁,或者大于90岁;
(2)术前有感染症状;
(3)术前患有精神类的疾病;
(4)不愿意配合治疗方案的患者。
1.4 方法
针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可,而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技术,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高龄老人,所以患者很容易因为手术后的疼痛而不愿意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和患者沟通,告诉患者康复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让患者能够积极自愿参加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体位护理:进行手术以后,让患者呈平卧位,按照患者的需求适当调高床头,但是不能超过30°,为了防止卧床期间患者发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要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训练。
(3)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手术后的第1天,护理人员可以按摩患者的下肢肌肉,预防发生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后的第2天,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抬臀以及踝关节屈伸等训练;等患者能够自主进行肌肉训练以后,对患者进行抬高患肢和坐位训练;手术2周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最开始进行无负重站立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改为有负重站立训练,慢慢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关节恢复情况,使用Harris评分标准来评估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
1.5 评分标准
根据患者的疼痛、步行能力、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来评价康复护理的效果,其中疼痛的评分值为0~40分,步行能力的评分值为0~30分,活动度的评分值为0~20分,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值为0~10分,100为满分,如果患者的总评分处于91~100分之间,并且疼痛评分为40分,那么可以评定为优;如果患者的总评分处于76~90分之间,并且疼痛评分≥30分,那么可以评定为良;如果患者的总评分处于50~75分之间,并且疼痛评分≥20分,那么可以评定为中;如果患者的总评分≤49分,并且疼痛评分≤30分,那么可以评定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的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另外使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用χ?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临床结果分析发现,采取了康复护理技术的对照组比采取常规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效果要好,具体情况见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评分、术后6个月的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而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要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
3.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疾病,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所以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200例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康复护理措施(包含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临床应当加强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
观察组100 59.21±4.6569.96±4.2776.08±3.74
对照组100 79.34±5.6884.75±4.5287.54±3.27
P<0.05<0.05<0.05
【参考文献】
[1]金乐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12:163.
[2]钟惠玉.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1,14:2841-2842.
[3]吴佩霖,吴耀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2013,17:106-107.
[4]姚鹤玲,吴莹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65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3,20:96-97.
[5]林晓婷,严灿英,杨凤球.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2:250-251.
[6]王月波.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43-44.
[7]王筱.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34-235.
论文作者:彭翠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颈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评分论文; 个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