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性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统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完整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应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统性认识阶段,即理性和感性相综合的认识阶段。上述三种认识可分别简称为现象性认识;本质性认识;关于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性认识。坚持把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最高阶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次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倾向;同时也为普遍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性认识环节提供了理论的概括和认识论的说明。
关键词 现象 本质 现实 统性认识
以往人们把认识分为两类:一曰感性认识;二曰理性认识。长期以来,笔者通过对一系列完整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除了以上这两类以外,还有第三类认识,那就是统性认识。
统性,即统一性和整体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存在的,因而都具有统性。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统性认识根源于反映对象的统性,是对客观对象的统性的主观反映。
所谓统性认识,不是从感性角度指谓的感性具体,如格式塔心理学所理解的“统觉”①;也不是从理性角度所说的思维具体;而是指感性和理性相综合的认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在人类认识的形成过程中,以上三类认识的先后顺序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统性认识。
从认识的手段来说,感性认识的手段是感知;理性认识的手段是抽象;统性认识的手段是综合。
从认识的内容来说,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认识,因此,感性认识可以简称为现象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而,可以把理性认识简称为本质性认识;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运动过程的认识。因此,可以把统性认识称之为现实性认识。
从认识对象的角度来说,现象是客体的表层,本质是它的深层,现实则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是全体。黑格尔说:“现实就是本质和实存……直接形成的统一”。“实存即现象”。②又说:“无形式的本质和无休止的现象……,以现实为它们的真理”。③
现行哲学教科书只讲现象和本质,以及满足于对二者辩证关系的一般考察,而不讲现象和本质的现实具体的统一;与此相联系,只讲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必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不讲在回到实践去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须进一步与感性认识相综合,以达于统性认识,才能用来指导实践。应该说,这是不完善的。
感性认识具有生动丰富的特点,这是它的优长。但是,感性认识只是人的认识的起始阶段,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因为感性认识除了有上述优长以外,还有与上述优长相联系的局限性,即表面性。因此,人的认识如果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那就难免会陷入经验论、直觉论,甚至会被复杂的现象所迷惑。所以,人的认识必须透过多变的现象,去寻找和揭示其中稳定的联系,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深刻性。正如列宁所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着自然”。④深刻性,这无疑是理性认识的优长。那么理性认识还有没有局限性呢?关于这一点,现行哲学教科书是没有涉及的。它把认识达于理性阶段看作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其实,这是不对的。统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高阶段。理性认识只是达于统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环节。因为理性认识本身也有局限性,因而有待超越。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人的认识在从感性阶段上升为理性阶段,使感性认识的表面性得以克服的同时,也丧失了感性认识的优长,即它的生动丰富的特性。或者换句话说,理性认识所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以理论的抽象形态存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以现实形态存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黑格尔说,感性认识所反映的“现象世界”变动不居,“保持着转化和变化的原则”;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规律的王国”“却没有这个原则”,是静止的。⑤因而在这里形成了二者的对立。为了克服这种对立,人的认识就不能以达于理性认识为满足。不然,就可能会陷于思辨的教条和唯心主义。关于这一点,列宁指出:“人类认识的二重化(比如,观念中的“一般的房屋”和个别的房屋的对立化——引者注)和唯心主义(=宗教)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⑥为了克服理性认识的局限性和由此可能引起的认识上的失误,就必须使理性认识发展到统性认识。
统性认识的客观根据就在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作为现实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具体说来就是,事物的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形之于外的动态表现;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现象的藏之于内的静态联系。人的认识即不能迷恋于感性认识所反映的“现象世界”,也不能陶醉于理性认识所反映的“规律的王国”,而必须将二者将以扬弃。统性认识就是要对事物运动过程作整体考察,去揭示和说明上述“内”与“外”,“静”与“动”相统一的各种具体形式。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按上述认识顺序而展开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卷中分别考察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呈现的各种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去揭示了资本生产过程的本质。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则是“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作为整体考察时所具有的(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⑦也就是说,《资本论》第3卷表述了马克思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统性认识。不难看出,统性认识并不是对现象和本质统一的一般考察,而是对这个统一的动态过程和所采取的具体形式的考察。
人的认识就其指向来说,有求真、求善、求美之别。
求真的认识是获得关于事物本真的观念。它侧重于“认知”和“发现”,即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固有属性。
求善的认识是获得关于事物价值的观念。它侧重于“评价”和“选择”,即按照主体的价值取向来评估客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从多种意义中取其较优者。
求美的认识,这里不是如某些论者所狭隘理解的审美意义上的美的追求,而是从哲学意义上说的。它是指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实践观念的自由创造。它的侧重点在于“创造”和“规范”,即对“理想意图”的创造,和为实现“理想意图”所进行的意向性指导和调控。
就获得关于事物本真的观念而言,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经过感性、理性、统性认识等三个阶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探索的经验时就曾指出:“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⑧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指感性经验,即感性认识。所谓“从经验开始”,就是说,理性认识是运用逻辑思维从对经验的概括中产生的。所谓“又终结于经验”,是说理性认识又必须回到经验、联系经验,与经验相综合,才能科学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现实地把握对象。
对事物价值的认识也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统性认识的这个人类认识的一般过程。比如,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关于某物药用价值的感性认识。这种发现无疑具有个别性、偶然性。为了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必然,那就必须以上述感性认识为基础,去探求此种药物价值的内在根据,即本质。在获得了这种本质性的认识以后,还必须结合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此种药物的临床经验,才能最终形成关于此种药物价值的统性认识。这里包括每天药用次数、每次药用量、辅助药物的使用、辅助医疗手段的运用等等与具体病情的现实关系的认识。只有在获得了关于此种药物价值的统性认识以后,才可能正确设计医疗方案。这样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人们获得关于事物本真的观念和价值观念,其目的在于,以此二者的统一为基础,即按照美的规则,去建立起关于实践活动的理想模型,即实践观念。马克思说,人的建造不同于动物的“建造”的特点在于建造的对象在建造活动开始以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实践观念就是实践主体对正在进行的或未来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对象、条件、方式、手段、步骤、途径、过程和产生结果的一种超前性的观念反映。
马克思的下面一段话是大家熟知的。他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⑨那么建筑师是如何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筑房屋的呢?显然,他要运用关于房屋建筑的理性认识,即关于房屋建筑的理论和数据,但仅有理论和数据并不够,他还必须运用关于房屋建筑的感性认识,即关于房屋的感性形象,并把这些理论和数据体现在一定具体的感性形象之中,这样才能使观念的房子在建筑师的表象中建筑起来。
由此可见,指导实践的实践观念,即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纯粹的理性认识,而是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原则建构起来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按一定具体形式综合起来的统性认识。
坚持统性认识这一哲学命题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首先,统性认识作为一个认识论范畴,它的确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次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逻辑前提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即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逻辑层次是“物质——精神——物质”。精神如何从物质中来,又如何作用于物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又引伸出了作为物质和精神联系的两个中介环节的“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即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由此,“实践——认识——实践”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二个逻辑层次。在实践中,主体以客体为坐标,形成了关于客体的本真观念;又以主体为坐标,形成了关于客体的价值观念;最后形成了客体坐标和主体坐标相统一的实践观念。于是,“本真观念——价值观念——实践观念”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三个逻辑层次。任何完整的观念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统性认识这三个认识阶段。因此,“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统性认识”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四个逻辑层次。当然,由此层次还可以继续往下引伸。仅就上述四个层次的逻辑联系来说,它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丰富的逻辑展开过程。这里既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而且,其中每一个逻辑层次的三个环节过渡中的二度转化,都生动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由此可见,“统性认识”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的一个逻辑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其次,坚持把统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经验论和唯理论这样两种片面的倾向。
经验论和唯理论不管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其共同缺陷在于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绝对对立起来。如前所说,在认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只是达于统性认识的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感性认识有其优长和局限性,理性认识也有其优长和局限性。相对于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不完备的认识。把感性认识绝对化,或把理性认识绝对化,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只有以统性认识为归宿,只有以扬弃的形式综合于统性认识之中,它们各自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这样,也才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达于全面性和整体性,从而为实现对事物反映的完备的客观性和彻底的辩证性,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理论根据。
再次,统性认识的确认,为实现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性认识环节提供了理论的概括和认识论的说明。
任何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因而是不能直接运用于具体实践的,必须经过认识的“中介环节”,即必须把这种普遍理论具体化,必须与反映具体实践特色的感性经验相综合,形成关于这一实践的统性认识,或曰实践观念,才能用它来指导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
现实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并不一定否认理论、本本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感性经验的总结。它们的失足之处恰恰在于在运用理论、本本去指导实践的时候,不懂得必须把理论、本本与反映现实情况、具体实践特色的感性经验相结合,形成关于这一具体实践的统性认识,而企图绕过这一“中介环节”,把理论、本本变成到处套用的公式,结果弄得一无是处,既败坏了理论的声誉,也使革命事业受到损害。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指引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胜利,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能使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泽东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下,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概括;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对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认识相结合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关于中国具体实践的统性认识,因而是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
总之,确认统性认识这一认识论范畴,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收稿日期 1994-12-12
注释:
①参见《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49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版1980年版,第295页
③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版1976年版,第177页
④《列宁全集》第38卷1960年版,第181页
⑤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第106-110页
⑥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1页
⑦《资本论》第3卷,第29、30页
⑧《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版1979年版,第31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