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737100
【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63例,将其归为实验组;择取同期收治的不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将其归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施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即两组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对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血管缺陷,供血部位存在部分脑功能障碍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神经症状[1]。临床表现多为猝倒、恶心呕吐、复视、感觉障碍、交叉性运动障碍、突发感觉等。而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加之临床症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复杂性,极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有效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2]。基于此,本院对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详情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63例,将其归为实验组;择取同期收治的不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将其归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障碍、心功能障碍、急性脑血管疾病史、脑血管出血倾向、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近期服用史等情况。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参照组有37例为男性患者,2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6岁-82岁之间,平均为(66.7±5.2)岁;实验组有35例为男性患者,2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5岁-80岁之间,平均为(66.1±4.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P>0.05,即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本次实验所用仪器为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仪,频率设定在8MHz-11MHz之间。取患者的仰卧位,促使患者颈部充分暴露,自患者颈动脉向颈内动脉入颅,行纵断面联合横断面扫查。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行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检查过程中,要对图像断层中的斑块回声情况、管腔狭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明确患者管腔内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图像中,颈动脉中膜为典型双线征,其厚度等同于两线间距,正常指标不超过1.5mm;1.5mm-2.0mm,为中膜增厚;超过2.0mm,为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血管狭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记录形式为(n,%)的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由χ2检验,记录形式为( ±s)的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对比由t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34.92%,参照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6.56%,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即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血管狭窄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与尹蔚群[3]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随着我国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既有资料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病机制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等。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成因则为颈动脉中膜厚度扩增,促使其内部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脑血流量降低,血管出现阻塞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情况[4]。除此之外,由于该病症的多发人群为老年群体,会给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根本保障。
当前脑血管狭窄、闭塞临床治疗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便是造影,该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机体,甚至致使患者出现栓塞性脑卒中,因此,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颈部血管超声属于无创技术,患者痛苦感较弱,而且其检查图像、声像,可以对患者检查区域以及周边组织情况进行全面反映,有利于医生临床诊断[5]。
结语: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保证患者早期接受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高小萌.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123例颈部血管超声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86-3087.
[2]朱道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07(03):39-41.
[3]尹蔚群,周特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01(20):69-69,70.
[4]吕智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09):1049-1050.
[5]李红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9(04):88-90.
论文作者:孟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超声论文; 颈部论文; 脑血管论文; 血管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