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挫折,让孩子愈挫愈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挫折论文,让孩子论文,愈挫愈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故事
儿子辉辉聪明漂亮而且嘴甜,在家里人人当他是个宝,每次出门街坊邻居见了也总会夸上一番,小家伙就这样顺风顺水地渐渐长大。
去年底,因为搬家给儿子换了新的幼儿园。到了新园还没一个月,老师就跟我告状,儿子什么事都爱拔尖,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不合他的意就发脾气,老师批评还不服气。其实这种情况我也有所察觉,小家伙从小表扬的话听多了,尾巴翘上了天,总觉得大家都得围着他转,听不得别人说“不”。以前家人都太迁就、宠着他了,看来要让儿子受点挫折教育才行。
那天晚上,我把儿子严厉地批评了一番,任凭他哭花了脸,也没像以往那样败在他的眼泪之下。儿子长到5岁,这么严厉的批评还是头一次,接下来几天,据老师反映他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此后,我开始不时地敲打他。老师表扬他画的画漂亮,我就说哪里还不行;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摩擦回来告状,结果让我批评一顿;当他半天也没把老师要求的手工做好而求助时,教训他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坚决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总之,有挫折固然要让他体验一下,没有挫折困难也要给他制造一点受挫的机会。
转眼这样几个月就过去了,儿子在我的挫折教育下,尾巴是不再翘,但是脑袋却也耷拉下来了。我能感觉到他的情绪有些低落,以前很爱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很爱表现,现在却有些退缩,每天在幼儿园里做了些什么回到家也不爱和我们说了。和朋友聊天时说起儿子的现状,朋友说,以前一句重话没听过的孩子,现在什么事无论做好做坏,你都要找理由批评一下,他能受得了吗?你那是挫折教育还是打击啊?朋友的话让我突然醒悟,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初衷是让他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现在,我只是把他推到挫折面前,故意制造挫折,却没有教他如何去面对挫折,对于一个才5岁的孩子是比较难接受。看来,过度的表扬呵护固然不好,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也要有度。
此后,我依然坚持着对儿子的挫折教育,但当儿子需要鼓励和帮助的时候,再不会视而不见。慢慢的,儿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也渐渐学会思考、学会战胜困难。
家长反馈
嫣然宝贝:让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处理和同龄人的一些矛盾,家长适度的设置些挫折场景(孩子承受范围内)应该都算是挫折教育,只是要把握好尺度。在日常生活中要灵活掌握,挫折教育不等于折磨孩子。家长们如果真的推崇挫折教育一定要多学习适宜的方法,不要简单的把它等同于打骂批评,应该在孩子身边陪他体验感受并适时提供指导帮助。
南北企鹅:我认为挫折教育非常有必要,如果宝宝走惯了平坦路,做惯了顺心事,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所以,我们不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以此来培养宝宝的耐挫能力。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再遇到困难就会冷静下来,想办法,过程很辛苦,但能亲身体会对宝宝来说很重要。
快乐宇飞:作为家长,只想到怎样保护孩子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存。但挫折教育也要讲方法,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要嫌孩子拖拉时间而指责或包办,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家长不要吝于赞美,让孩子更多的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不要忘记引导孩子总结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舞天:我认为无论赞赏教育或挫折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孩子的能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它们并不是对立的,但使用时都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像案例中的家长,见一味夸奖造成孩子骄傲任性,就改为不断的批评,有点矫枉过正。现在的孩子大多没吃过什么苦,我赞同让他们受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进而自我激励,获得信心。但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哟,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给予必要的鼓励,不要让他们在挫折中丧失自信和勇气。
专家点评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凡是在生活中受到阻碍,使心里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挫折。本来,大大小小的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们是在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发展着抗挫折能力。
但是,由于对孩子“满足过多,照顾过多,保护过度,禁止过多”,使得他们失掉了这个锻炼机会。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表明早期接受挫折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高了,顺境下如何培养孩子,成了全社会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顺境下进行挫折教育,建议家长把握两个原则:
1.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抗挫折能力,涉及他的认知、情绪、意志水平,这些只能通过实践获得。一个抱着长大的孩子,听了再多的知识,也不可能面对长途跋涉时有抗挫折能力。
现在家长虽然看到孩子脆弱、胆小、无能,普遍开始重视挫折教育,但仍然改不了“代替”孩子去实践的习惯,卢梭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不幸的人,那么你就对他百依百顺吧。”这句话,也许可以打动家长。
2.让孩子在互动中成长。由于孩子尚未成熟,他只能在与成人的互动中才能成长起来。在挫折教育的互动中,成人一方面要掌握挫折的“量”,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只能让孩子饱尝苦果,丧失信心;另一方面,要结合抗挫折的具体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方法,让孩子不只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也得到加强;第三方面,成人一定要坚守“外因”立场,互动中只起激发作用。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务必让孩子亲自获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