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论文_路晨

国企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论文_路晨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研究了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为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企业产权发生变动,随之而来是的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工作的变化,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量繁重的问题。这样的现状要求改制国有企业对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便最好在改制和重组人事档案信息的传递和借阅。但是,纵观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发现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且各企业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1.认识存在误区。“无关紧要”思想,认为企业更应该重视生产经营,使用人才更应注重现实表现,个人档案没有多大作用,没有给予人事档案管理足够重视。“无需亲为”思想,把人事档案管理单纯的理解为是人事部门或者行政部门的事情,无需领导亲自抓,人事档案工作推动迟缓。“消极应付”思想,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只需要“守好摊”“不丢失”就行,能够在人员调整、职务晋升、工资兑现时查阅到即可,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缺少长远规划。

2.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管理水平、管理制度还是管理人员等细节处理方面缺乏人事档案管理应有的专业性、先进性,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管理内容方面,集中于收集人员的姓名、性别、学历、年龄等基本信息,对于人员的工作经历、业绩表现缺乏详细记录,不能对员工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管理手段方面,依靠人工管理为主,辅之以一定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

3.登记制度失范。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登记的约束性较差,导致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受到影响,不规范性增多,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应有作用的发挥。例如,员工工作履历未经查证,单纯按照本人印象随意填写,任职经历、后取学历记载等记录不严肃,与实际文件记载出入较大,或版本较多。

二、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档案内容质量较低。我国人事档案工作历经多年积累发展,取得较丰富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的社会环境为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使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更加重要。人事档案能详细反映员工的各方面情况,而现实中许多单位的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档案材料空洞同质,一些材料缺少定量描述,组织意见等内容空乏。无法全面公正评价员工的情况。

2.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落后。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人事体制的改革使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出现新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分散性,具体表现在人事档案多头管理,人事档案管理部与业务指导机构联系不紧密。档案管理人员较少参与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活动,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使政治体制做出相应改革,许多企业人难以保证必要的档案管理库房设施条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发生损毁丢失等现象。分散的管理体制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难以及时的为人事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档案信息。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企业普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使得企业员工身份界限逐渐淡化。员工档案应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进行统一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单一,人事档案未形成自身管理系统,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政绩轻业绩的情况,使得很多人事档案中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员工的全貌。

3.人事档案管理方式陈旧。企业机构改革,岗位人才流动频繁,使得企业的人事管理情况日益复杂,目前许多单位普遍采用传统落后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企业改革需要。一些单位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导致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小型基层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投入较少,影响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三、对策建议

1.理顺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理顺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企业规模建立在企业党委领导下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分级管理国有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使人事档案管理与企业员工录用、岗位流转、技能培训、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等环节紧密相连。在管理范围上,国有企业应建立全员档案管理的观念,对全部职工包括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有企业招用的职工、季节性用工、农民工都应建立相应的职工人事档案。

2.对不同职工类型实行档案内容分类管理。国有企业职工类型复杂,既有正式员工也有非正式员工,既包括管理岗位干部,也包括一线工人。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既要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也要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针对不同类型职工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制度。如对国有企业的干部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管理;对于正式职工建立关于基础档案、薪酬档案、业绩档案、诚信档案、党团档案为主要内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非正式职工建立包括基础信息、劳动合同、业绩情况、社保缴纳为主要内容的简易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3.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资金投入。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改变目前处于企业管理边缘化的处境,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一是要加强人员投入。对人事档案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并进行相关培训,同时注意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由于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国有企业需保障人事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达到防潮、防火、防蛀、防潮的基本要求。三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查找,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动态化管理,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工作效率。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是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人事档案内容归集制度。人事档案的收集要体现时效性,及时归档、主动收集各部门产生的人事档案内容。二是加强人事档案鉴别工作。人事档案归档内容的鉴别要坚持认真、严肃,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的原则。三是完善日常借阅制度。按照企业有关规定借阅人事档案,注意档案安全。四是严格人事档案传递制度。对于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等职工的人事档案按照规范渠道、完整、及时地传递到新的用人单位或政府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减少人档分离现象。

总之,人事档案是人事组织等部门对人员考核管理中形成的档案,具有真实性,动态性等特点,是联系人才与市场的桥梁纽带。应加强单位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补充全面的人事档案材料,不断提高企业人事档案材料质量。重点预防处理无头档案,加快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管理。使企业人事档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海生.王凤,现代国企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2017.

[2]马惠玲.刘艳红,等,提升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2017.

论文作者:路晨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国企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论文_路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