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丁同年论文_丁同年1, 任瑞瑞2

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丁同年论文_丁同年1, 任瑞瑞2

丁同年1 任瑞瑞2

1 身份证号码:41092619900130XXXX; 河南 2 身份证号码:41072619911227XXX; 河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尤其应当提升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质量,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又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安全保障。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期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给施工技术带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1 强化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1.1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质量可以保障建筑质量

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周期。高质量的技术保证和质量监督体系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质量,进一步凸显企业的社会效益。

1.2 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质量可以提升经济效益

改善施工技术控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可以避免施工作业中的钢筋、加固和返工等质量问题,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施工和维护成本,节约各种资金。同时,在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为施工工作奠定基础,明确方向,合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从而从根本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价值。

2 建筑施工技术在质量控制上的问题

2.1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单位实力的差异性导致企业之间的软硬件配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之建筑领域的这种总分包的体制,无论从企业之间横向来说,还是上下层级纵向来说,都很难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没有统一规范法则,在技术管理上就不能够达到统一标准,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力度上就存在强弱不一。以分包体制为例,所谓的施工技术管理就是工程的总包单位的技术管理,就是通过分包合同的纽带建立总包建筑单位与分包建筑单位的技术管理对接,由于人员素质高低不同,技术设备硬件也存在先进落后差距。因此,要达到无缝对接是非常困难的,分包单位并且很难贯彻执行原定的施工技术,就有可能降低工程技术质量,就使工程造成经济损失。

2.2 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是以施工技术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为前提,目前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建筑行业出台了许多行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评定标准,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认真执行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做事马虎,草草收工,而质量监督工作人员也是不按照监督管理办法行事,给建筑工程质量留下了安全隐患。众多施工单位以金钱为导向,抱着时间就是金钱的施工态度,赶工期,要效率,并不真正关心工程质量,导致后期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工程施工管理上落实不到位,领导层的监督不严造成。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3.1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

为了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好,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划分各个职工的工作范围与质量责任,严格控制可能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各项环节,如果出现某种质量问题,则由相应的责任主体担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与推行质量否决的制度,派遣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认真监督与检查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若查到具体工序与规定的设计要求不符时,或施工期间违反了企业的强制性文件内容,监督员即可应用必要的经济、法律方式对责任者进行警戒与惩处。这样,既可以规范工作者的施工行为,又降低了施工中发生质量事件的几率。

3.2 做好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从时间顺序来说,分为建筑前、中、后阶段。施工前期,要与各单位做好工程资料对接,包括政府部门的审批以及当地地质调研信息等等,只有将施工前期各单位沟通顺畅,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地质信息是施工设计的重要依据,还要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材料采购方面,要严格材料的各方认证,保证材料货真价实,材料对建筑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后期建筑工程交工使用。在施工进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方案,严防偷工减料现象,监测单位部门要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后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按时按质按序进行,严防施工工人怠工行为,避免疏忽引起重大工程事故,要及时指导工人改正不良作风,对技术不达标的要改到符合质量标准为止;施工后期工作主要是工程的验收,工程建设竣工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工程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测定,并且对评定的结果核定质量等级,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3 加大设计人员的审查力度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与设计在工程正式施工以前开展,设计图纸的质量给后期的施工过程及工程质量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工程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设计人员工作资质的审查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施工企业还需要不断强化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力度,确保施工图纸可以达到现场安全与防火标准。应当在检查工作中对设计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各专业的会审及会签等也要认真控制,以免施工过程每个工种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现象,也从某种意义上防止了设计不够周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此外,可以把相关的质量事故具体的经济赔偿制度列入施工现场的管理条例中,尤其对业主特指的某些企业的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应当引起重视,有利于将施工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4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而言,主要的施工原料有水泥、砂子、钢筋等。这些必备的材料依据我国政府的有关规定,需要先送往指定的、高资质的实验室展开复试与试验,通过质量检测后的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一律禁止入场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企业对施工原料的有效应用与配置非常重要,有利于确保优质的材料充分发挥其性能。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选派专业人员加强施工中各项环节的跟踪式检查,特别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面,在结构进行隐蔽施工前,带领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严格验收,以确认施工原料与施工技术是否达到要求。

3.5 做好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第一,加强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对设计企业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展开深刻地了解与体会,清楚工程的具体施工标准。第二,检查前期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手段。查看与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是否相符,同时,不断优化与改进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顺利、快捷。且具备更大的经济性。第三,对具体的施工计划展开仔细地检查,有效掌握施工进度与质量标准,确保建筑施工按期结束,如果出现某些变化,则需要及时调节施工进度,既达到施工计划的要求,又确保工程高质高效地完成,为企业节约了施工成本。

4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逐渐的完善,而要想灵活的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各项内容,做好技术交底,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慧.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4):00010.

[2]常夏斌.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24~129.

[3]梁文.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235~236.

论文作者:丁同年1, 任瑞瑞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丁同年论文_丁同年1, 任瑞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