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永彬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永彬

济宁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道桥施工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行人的出行安全,道桥的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都大打折扣。文章主要针对当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技术

1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原因

1.1坡度不合适

通常来讲如果路桥过度段在坡度处理上不合理的话,就会给汽车在行驶时造成颠簸,这是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针对细节问题去做处理,导致施工出来的路面有瑕疵,造成不均匀性沉降。

1.2施工质量低

如果路基的施工质量不好,路面能够承受的重量就会很低,当路面长期经过大型交通工具后,路面逐渐被压低,而两边路面逐渐升高,这就会导致路桥的形态出现一些变化,这时如果没有及时修复路桥,驾驶人员经过此路面就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1.3台背地基发生变形

桥涵结构中的沟壑地段是出现地基变形的重灾区,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段地基的土壤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空隙比,所以这就造成了该地段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强度,由于拥有较大的含水量,所以具有很强的可压缩性,所以这就是造成该段地基出现大规模变形的重要原因。而桥头段的路基往往具有较大的填筑高度,和周围的路段相比,其经常会存在大约10cm的区别,所以这就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了。

1.4路堤发生变形

通常来讲,在我国公路施工中,一般用普通的粘性土作为台背回填材料的首选,然而由于普通粘性土的局限性,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形,施工条件不同会提高压实台背土的难度,同时如果土方的含水量不够就会导致压实的密度达不到理想的标准要求,这些都会导致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用弹塑性和柔性较好的两种土体与混凝土搭配浇筑呈的桥台会产生不一样的可塑性,这样在经过车辆的重量挤压时,就会导致桥体的变形,从而使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对桥头搭板的有关设置不合理

如果在桥头搭板方面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则会导致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在于,在路基中,桥头搭板会产生一种弹性支撑,而支撑的着落点通常在牛腿上,靠近桥台处的路基部分土体,其承受的应力就会比较小,从而产生不均匀受力。在纵向层面上看,伴随着汽车荷载的不断运动,路基应力会产生,一个峰值会处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位置,一个峰值就会在搭板支撑的路基端。这样就会随着汽车的运动过程中,在搭板的末端产生较大的纵向应力,从而导致了路基沉降变形。

2道路路基和桥连接处的施工技术

2.1连接搭板及桥台

道路桥梁连接搭板及桥台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锚栓:搭板的近台端布设在搭板和台背之间的桥台上,为了防止搭板沿纵向滑移出现桥头处凹陷的问题,一般是设水平拉杆和竖直锚栓。常用的施工选材是22号钢筋,应注意保持钢筋间距为75~80cm。在设锚栓为竖直式时,会出现搭板或者牛腿被破坏的问题,所以要想看到好的效果就要保持水平拉杆方向与限制位移方向的一致性。②支座:在搭板近台端下方铺设油毡垫层,其厚度需1~2cm即可。支座有多种材质,使用板式橡胶,选取的规格就应为150mm×150mm×(21~38)mm,间距控制约在80 cm为宜[3]。③倒角:搭板转动会损伤道路及路面结构,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可制作成倒角,以将近台端上缘与牛腿上边缘为成角。④填缝用材:为了避免雨水渗入搭板与桥台连接处的接缝,通常需要填缝。填缝的用材一般有油浸甘蔗板、玻璃纤维类与沥青麻絮等材料。方法是先将填缝物质填充完毕之后再加入稀释过后的沥青。

2.2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在搭板及其顶层施工中,为了确保混凝土具备一定的平整度,要求在混凝土搭板设置当中,要严格按照行业的要求与国际的标准。较薄的基层在压路机通过时易被压碎,或是形成薄层,所以在搭板混凝土顶面与基层顶面之间要保持的距离应小于10cm,在凿去已修筑完毕的水泥碎石基层之后再沥青混凝土铺在底面层上,如此台背回填强度方能得到保证。

3路桥沉降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搭板及其顶层的具体施工技术

在设置混凝土搭板过程中,施工标准不但要符合行业要求,也要符合国标。这样混凝土的平整度和表面坡度才能够得到保障。在通过压路机的时候,较薄(即搭板离基层顶面的距离小)的基层就比较容易被压路机压碎,或者比较容易形成薄层。因此需要基层顶面与搭板混凝土顶面之间保持不到10cm的距离,在底面层铺沥青混凝土时,要凿去已经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台背回填强度。

3.2地基处理技术

为有效控制桥头跳车,需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问题。在具体施工中,应该按照实际情况的不同,予以不同的选择,这样能够提高原有承载力,改善地基原有性能,将路堤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缩小,尽可能减少沉降变形,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错台现象。在厚度较大的软土层地基修筑高路堤时,由于填充材料的填入,软土地基会出现侧向挤动的现象,进而对基桩的压力就会变大,造成桥台转动或者在水平面上出现位移。这些现象对支座和伸缩缝都会产生很大的损坏,严重时可能损坏桥台和桥面。为了避免出现非正常位移现象,回填材料一定要减轻,地基刚性一定要增强,还可以借助于基桩对地基侧向流动予以抵制。

3.3台后填筑技术

桥梁引道发生的路堤沉降主要有地基沉降和发生在路面与路基本体上的压缩变形。一般来讲,位于路面上的压缩变形,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路堤沉降从时间角度可以划为次同结、同结和瞬时沉降。对于桥头跳车产生较大影响的沉降方式为次同结和同结,对路堤沉降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填筑材料的质量和填充材料本身,如果是轻型材料,可有效减轻地基沉降,压缩变形也减小,材料被压实后,压缩模量得到提高,反复荷载产生的累积变形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总之,施工中要注意台背材料的选择与填筑方法。

4结束语

道路由路面、路堤和路基共同组成,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面和路基沉降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路桥建设病害之一,并且对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危害较大,因此在道路建设中要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进行综合防治,以便从根本上防止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产生过度沉降,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人武.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6(14).

[2]赵新宇.浅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2).

[3]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08)

[4]郭俭堂.小议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20.

[5]陈亮.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2(1):15.

[6]谢旭华.浅谈道路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315.

论文作者:郭永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永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