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环保节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促进了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形成。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具有新结构、新技术,技术原理先进,动力来源主要是采用节能型车用燃料,实现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的节能型汽车的要求;或者采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结合先进的车载动力装置,采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技术以及动力控制系统。
关键词: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 电工电子 设计
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new energy automobile)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该类汽车综合了车辆动力控制、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特点。自20世纪后期以来,各国家、地区开始渐渐重视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价值,并不断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就动力电池而言,不同电池的优劣势以及汽车实际需要对其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
一、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我国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其中明确指出: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它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等。
二、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在客车的使用上较多,但是技术的成熟性仍然有待提升。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新能源的供给不够方便,具体体现在充电站的数量有限,导致无法快速、随时随地补充能源。而且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研发成本比传统的汽车相对较高,很容易导致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没办法形成产业链;而且因汽车本身的复杂性,维修成本同样也不低。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配件售价都比较高,现在市面上各种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零件还不全,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经营。
三、电工电子设计
1.汽车电工电子点火节能系统。汽油机是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点燃式发动机,火花的发生过去是依靠点火系统内的机械式白金断电器来完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断电器在高速运转下很容易磨损并烧蚀,从而使发动机出现失火,造成动力性下降。设计改用电磁式或霍尔式无触点的断电器便能彻底解决汽油机运转过程中动力下降、燃油增加的难题,也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现代的高性能汽油机已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无触点点火系统。电工电子点火系统能消除传统机械式点火系统在发动机急加速和高速运转时的断火现象,提高电子点火能量,有助于点燃稀混合气,提高燃烧速度,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并能改善汽车的加速、动力和排气净化性能。由于电工电子点火系统避免了传统点火系统的白金触点烧蚀问题,用户长期使用电子点火装置能保持发动机的高质量点火状态。
2.汽车电工电子设计趋势。现代汽车电工电子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而且改善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了燃油的消耗,推动了汽车业的发展。汽车电工电子控制系统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控制系统和整车节能控制系统等。汽车电工电子设计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的技术方向发展。它的集成化发展向着综合控制、制动控制、总线连接、底盘控制等方面,将使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使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使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使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目前汽车电工电子设计的发展己经驶上了快车道,在未来的几年中,汽车电工电子设计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汽车网络、智能系统、通讯系统、音响、动力总成、底盘控制、安全以及车身控制系统等方面。
四、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汽车企业和厂商也开始专注于车联网智能化新能源等技术领域的创新。目前,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在轻量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距离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依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了实现和促进未来汽车互联化以及公共交通模式的创新升级,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智能化水平需要提供更加强大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自动化,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使用者的操作更加便利、简单、智能。
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将会很大程度提升汽车的性能。目前在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轻量化的研究方面,重点是新材料,主要是复合材料和轻质合金的应用。相比较而言,轻质合金的应用较多,复合材料目前应用较少。
轻量化的设计涉及激光焊接技术,这种焊接技术的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未来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下,这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参考文献
[1]马会斌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12。
[2]王小峰 于志民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导报,2016,(17)。
论文作者:朱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汽车论文; 新能源论文; 动力论文; 节能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电工论文; 发动机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