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广为大家所接受的,已成为现代青少年必学的一门语言,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务之急的重中之重。中职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可以采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培育和发展,具体可从情感(emotion)、国家(nation)、游戏(game)、语言(language)、勤劳(industry)、学习(study)、习惯(habit)等方面入手。
一、Emotion——情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反过来,学习效果好了,学习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兴趣就会越浓,更加喜欢上这个学科,更愿意不断钻研,深入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中职学校具有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因此,需要英语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心底、从情感上接受并爱上英语这门课程。同时,在课余,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师的良好情感引导是学生学习的“点金石”。
二、Nation——国家
学习一种新的事物,除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且不说西方国家,就是在国内,甚至是同一个省内,不同区域间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更何况是隔了半个地球的西方国家。这同时也对应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英语课程就必须要了解使用英语的国家的社会文化,熟悉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礼仪礼节、人文风情等等。
三、Game——游戏
把游戏融入到课本知识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丰富了心情,又丰富了知识,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课堂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它需要师生共同的参与。游戏教学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可促进师生间平等合作,能让更多基础较为落后的学生参与进来,让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学生更具有参与性和主导性,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四、Language——语言
语言能力是掌握语言的能力,是对他人所说语句的理解能力。中英文的语序是截然不同的,用中文的语序去理解英语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学生能运用扎实的学习基础,结合说话的情境,去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并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语言能力是抽象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另外,同样的人对于同一句话但在不同的场景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能力较差的人有时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相反的,语言能力较好的人,却能顺利地化解一份尴尬。
五、Industry——勤劳
语言的学习在于听、说、读、写,每一项都少不了“勤”。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我们,要努力地去创造环境。每天坚持听一小段英语,那么每星期就有7段;每天说一句,一个月就会有30句;每天读一篇,一年就有365篇……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所学的知识就在每天的一点点中堆积起来。中职学校英语学科,应坚持每节课的全英教学。对学生来说,一开始会有些难,老师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加深英语的使用和语法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词汇的积累。
六、Study——学习
学而时习之。学习不是一味单调地学,而是要经常预习、复习。那么,如何学习?如何主动去学习呢?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把它们与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自如和有趣。中职学生对于手机是爱不释手的,他们喜欢听歌、喜欢看电影。听歌就听英文歌曲,看电影就挑原声电影来看。从歌词中学习英语,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对原声电影片段进行配音,都是潜移默化的语言学习。练习英语绕口令,看幽默小故事,名人名言,并且进行背诵或者把小故事讲过其他同学听,也是对英语学习的一种锻炼。
七、Habit——习惯
学习,要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习惯对于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部分学生的英语可以说是零基础,此时的英语老师也就相当于英语启蒙老师了,所以老师的语言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关键。
首先是语言的咬字。老师咬字要清晰无误,不能含糊不清。其次是用词的规范,保证语言教育的质量。对学生应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改正,不让他们把错误的用语和用法形成习惯。最后,要培养他们多听、多看、多说的习惯。没有环境,我们要创造环境。学校应不时地举行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多与他们用英语交流沟通,遇上他人有出错的时候,不能取笑。
总而言之,中职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己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核心素养,需要老师以职业导向为前提,注重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培育,注意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生们培养成积极向上、语言能力丰富且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有用人才。
论文作者:李朝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英语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文化论文; 学科论文; 素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