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语流行新语拾珍(论文文献综述)
张奕琳[1](2018)在《论时风嬗变下的日本近现代汉诗作法书》文中认为受日本明治汉诗兴盛及受衆庶民化的影响,明治十年以後,有大量汉诗作法书行世。这类书籍标举便览性质,在编撰体例上侧重学诗法则与熟语相结合,尚简明适切。日人或是出於治学志趣,或是出於政治需求,主张复兴汉诗,体现在导人学诗上,有强调作新语新题的维新説,亦有排斥奇巧诗风的尚古格严正派。但二者均坚持初学者应辨别声律平仄,远无其时流行的平仄废止论极端。这类汉诗作法书,体现了日本近现代汉诗通俗化、本土化的倾向,有些还被中国人所翻译,是近现代时风嬗变下维系、复兴汉诗地位之良器。
李晟萱[2](2017)在《贺铸词对前人的创作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贺铸是北宋一位重要词人,本文聚焦其词外部呈现的主要特点——化用前人成句,从接受再创作的角度深入考察这一现象。不同于用典研究重点关注贺铸词的用典范围及来源,本文着重讨论贺铸在创作过程中对前人成果的选择接受过程。立足文本分析,分别从文本表达、风格精神和词学理念三个层面考察贺铸词对前人的接受,并注重其接受的选择性、模仿性、创新性和超越性,探索这一现象中所隐含的贺铸创作个性、风格精神和美学风貌,并结合历代词话对这一现象的评论重新审视其词在词史上的价值作用。
彭继媛[3](2012)在《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旧体诗话作为与中国现代文论着作并存于现代语境中的传统文化的一支,一直因单线性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弊端备受冷落。目前近两百本的民国旧体诗话只有少许的诗话纳入了现代学者的研究视野,八十年代以来“重建文学史”的呼声使得民国旧体诗话纳入“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成为可能。鉴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将民国旧体诗话纳入研究视野,力图对产生于新旧杂糅社会中民国旧体诗话作一宏观的、整体的观照,以还原民国旧体诗话在现代文学史、现代诗学体系建构中的应有地位及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民国旧体诗话作大致的体制分类。本章分类沿用了古代诗话体制分类的方法,即“论诗及事”、“论诗及辞”及“论评、记事”兼重的三大分类。然诗话作为传统的诗学书写方式,其发展到民国时期虽然存在着极其明显的传承性,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旧体诗话新旧并存、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的特性得以彰显。第二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批评主体的现代转型。民国旧体诗话作者一部分大致出生于晚清,而大都是旧士大夫出身,曾以科举入仕,科举废除不再依附朝廷生活,诗学活动横跨晚清民国两时期。另一部分大致出生于晚清民初,早年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旧式教育,稍后接受新式教育(包括出洋留学),其诗学活动主要在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他们在晚清民初时期以其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思想文化的变化实现了向新型知识分子不同程度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中的“西学”和“新学”。本章主要从诗话批评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民国旧体诗话在西学东渐中的变化。与历代诗话批评的范围和对象局限于中国古典诗歌相异的是民国旧体诗话把批评的对象指向蕴含着新理想、新理念的新派诗、外国诗和外国诗人以及白话新诗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等呈现出新质。第四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批评内容的现代质素。本章主要从民国旧体诗话所体现出来的淑世情怀、世俗关怀、中西比较角度以及从诗话诗论、批评话语、批评思维所体现出来的现代质素来探究民国旧体诗话的现代性。第(一)民国旧体诗话产生于经历了辛亥余绪、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及国内民族战争烟火四起的多事之秋,其时代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是比较少见的。第(二)民国旧体诗话不同程度地关注词曲、小说等俗文学,不仅延续了晚清以来关注俗文学的情绪,同时也是五四以后新文学运动平民化关注视野的体现和产物,这与历代传统诗话指向正统文学的诗文也呈现出新质。第(三)民国旧体诗话中出现了少许的中西诗学比较的例子,此处的比较虽为较为粗浅的诗学比较,但其中彰显出来的比较意识却是难能可贵的。第(四)民国旧体诗话中少量诗论在现代时代境遇被赋予了现代色彩,数量不多,且仅点到为止,阐述不足,但新的诗论在民国旧体诗话中的出现,毕竟体现了传统诗学领域在发展方向上向现代理论品质的趋近,意义不可低估。第(五)民国旧体诗话在西方诗学话语形式大行其道、新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成功夺取诗坛霸主位置之时,旧体诗话虽然仍以温和但不失韧性的方式构筑着中国传统诗学体系,也以其不同开放的姿态接受西方诗学话语、现代诗学话语因而呈现出现代性。第(六)民国旧体诗话不少作品不同程度地打破中国人重直觉的思维惯性,开始重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专题分类等强调理性的方法的运用。第五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的批评风格。随着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除却少部分诗话作者以遗民身份自居,大部分旧体诗话作者不再仰赖清廷而生活,他们成为职业作家、批评家或者报人等靠固定的职业收入或稿费而生活,独立的生活来源使他们在进行诗学批评之时,不用刻意地获取统治者的欢心而维护所谓的“道统”、“文统”,民国旧体诗话表现出凸显批评主体精神个性的诗学批评,从而彰显了民国旧体诗话的批评风格。本章主要从批评主体热情的肯定批评、直言不讳的否定批判和客观平实的印象式点评,严肃、冷静的分析和总结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通过阐述同光派与民国旧体诗话的关系以还原同光派在现代文学史、现代诗学建构中应有的历史地位。同光派向来被目为“落后、顽固”的传统诗学流派,然其于民国时期积极建构古典诗学、与南社政治上的对垒和诗学上的对接、其他民国旧体诗话中频繁出现的“同光派”话语以及新文学诗学观念中“以文为诗”、“主知尚理”作诗主张与同光派所张扬的宋诗传统的契合都极好地说明了同光派对于突破单一的研究视野从而克服中国现代批评极其西化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
张博[4](2012)在《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大众文化雏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的近代化历程一直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传统的日本经济史学界一般认为明治期才是日本资本主义和近代化真正意义上的起点,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数量经济史研究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才意识到并认可了这样的观点:日本前工业化的近世与工业化的近代是连贯的,近世作为前近代(或者说准近代)在其社会内部已经蕴含了近代化所需的经济要件。从经济基础到文化上层建筑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考虑,经济史的“前近代”里很可能包含着文化史的“前近代”。这即是本文最初的问题意识。本文把“大众文化雏形”作为日本文化的“近代萌芽”来进行把握,通过证明“大众文化雏形”的存在,并分析其性质,以说明日本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原因。一般认为日本的大众文化滥觞于大正年间(1912-1926)。然而,日本的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消费生活)的双生子,其实在江户庶民文化勃兴期的江户时代前期(17世纪早期18世纪早期)就已初露端倪。据笔者所知这是还未被日本大众文化研究界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不过,在西方史学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将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带入前工业社会的尝试。大众文化理论是否能适用于江户时代的文化研究呢?假如近世存在着“大众文化雏形”,即大众文化理论可以应用于近世领域,那么这个“日本大众文化雏形”产生的时间又位于何处呢?首先,笔者认为大众文化理论是可以应用于近世领域的。其次,这个“日本大众文化雏形”的起源就在于商品经济深入,庶民文化勃兴的江户时代前期。基于这一基本思路,本文的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先行研究的回顾、范畴的界定、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创新点与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不足之处。第一章介绍江户时代前期文化的发生基础,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四个与这一时期文化的“近代性”、“大众性”密切相关的方面对“大众文化雏形”的存在进行证明,并分析这种文化雏形的意义。结论部分总结了正文的主要观点,归纳并阐释了江户时代前期文化的来源、江户时代前期文化与商业的关系,最终为“日本近代化进程”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的收获及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界,对明治期以前属于“近世文化史”的领域进行大众文化雏形探源研究,本文都属于首例。学者们诚然在近世庶民文化研究,近世文化史、近世文学、近世生活史的构架下已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不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在各国文化史研究中初步应用的大众文化理论的引入,未必不能解决一些新问题,开辟前人未涉及的崭新领域,为探索日本文化近代化、甚至日本整体近代化进程的研究做出一点抛砖引玉的贡献。第二,对日本大众文化的追根溯源,对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与迅猛工业现代化相对的,文化现代化的缺失。正如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面临诸多经济问题的时候,中国的日本学研究中兴起了一股研究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热潮。鉴于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日两国同属“汉字、儒教文化圈”,中国明末清初和日本元禄时代都发生了市民文化的兴盛。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大众文化雏形探源研究很可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问题,以及适合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振兴等问题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三,区别与传统的文化史研究,本文还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和民众性的特点。“整体性”即文章始终注意将经济、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完整的社会生活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民众日常生活与文化间具体的交互影响。“实践性”指本文不仅分析静态的文化现象,精神产品,还留意它们是如何得到接受和传播的。“民众性”是以当时新兴商人阶级的崛起、以及商品经济的勃兴等社会经济特征为突破口,以尽量丰富翔实的史料重现当时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期弄清他们生产、消费着怎样的文化。
吴娟[5](2012)在《《语言研究》词汇学论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门学科,针对某一种科技期刊的载文、引文、引文语种、着者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增多,而针对语言学领域的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非常少。《语言研究》是由华中科技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最重要的语言学学术期刊之一,中文核心期刊。该刊自1981年创刊至2010年底共81期,共收录1841篇论文,其中词汇学论文443篇。论文以《语言研究》中所有的词汇学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首先,论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测试平台(CNKI)为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载文量、作者分析、基金论文分析及论文的引用、被引用的统计数据来全面考察《语言研究》中词汇学论文的总体质量和状况。载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期刊的信息容量;对作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本学科研究队伍的分布情况,也可以了解到作者单位的情况和科研实力;基金论文和受资助课题,可以反映出当前语言学科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领域;对论文的引用、被引用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该论文的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及该学科研究的继承性。其次,论文对《语言研究》词汇学论文进行定性的分类研究。通过该刊词汇学论文的发展情况反映出我国语言学界在词汇学类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刘晓芳[6](2009)在《探析日语流行语的美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日语流行语是日本社会语言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流行语言,它以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双重身份活跃于人们语言生活的舞台,作为时尚和流行的一部分,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广泛运用和欣赏。本文运用美学理论,试从语言美学的角度分析日语流行语中之审美现象及规律,从而探求日本人的审美理念。
于景祥[7](2007)在《《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分四章,着重分析和介绍《文心雕龙》一书在骈文理论上的建树和骈文创作上的杰出成就;论证该书在中国骈文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中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共分两节,一方面介绍和分析《文心雕龙》产生之前骈文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的状况,一方面介绍和分析刘勰所生活的齐、梁时期骈文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的状况;重点揭示刘勰之前及其所生活的时代骈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相互脱节的现象,从而显示出《文心雕龙》有关骈文理论批评的难能可贵。第二章共分八节,在确认《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批评之关系,介绍该书有关骈文成因论与文章骈化过程论之后,重点从对偶、用典、声律、藻饰、骈散结合等五个方面介绍和阐释其有关骈文理论批评的具体内容,进而展示出刘勰作为中国骈文理论批评开山祖师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也分为八节,主要从对偶、用典、声律、藻饰、骈散结合,以及论证方式和文章体制入手,介绍和阐释《文心雕龙》在骈文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并且在具体分析其作为骈体文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辨析该书以骈文为载体的是非问题,纠正古往今来的一些错误观念。第四章共分两节,着重介绍《文心雕龙》的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在中国骈文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表明刘勰不仅是中国骈文理论批评的开山祖师,而且又是魏晋以来千百年间的骈体大宗。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既善于文学批评,又善于文学创作;既是杰出的理论家,又是杰出的实践家;《文心雕龙》既是骈文理论批评的开山之作,又是骈文作品中的杰作。
李加凤[8](2002)在《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文中认为本论文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了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文化的特性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西方学者对英语传播和语言领域帝国主义的研究。 然后,分析了核心英语国家文化传播与英语霸主地位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传播带动语言传播。(1)核心英语国家基督教的传播推动了英语传播。(2)核心英语国家科学技术传播使英语独占鳌头。(3)美英大众文化风靡世界,同时也使英语在全世界普及。 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尚不多见,本文也仅就核心英语国家文化传播方面分析了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作者有意今后对此进行更全面、更深刻和更系统的研究。
王哲春[9](2002)在《日语流行新语拾珍》文中研究指明
二、日语流行新语拾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语流行新语拾珍(论文提纲范文)
(1)论时风嬗变下的日本近现代汉诗作法书(论文提纲范文)
一、 通俗化与本土化: 近现代汉诗作法书的编撰特徵 |
(一) 从命名看汉诗作法书之要义 |
(二) 法则与熟语(11)的结合: 汉诗作法书的通俗化 |
(三) 汉诗作法书的本土化 |
1. 注重平仄、韵法及熟语 |
2. 偏重絶句作法 |
3. 对本土诗家的推崇 |
4. 对本土题材的挖掘 |
二、 近现代汉诗作法书之流变与汉学兴衰 |
(一) 明治十年代(1877—1886)之大盛 |
(二) 明治二十年代(1887—1896)有所回落 |
(三) 明治後期(1897—1912)至大正(1912—1926)渐衰 |
(四) 昭和前期(1926—1945)的回潮 |
三、 汉诗作法书的诗学主张与 汉文学复兴之二途 |
(一) 汉诗作法书之维新与汉诗改良论 |
(二) 斥淫哇以兴大雅 |
余 论 |
(2)贺铸词对前人的创作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本表达的接受 |
一、字面意象的择取与呈现 |
(一)字面意象的择取 |
(二)字面意象的呈现 |
二、成句句法的改易与转换 |
(一)成句的袭用和微调 |
(二)句式的套用和剪裁 |
(三)成句的翻叠与翻案 |
三、篇章意蕴的拼合与重构 |
(一)整体的拼接组建 |
(二)节奏气息的调整 |
(三)结句的经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格精神的接受 |
一、对苏轼的接受:性情的直接流露与豪而不放的困境 |
(一)性情的直接流露 |
(二)豪而不放的困境 |
二、对屈原的接受:远隔的美人幻想和哀怨的自我放逐 |
(一)远隔的美人幻象 |
(二)哀怨的自我放逐 |
三、对李商隐的接受:浓郁的情思和惝恍的意境 |
(一)浓郁的情思 |
(二)惝恍的意境 |
四、对杜牧的接受:伤悼的情绪和反复的追思 |
(一)伤悼的情绪 |
(二)反复的追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词学理念的接受 |
一、声情协美:词乐关系的思考 |
(一)词调的择取 |
(二)词调的翻新与创制 |
(三)词题的命制 |
二、乐府新诗:“别是一家,始能知之” |
(一)文体功能与题材的多样化 |
(二)文体地位的攀升与文体价值的重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贺铸词接受前人意象表 |
附录二、贺铸词接受前人成句表 |
附录三、贺铸词词调表 |
附录四、贺铸词词题表 |
后记 |
(3)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于“民国诗话”的概念及其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本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民国旧体诗话体制分类 |
一、“论诗及事”即偏重于记录故实的诗话 |
二、“论诗及辞”即偏重于理论品评的诗话 |
三、论评、记事兼重的诗话 |
第二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主体的现代转型 |
一、民国旧体诗话作家社会角色变化 |
二、民国旧体诗话作家知识结构的变化 |
三、留学背景与旧体诗话作者的知识结构转变 |
第三章 民国旧体诗话中的“西学”与“新学” |
一、采集和评说“新派诗” |
二、采集、品评外国诗及外国诗人 |
三、品评白话新诗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 |
第四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内容的现代质素 |
一、民国旧体诗话的淑世情怀 |
二、民国旧体诗话的世俗关怀 |
三、民国旧体诗话的中西比较视角 |
四、民国旧体诗话诗论的现代色彩 |
五、民国旧体诗话批评话语的现代性 |
六、民国旧体诗话批评思维的现代性 |
第五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风格 |
一、激情的赞美和评说 |
二、直言不讳的否定和批评 |
三、平实的印象式点评和论说 |
四、谨严的分析和抽象的总结 |
第六章 同光派与民国旧体诗话 |
一、同光派诗学传承与嬗变 |
二、南社诗话与同光派诗话的对垒与对接 |
三、其他旧体诗话中的“同光派”形象 |
四、新文学诗学观念中的“同光派”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民国旧体诗话的目录及版本演变 |
附录(二):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4)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大众文化雏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的回顾与遗留问题的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户时代前期文化发生的基础 |
第一节 来自“剩余文化”的养分 |
1.1.1 江户时代文化史的分期 |
1.1.2 由“雅”到“俗”的趋势 |
1.1.3 桃山文化的遗产 |
第二节 新经济的动力 |
1.2.1 “经济社会”的萌芽 |
1.2.2 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
1.2.3 新兴商人的崛起 |
第三节 社会和阶级的基础 |
1.3.1 人口增长与生活改善 |
1.3.2 关于奢华和消费的“战斗” |
1.3.3 “不满权力集团者”的大量出现 |
第四节 政治策略的两面性 |
1.4.1 幕藩的财政危机 |
1.4.2 统治层内部纷争 |
1.4.3 政治策略的摇摆 |
第二章 发轫于京坂的庶民出版传媒 |
第一节 庶民出版传媒的出现及其构成 |
2.1.1 从特权阶级的印刷到庶民出版传媒 |
2.1.2 庶民出版传媒在“上方”的兴隆 |
2.1.3 庶民出版传媒的传播过程 |
第二节 庶民出版传媒中的假名草子 |
2.2.1 “假名草子”的出版概况 |
2.2.2 近世首部畅销书《清水物语》 |
2.2.3 《死灵解脱物语闻书》的传道效果的强化 |
第三节 庶民出版传媒中的浮世草子 |
2.3.1 “浮世草子”的出版概况 |
2.3.2 青木鹭水的“新闻报道” |
2.3.3 西鹤伪作《丹波太郎物语》 |
第四节 庶民出版传媒的自治与统制 |
2.4.1 着作权与出版权 |
2.4.2 “书林仲间”与“本屋讲” |
2.4.3 出版审查与禁书 |
第三章 肇基于江户的武家趣味好尚 |
第一节 江户的城市特色与文化特征 |
3.1.1 城市建筑与规划的表里 |
3.1.2 参觐经济和文化交流 |
3.1.3 男性城市的武家男色 |
第二节 御殿中的文化 |
3.2.1 “表”的仪礼文化 |
3.2.2 “奥”的文化生活 |
3.2.3 “大奥”的文化生活 |
第三节 武家宅邸中的文化 |
3.3.1 对王朝文化的倾心 |
3.3.2 对中华文化的推崇 |
3.3.3 士人文化的创造 |
第四节 士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3.4.1 弱化士庶分隔的背景 |
3.4.2 武士向町人的接近 |
3.4.3 町人向武士的接近 |
第四章 游廓、戏院中心的民众娱乐 |
第一节 游廓繁荣与游廓文化 |
4.1.1 游廓从设置到全盛 |
4.1.2 “流行发布源”的游廓 |
4.1.3 “开明社交场”的游廓 |
第二节 元禄歌舞伎的色、艺与流行 |
4.2.1 幕府取缔与元禄歌舞伎的诞生 |
4.2.2 元禄歌舞伎与茶屋卖色 |
4.2.3 元禄歌舞伎与流行消费 |
第三节 作为“流行娱乐”的净琉璃 |
4.3.1 从古净琉璃到义太夫节 |
4.3.2 融合士庶趣味的“世话物” |
4.3.3 通俗阐释精英文化的“时代物” |
第五章 学术商业化与职业文化人 |
第一节 实用与消遣的双向文化需求 |
5.1.1 实学需求与教育商品化 |
5.1.2 消遣需求与雅趣“俗”化 |
5.1.3 文化需求与职业文化人 |
第二节 荻生徂徕的汉文教学 |
5.2.1 先行研究中的“徂徕”及其遗漏的“徂徕” |
5.2.2 徂徕私塾时期的“和训俗译” |
5.2.3 “徂徕范式”及其意义 |
第三节 俳谐师的经济生活 |
5.3.1 以俳谐师为职业的“资格认证” |
5.3.2 连歌活动和“取点业”的繁荣 |
5.3.3 题诗生意与艺术品中介 |
结论 |
第一节 江户时代前期文化的来源 |
第二节 江户时代前期文化与商业 |
第三节 江户时代前期文化与“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一、日文参考文献 |
二、中文参考文献 |
三、英文参考文献 |
四、网络资料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语言研究》词汇学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2 定量研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1 词汇学类论文的数量分布统计分析 |
2.2 词汇类论文的作者分布统计与分析 |
2.3 词汇类论文的基金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4 词汇类论文引用与被引用分析 |
3 定性分析 |
3.1 通论 |
3.2 汉语词汇研究 |
3.3 民族语言词汇研究 |
3.4 词汇比较研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语言研究》词汇学论文443篇 |
(6)探析日语流行语的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语言美学溯源 |
2 日语流行语的美学特征 |
2.1 日语流行语的激扬美 |
2.2 日语流行语的风趣美 |
2.3 日语流行语的修辞美 |
3 结语 |
(7)《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心雕龙》产生前骈文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状况 |
1.2 刘勰所生活的齐、梁时代骈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状况 |
第2章 《文心雕龙》中有关骈文的理论批评 |
2.1 关于《文心雕龙》中骈文理论的认定 |
2.1.1 《文心雕龙》中《丽辞》篇与骈文理论批评之关系 |
2.1.2 《文心雕龙》中其他篇章与骈文理论批评之关系 |
2.2 《文心雕龙》论骈偶产生的原因 |
2.3 《文心雕龙》对文学骈化过程的论述 |
2.3.1 先秦典籍中的俪辞——骈体之滥觞 |
2.3.2 两汉骈偶——骈体之萌芽 |
2.3.3 魏晋骈体——骈文之利弊并存 |
2.4 《文心雕龙》论对偶 |
2.4.1 对偶的发展过程 |
2.4.2 《文心雕龙》的对偶理论 |
2.5 《文心雕龙》论用典 |
2.5.1 《文心雕龙》产生之前及同时人有关用典的理论探讨 |
2.5.2 《文心雕龙》的用典理论 |
2.6 《文心雕龙》论声律 |
2.6.1 声律的发展过程 |
2.6.2 《文心雕龙》中的声律理论 |
2.7 《文心雕龙》论藻饰 |
2.7.1 刘勰以前及其同时人有关文采与藻饰的理论探讨 |
2.7.2 《文心雕龙》在文采与藻饰理论上的继承与超越 |
2.8 《文心雕龙》关于骈散结合的理论 |
2.8.1 文学史上的骈散概念 |
2.8.2 《文心雕龙》有关骈散结合的理论 |
2.8.3 《文心雕龙》骈散结合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3章 《文心雕龙》在骈文创作上的杰出成就 |
3.1 《文心雕龙》在对偶方面的成就 |
3.1.1 《文心雕龙》产生之前及同一时期骈文在对偶上总的发展趋势及其弊端 |
3.1.2 《文心雕龙》在对偶方面的艺术成就 |
3.2 《文心雕龙》在用典方面的成就 |
3.2.1 用典的基本动因与骈文产生以后用典的发展趋势 |
3.2.2 《文心雕龙》在用典方面的成就和特色 |
3.3 《文心雕龙》在声律方面的成就 |
3.3.1 《文心雕龙》产生之前及同一时期骈文中声律的发展状况 |
3.3.2 《文心雕龙》在声律方面的成就 |
3.4 《文心雕龙》在藻饰方面的成就 |
3.4.1 《文心雕龙》产生之前及同一时期骈文追求藻饰之美的趋势 |
3.4.2 《文心雕龙》在藻饰方面的成就 |
3.5 《文心雕龙》在骈散结合方面的成就 |
3.5.1 骈文与散文各自之短长 |
3.5.2 《文心雕龙》在骈散结合上的成就 |
3.6 《文心雕龙》在骈文论证方式和体制上的继承与创新 |
3.6.1 骈文论证方式和体制的源流 |
3.6.2 《文心雕龙》在骈文论证方式和体制上的继承与创新 |
3.7 《文心雕龙》作为骈体文的主要特征 |
3.7.1 体制创新,方法多样 |
3.7.2 亦情亦理,情理兼胜 |
3.7.3 随物赋形,形象生动 |
3.7.4 众美齐备,文质彬彬 |
3.8 《文心雕龙》以骈体论文是非辩 |
3.8.1 关于《文心雕龙》以骈体论文的是非 |
3.8.2 《文心雕龙》以骈体论文的具体情况 |
3.8.3 《文心雕龙》以骈体论文批评者的偏见与误区 |
3.8.4 理解和处理骈散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
3.8.5 历史的结论 |
第4章 《文心雕龙》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4.1 《文心雕龙》在骈文批评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4.1.1 《文心雕龙》在骈文批评史上的地位 |
4.1.2 《文心雕龙》有关骈文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
4.1.3 《文心雕龙》中其他理论对后世骈文理论的影响 |
4.2 《文心雕龙》作为骈文作品在中国骈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4.2.1 《文心雕龙》作为骈文作品在中国骈文史上的地位 |
4.2.2 《文心雕龙》作为骈文作品在中国骈文史上的影响 |
结论:全面认识刘勰与《文心雕龙》的巨大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从文化传播角度研究的重要性 |
第2章 文化传播与语言传播 |
2.1 文化的涵义 |
2.1.1 文化的基本功能 |
2.1.2 文化的定义 |
2.1.3 传播的种类及构成要素 |
2.2 传播的涵义 |
2.2.1 传播的定义 |
2.2.2 传播的发展 |
2.2.3 传播的种类及构成要素 |
2.2.4 传播的作用 |
2.3 文化传播与语言传播的关系 |
2.3.1 文化对语言观念的影响 |
2.3.2 文化对语言接触和融合的影响 |
第3章 西方学者对于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 |
3.1 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的定义 |
3.2 英语,支配语言 |
3.2.1 英语在核心英语国家 |
3.2.2 英语在周边英语国家 |
3.3 英语成为语言领域帝国主义的原因 |
3.3.1 殖民地语言的继承 |
3.3.2 英、美推销英语 |
3.3.3 英语语言教学(ELT)和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 |
第4章 核心英语国家的文化传播与英语传播 |
4.1 基督教的传播与英语的传播 |
4.2 科学与技术传播和英语传播 |
4.3 大众文化和英语传播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日语流行新语拾珍(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时风嬗变下的日本近现代汉诗作法书[J]. 张奕琳. 人文中国学报, 2018(02)
- [2]贺铸词对前人的创作接受研究[D]. 李晟萱. 苏州大学, 2017(04)
- [3]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D]. 彭继媛.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4]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大众文化雏形研究[D]. 张博. 南开大学, 2012(07)
- [5]《语言研究》词汇学论文研究[D]. 吴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6]探析日语流行语的美学特征[J]. 刘晓芳.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02)
- [7]《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D]. 于景祥. 河北大学, 2007(03)
- [8]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D]. 李加凤. 黑龙江大学, 2002(02)
- [9]日语流行新语拾珍[J]. 王哲春. 日语知识,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