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科普美育的思考
朱洪启
摘 要 科普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普及的不仅仅是逻辑与理性,科普也需传播科学美。通过科学美的展示与传播,来培育公众的科学态度、科学审美,培育公众科学生活品质。科普美育是当前科普工作应重视的领域。科普图像与科学景观,是科普美育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 科学美;科普美育;图像;景观
我国的科普实践比较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方法的培育,比较重视逻辑与理性层面的内容,对于科学美以及科学美的传播重视不够。科学美,是科学的重要属性之一,是科学与人文的交叉领域,对于培育公众的科学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科普实践中,利用有关媒介来传达科学美,开展科普美育,应是当前我国科普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农村普美育开展简要论述。
顾盼来的时候她迅速地关了网页,他笑着说,看什么呢这么神秘,不是黄色网站吧。她没有理他。他找一些人来打CS,她也玩,顾盼问她选什么,她说匪。
1 什么是科普美育
科普美育,就是以科学美来影响公众,培育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审美,培育公众的科学生活品质。当前,我国科普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培育,这已是科普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然,科学知识传播和科学精神培育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科学知识传播是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单纯的科学知识传播不足以支撑起科学精神的传播与培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科普美育是个有效的办法。科普美育是通过科学美的展示,来培育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审美,将科学美融入生活,这有利于公众科学品质的培育,有利于公众科学精神的培育。
立体竹编编织的产品形状均为立体图形,主要有3大工序:起底、编织和锁口。首先根据产品的大小设计出相应的模具,再按照模具进行编织;起底即编织产品底部,以一定数量的粗细相近的竹篾作为骨干,相交编织成圆形,然后再编织不同的底面;编织筒身主要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此基础上穿插不同的技法,丰富编织的图案;锁口是在边缘处固定厚竹篾进行缠绕固定,对开口处进行加厚处理,锁口之前需将模具提前取出[3]。
科学,可有多样的呈现方式,比如,科技工程、科技产品、科学探索活动等,也可以用科学(普)展品、科学影视、科学图像、科学家故事等方式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实物的呈现,可以是探索过程的呈现,也可以是符号性的呈现。不同的呈现方式,有着不同的呈现内容,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方法,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当然,也包括科学美的呈现。其实,科学美离大众很近,比如,一座壮观的大桥,一个漂亮的手机,一张美丽的科学图片……科学,不仅仅表征着一种逻辑的严密,一种实验的探索,还是一种美。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审美的需求,对于科普美育而言,就是将科学美有机融入公众的日常审美中,培育公众科学生活品质。
2 农村科普美育的载体
无形资源的演进中,大数据人力资源技术性管理是基础支撑,实现了各个领域上的有效分析。知识和技能上,实现了统计、问题分析、监控三个方面的能力探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离职率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实现信息化到大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与管理。
随着互联网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图像的传播更加快捷与便利,读图时代到来。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对于农民来讲,阅读并不是主要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图像,反而更易引起关注。当然,随着媒介生态以及公众审美习惯的变化,我国不可能再度恢复以前的年画,但年画的一些特性,比如,对生活中科学美的展示,值得借鉴。
在当前的科普实践中,科普图像也得到广泛利用,比如各类科普挂图。科普挂图在我国科普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科普挂图对于科普美育而言还远远不够。科普挂图是以传播知识为主,对于科学美的展示还不足。当前,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科学可视化发展较快,科学可视化主要是对自然世界中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过程的艺术化呈现,是科学美的重要呈现方式。但科学可视化缺乏生活情境性,其对象主要是对科学有一定兴趣或认知的公众,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图像的生活属性更具吸引力。对于普通农民而言,科学美的图像,应更加贴近生活,应更具生活气息。
图像是农村科普美育的重要载体。我国历史上的耕织图,由于其“图绘以尽其状,诗歌以尽其情”,在传统农业文化建设中,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年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清道光29年(公元1849年),在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中记有“新年十事”,在“年画”一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1]年画不仅是年俗的载体,也具有审美功能,有“养正”之意义。建国后,中央政府也意识到年画在民众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49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下达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该文件认为年画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并确立了当年年画的宣传重点[2]。
在城市中有美术馆、博物馆等,也有大量的城市街道美化作品,有着丰富的艺术形象供人们参观、欣赏。但在农村,除了墙上的商业广告及宣传标语,还有什么可供农民欣赏?新时代,农民看什么?
科普美育的载体众多,比如,科学图像、科技工程、科技产品,科学景观等,科学美可通过科学实验、博物馆来展示,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此,结合农村科普实践,主要讨论科学图像以及科学景观在农村科普美育中的应用。
3 关于开展农村科普美育的建议
农田景观也是农村科普美育的重要媒介。景观是一种很重要的传播媒介,它不仅仅让人觉地好看,赏心悦目,景观对于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价值观都会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风景是涵义最丰富的媒介。它是类似于语言或者颜料的物质“工具”(借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包含在某个文化意指和交流的传统中,是一套可以被调用和再造从而表达意义和价值的象征符号[3]。景观在农村科普美育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农业的节奏,也是农民生活的节奏。农业,不仅仅具有经济上功能,在农民的精神生活中,在农民的日常审美实践中,农业也是一种核心要素。农田景观,是农民日常审美的重要对象,对于农民的精神状态,对于农民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农田景观,比如,大片的油菜花,大片的果园,大片的麦田等,无不呈现着农业的美。农业的美往往会被归结为田园景观,但其中也含有丰富的科技因素,体现着科学美,因为,当前的农业生产,从种苗的培育,到田间管理,处处都在利用着科技,可以说,当前的农业美,是科学美和田园美的综合体。通过农田景观的审美,科学美、生态美、田园美都会得到体验,对农民的心态与精神气象,都会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培育农民的科学生活品质。
图像在农村文化建设及农民的美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在农民美育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年画,逐渐退出农民的生活空间,电视逐渐成了重要的形象来源。而近几年,网络在农村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农村传播的各类形象大增,但形象的影响力有限。电视、网络虽能提供众多形象,但形象较杂,且多为纯娱乐化形象。除少数极有影响力的形象外,一般形象都快速消逝,从人们的印象中消退,不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电视及网络中的形象,不能充实农村公共文化环境,电视或网络一关,其中的形象也随之消失。
产量与果枝数、蕾数和铃数具有极显著相关,因此,在农林间作系统中,保持果枝数为一定水平下增加蕾数和铃数是棉花高产的关键。后期水分胁迫对棉花产量具有不利影响,在减量灌溉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将前期的水分后移,通过水分的合理运筹来实现农林间作系统的高产高效。
当前,随着农村的人员外流,一些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公共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部分村落文化呈衰败之势。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缺少农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电视及网络的使用,要繁荣农村文化。图像,因其贴近性、持久性、日常性而能产生深入影响。图像在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等方面作用重大。我们不是要恢复以前的年画,而是要创作出适合农民需求的新时代的艺术作品,供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欣赏。目前适合的图像较少,这方面的创作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当前,促进适合农民欣赏的图像创作,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当然,在农村科普美育的过程中,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村庄街道美化,要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从农民的审美习惯出发开展相关工作。比如,有些地方的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利用科学题材的图像,美化乡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农村科普美育的渠道多样,形式多样,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这与不同地方的资源条件不同有关,也与不同地方的农民审美习惯有关。但无论如何,以农民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是农村科普美育的首要原则。
另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应注意保护农田的美,不应破坏农田的美观。农田景观,也是美丽乡村的组成部分。当然,农田景观,不是纯为欣赏而建,农田景观,是农业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农田景观是农业生产和农业审美的综合体。
4 结论
当前,我国农村科普实践中,多重视科学知识,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不足,科普美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科学美的展示、传播,培育农民的科学态度、科学审美,培育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品质。农村科普美育的载体以科普图像以及农田景观为主。当前,应鼓励体现科学美、贴近农民生活的科普图像创作,同时,注意保护、利用农田景观。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农村美丽外观的建设,同时也是农村科普美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M].清道光刻本.
[2]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49-11-27(4).
[3]W.J.T.米切尔.帝国的风景[C]//风景与权力.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44-02
作者简介: 朱洪启,副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科普理论、基层科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