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在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实施与应用_音乐论文

新课标在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实施与应用_音乐论文

高中新课标在现行音乐教材中的贯彻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新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及根据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将于2004年9月起在全国逐步实施使用,作为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广东、海南、宁夏、山东4省首先实验使用。那么目前还不是实验区、暂时没有使用高中新教材的老师,是不是就与己无关了呢?我认为,被动等待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有为的意识,主动介入,早做准备,应该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渗透和有机融入新课标的精神和内容。这不仅能体现出音乐学科前沿的信息和动态,使你的课“新”起来,同时也是为全面推进新课改,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作出铺垫。最近我的一节公开课,被领导同行们评价为:“以‘趣’导入、以‘新’着手、以‘悟’为目的,活动设计多样,学生兴趣盎然,文化内涵丰富,重在实践创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在现行的教材中贯彻应用高中音乐新课标的。

一、认真学习课标,把握改革突破点

高中音乐新课改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变化,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首先要深入学习、认真解读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理念,真正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以指导音乐教育课改实践,使新课标的精神和内容在现行的教材中,在自己的教学中得以贯穿和体现。高中课标力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基。新课标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时代性为基础,选择性为特征,以探究式学习为课程主要组织模式,向选择性、多样性和拓展性推进。学习新课标,就要把握新课标两大最根本的改革与突破,第一,高中音乐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学分制的采用。每个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必须获得3学分的必修学分,除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为2学分外,其余5个模块均为1学分。要深刻领会模块设置和学分制采用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熟悉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了解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有机渗透,对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也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握重点。

二、深入研究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深入研究教材,明晰本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在本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姐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学生了解音乐与姐妹艺术的关系重要的一个方面。这节课的课题为《音乐与舞蹈(一)》,选自人教版高中音乐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音乐与姐妹艺术的结合”第15课。第三单元是全书的重点,占授课内容60%,采取并列、排比方法,音乐与5个不同艺术的结合:音乐与诗歌4课,音乐与戏剧5课,音乐与舞蹈5课,音乐与电影电视3课,音乐与造型艺术4课。音乐与舞蹈就课时安排来讲,占这一单元的1/4,内容涉及中国芭蕾与民族舞剧,俄国19世纪古典芭蕾舞剧,苏(俄)近现代舞剧,以舞曲命名的取材与民族民间舞蹈的中国舞曲,外国著名舞曲。本课教学内容《音乐与舞蹈(一)》为中国舞剧,选摘了反映古代题材内容的《丝路花雨》选段和反映近现代题材的《红色娘子军》选段。这两部舞剧,是我国舞剧中的精品,其中的音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一课在整个音乐与舞蹈内容中,举足轻重,十分重要。根据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个维度,制定出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所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打开认识、了解、鉴赏中国舞剧的一扇窗,能够喜爱我国的优秀舞剧作品和舞剧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对我国的舞剧音乐、对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所了解,能正确理解和定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

三、关注音乐,体验声与形的和谐

音乐鉴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这节课是建立在感受和鉴赏基础上的。舞剧是综合艺术,但它终究是属于“看”的范畴,舞剧的欣赏离不开“看”。舞剧欣赏中,学生往往只注意看而忽视对音乐的聆听、感知和体验,而舞剧中的音乐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引导鉴赏中关注音乐,理解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呢?

第一,使学生充分认识舞剧音乐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舞剧创作的中心环节是作曲家为舞剧写作音乐。舞剧中舞蹈创作的编舞过程是在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音乐是舞蹈中艺术形象和揭示其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表演的情绪变化,正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力度和速度来体现的,舞蹈正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舞剧音乐的欣赏,养成在欣赏舞剧中关注、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二,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紧扣音乐主线。欣赏舞剧选段前先围绕音乐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去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学生在欣赏中感知体会音乐,“听”与“看”互相充实,体会音乐与舞蹈浑然一体的结合,构成了舞蹈艺术的特殊魅力,加强对舞剧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最后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学生用自己欣赏和实践所得总结归纳出:音乐与舞蹈虽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又是一对姐妹艺术。既有各自独特的风情又有共同的神韵,其中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二者密不可分,相映成辉。

四、提倡学科综合,丰富文化内涵

音乐新课程提倡学科综合,旨在从根本上将音乐课从学科教育的轨道纳入全面育人、大众教育的轨道。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音乐课要以音乐为载体,以音乐中丰富的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为学生探究的主要目标,以多学科的相关文化为支撑,从而形成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育人的新型音乐教学体制。”[1]高中音乐课标内容模块的设置中“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本身就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综合。音乐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本身与姐妹艺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内在联系,与美术、政治、历史、地理等自然渗透。如讲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创作背景和剧情时,反映的是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再现的是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欣赏《快乐的女战士》和《斗笠舞和军民集体舞》时自然联系到海南的地理环境、山脉河流、居住民族、风土人情;欣赏《飞天仙子》和《反弹琵琶》前,自然融入美术学科的内容,用石刻《飞天》和壁画《飞天》作前导,让学生从直观的艺术形象中感受、体会音乐形象,去联想舞剧中飞天仙子和英娘的形象。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音乐所需要进行的学科综合,涉及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在度的把握上注意适可而止。同学们借助其他学科的这些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对舞剧的欣赏,加深对舞剧音乐的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采用芭蕾这一西方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反映中国革命的斗争历史,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舞蹈语汇融合中西,在中国舞剧创作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既保持了芭蕾艺术的规范和特色,又非常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同学们非常喜爱;而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文化为底蕴,反映中外人民友谊为内容,以复活敦煌壁画舞姿为主要舞蹈语汇,以我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古曲韵味和特色,部分吸取了某些中亚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古曲风格和鲜明的民族色彩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无愧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并从中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结合,感受中外文化的交流、渗透与融合。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高中音乐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节课所有的设问和导向都建立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基础上,并设计了两个重要的教学活动。一是师生一起学跳《斗笠舞》,下面的同学一起合着音乐拍手歌唱,台上台下共同体会军民鱼水情,这是课标中“学习优秀舞蹈或舞剧片断,能够生动地进行表演”的具体体现;二是请班上有乐器演奏特长的同学,演奏《飞天仙子》音乐主题,其余同学自由选用各种打击乐器伴而和之,自娱自乐。这是依据课标中演奏部分“在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我还特地到幼儿园借来了好多小打击乐器,同学们演奏得非常开心,也记住了《飞天仙子》音乐主题。这两个活动都是建立在鉴赏的基础上,既使有音乐方面特长的同学的个性特长得以展示,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能积极参与,讲台上下是一个整体。这两个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丰富多彩。

六、重视实践创造,关注学习方式转变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为了体现这一理念,除了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艺术实践外,作业部分还专门设计为“实践与创造”。实践与创造的第1题:“分小组自选一段音乐,用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绪,然后进行交流与评价。”主要是要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第2题“创编小舞蹈或舞蹈片段,为大家表演”和第3题“你知道哪些中国著名舞蹈、舞剧的名称,收集这些作品的音乐和剧照,带到课堂里来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第2题是课标所要求的“能够根据音乐,设计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进行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创编进一步了解、体会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了解、收集其他中国舞剧、舞蹈作品的相关资料,实际上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第2、3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题完成,这不仅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是提供选择性,增强可操作性,以保证音乐艺术实践与创造的质量。

只要加强对高中新课改的学习、研究,在思想上提前介入新课改,以饱满的精神投身新课改,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标,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和具体内容,把握音乐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未雨绸缪,完全可以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融合和贯彻应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从而使自己能够尽早融入到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大潮中去。

标签:;  ;  ;  

新课标在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实施与应用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