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初中学生解题的行为来看,学生解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题不求灵活简洁;三是马虎草率,错漏百出。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初中学生 逻辑思维 解题能力
一、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每个人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寻求答案。面对一道应用题,首先要带领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推理出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根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来拓展问题的深度。作为互联网技术发达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摒弃过去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启迪学生主动接触、获取、学习知识。
二、指导学生阅读题目、筛选信息
通常情况下,应用题题目的文字较多,但并不是说给出的所有文字或数据对解决问题都是有用的。学生要善于发现题目中的干扰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和对题目中条件的处理能力,在认真审题之后能够筛选出有用的条件,排除无用的干扰项。因此,学生在审题时不仅要理解题目本身,还要通过阅读,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出有用的条件和数据,不被背景性或干扰性的条件所影响。这就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基础公式,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薄弱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必先理解题意,才能进一步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具有更高的数学素质、更强的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中考上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更加注重了能力的考查。由于开放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而新背景题的背景新,这样给学生在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导致失分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
四、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总结
俗语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做到举一反三,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解题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五、一例多说,指导学生养成解题的良好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这样看似重视解题,实则是忽略了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能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但这项工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方面难度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因费时多,学生持久性不够,往往收效并不大。笔者认为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一,顺逆说。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第二,转换说。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第三,辩论说。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敏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J].才智,2014,(06),67-68。
[2]于勇 浅谈数学概念与解题技巧的统一[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05),34-35。
[3]罗剑虹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5,(02),12-13。
论文作者:丁林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思维论文; 题目论文; 条件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