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体形势的良性变化_俄罗斯总统论文

俄罗斯总体形势的良性变化_俄罗斯总统论文

俄罗斯总体形势的良性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形势论文,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对于俄罗斯堪谓额手称庆之年。经济出现逐渐回升兆头,政治局面保持基本稳定,对外关系取得明显发展,总之,内外形势在不同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这是多年艰难变革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初步成果。当然,困难依然不少,有些问题(尤其经济领域)还相当棘手。关于俄经济现状与近期前景,人们多持谨慎乐观态度。

经济形势处于转折性起点

俄经济形势一向举世瞩目。去年社会生产总数停止下降,经济转为结构性回升,这标志着经济开始走出谷底。俄经济稍有起色便吸引国际社会注意力,原因主要在于它是当年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

据俄政府经济改革中心统计,199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0.4%、1.9%和0.1%。 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4.3%。年通胀率和消费物价上涨指数低于预计水平,为11%; 工业品出厂价上升7.4%。贸易顺差为360亿美元。俄经济部长用几个“首次”加以概括:90年代以来经济“首次”出现回升;社会购买力和实业积极性“首次”上升;工业产值“首次”增长,且各工业门类和各类型企业“首次”齐步增产;农产品产量“首次”增加。喜悦心情,溢于言表。增长零点几个百分点本来算不了什么,可是对照一下俄多年来经济持续滑坡的惨状,便会觉得这个“正增长”弥足珍贵。去年也有些经济任务没有完成,甚至糟糕。例如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和降低行业费用做得甚差;偿还欠款未完成,受到总统批评;居民实际收入虽有增长,但“最贫困的人在俄罗斯占五分之一”。

俄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简言之有以下原因。政府采取了稳定财政货币与稳定生产相结合的新措施。国营企业改革中形成的新经济成分开始发挥作用,至前年底非国有经济成分的产出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其中私有经济成分占28%。与政治相连的企业家和前国营工厂领导人从政府廉价变卖国有资产和各种优惠政策中获利,形成巨大而富有的工业金融集团,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去年已达10%。政局稳定亦有利于经济发展。此外,政府加强国家预算和税收管理工作,开展反贪污腐化的斗争,燃料部门生产和出口的物量增加,等等,也都起了积极作用。

俄面临的经济任务依然艰巨,政策主张五花八门。“更加深入、坚决和始终不渝的改革”被称作振兴国家的关键。结构改革将是一项重点,说该进程至少要持续10—15年,需要巨额投资。政府拟对预算和税收体制作重大调整,首先通过一项新税收法,大量削减纳税额,为中小企业提供特殊的纳税条件。预计1999年初步实现预算零赤字,2000年预算总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要降低银行利率, 使资金从投资市场流入生产部门。决定在现有1749个国防工业企业中保留667个, 2005年以前作为重点来完成国防定货和转产计划。解决欠款问题,1998年还需要额外调拨改值后的250亿卢布。 要有针对性地为最贫困的人提供社会援助。贯彻执行培训年轻干部的计划,每年送5000人到国外去学习。俄总理说,“正是1998年将最终决定俄罗斯会以何种身份进入21世纪”。

俄经济难点甚多。一是资金不足。税收上来的钱不到预算的一半,政府不得不依靠短期债券来筹集资金,利率为45%左右。1992—1997年外商投资总额累计不到200亿美元,总理呼吁投资者扩大对俄投入, 希望在2000年以前每年吸引外资200亿美元。 二是非法经营的“影子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40%甚至更多,未得到根本治理。三是腐败现象严重,犯罪团伙已渗入银行、工业、贸易和消费品生产等领域,据护法机关统计,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工业部门犯罪分子用于收买各类官员的费用,占实际所得利润的50%。四是东南亚和世界金融危机对俄构成威胁。俄总共发行大约580亿美元为期3至6个月的短期债券, 其中近三分之一握在外国人手中。外国投资者为对付金融危机从俄金融市场中抽出资金,导致俄股市下跌,俄央行至少拨出40亿美元支撑卢布,以减少金融风波冲击。俄官方预计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亦说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为3.3%,也有外国专家估计为负0.5%。较多的看法是,只有在克服了税率低、投资少、相互拖欠严重、社会福利沉重等障碍后,俄经济才会实现8%至10%的增长。

政治局面可望继续保持稳定

俄政局已数年保持稳定,1997年被称作“和睦与和谐之年”。这归因于多方面。叶利钦总统领导的国家安全会议决策机构和总统、总理、议会两院主席会晤协商机制,成为政局稳定的组织保证。人们非常珍视改革带来的政治民主,人心思经济发展、生活提高,不想乱,不喜欢街头政治或其他形式的武斗。政治反对派为赢得民心,扩大影响,都要表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能不尊重人民群众的情绪和选择,基本上习惯了在宪法范围内开展政治斗争,并在多党政治、市场经济、社会与民族和谐、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和“多方位外交”等重要方面取得某些共识。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特别应指出的是,改革既得利益者形成的中间阶层影响日增,越来越成为改革深入和政局稳定的重要社会基础。不妨举一例。俄《今日报》年初刊登一份社会调查,俄大多数青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被调查青年中26.2%的人主张把社会主义、激进市场改革和民族思想融为一体。社会学家认为,俄1/3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接近中产阶层,而这一阶层正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年轻的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也说:“一个稳定而全新的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形成中产阶级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

叶利钦的第二届总统任期行程近半,2000年将是总统换届选举。人们一直担忧他动过心脏大手术之后能否胜任繁重国事,看来虽经几次病情困扰,总的健康状况良好。为了保持政局稳定,继续深入改革,叶利钦已经和正在做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改组政府。面对政治反对派的压力,政府和军队作过几番人事变动,但总统始终不同意推翻现政府另起炉灶,而要竭力保持改革路线的继承性。他已表示要让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政府留任至1999年新的立法选举之前。丘拜斯牟取大宗稿费、实际变相受贿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被削去财长职务的条件下保留第一副总理位置。涅姆佐夫说总统和总理都很明白,如果现在对人员进行大调整,重组政府,时间就会白白流失掉,因为1998年是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后一年。他甚至认为,在当今内阁中有持左派观点的人,“政府已经是一个联合政府”。特别要指出的是,叶利钦在改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时,把总统的大部分权力交给了政府,将总统办公厅的权力从与执行权力机关平分秋色缩小到变成国家元首的服务部门。总统也只保留主要的监督杠杆,保留惩罚和赦免的权力。外电认为,如今切尔诺梅尔金在政府中的影响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他可能受到“来自左翼、右翼和顶头上司的三方夹攻”。

叶利钦做的第二件事是培养和准备总统接班人。政界一度盛传叶将再度竞选连任总统,叶本人否认。叶利钦说他已在心中选定了可能接替他的人,“只是何时说出来的问题了”,现在“就连候选人本人也不知道这件事”。俄也有另一种议论,即怀疑叶利钦现在说他不竞选连任可能是一种策略,是要将竞争者引诱出来,使他们抢先起跑,耗尽体力,同时自己可以估计他们的实力,再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过,较普遍的看法是,叶利钦宣布放弃参加第三次连任竞选“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还有人认为,俄2000年大选将不是简单的竞选人之争,而是思想和价值观之争,“极左”和“极右”都难以争取到多数选民;在这种条件下,涅姆佐夫和卢日科夫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俄政治形势仍存在不安定因素。总统健康状况依然值得重视,今后两年任内正值俄发展的关键阶段。政治反对派的活动仍使当局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感到掣肘,尽管列别德、日里诺夫斯基等人的能量在缩小。车臣问题还有麻烦。去年俄联邦总统与车臣领导人签署了和平条约,约束长期的冲突,建立稳定、平等和互惠的关系,但车臣当局总是不时地借机标榜独立性,试探俄联邦中央的态度。

决心加力扭转独联体颓势

在俄罗斯总体形势“良性变化”中,与之利益攸关的独联体算是一个薄弱环节。独联体“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从它形成之日起,各奔前程的诸成员国唯恐丧失政治独立,压根儿就没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它拴在一起。独联体在经济与安全合作方面的成效不尽人意。“独”与“联”难以理顺,其实合乎逻辑。衡量和评价独联体,必须摆脱苏联标秤。独联体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的存在。欧盟可资效法,但可望而不可即。去年10月基希讷乌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不欢而散,各成员国领导人说过不少怨言和泄气话,但至今还没有一家声明退出。严峻形势不能不引起“盟主”俄罗斯的忧虑和重视。

哈萨克斯坦总统说过,作为多国共同体,“一个发达强国引力中心”可以成为相互接近的催化剂,俄罗斯应该成为这个“引力中心”。俄是独联体不成文的“盟主”,连与之分歧较大的乌克兰、土库曼斯坦总统也说俄“过去和现在都是独联体一体化的中心”。俄却没有能名副其实担当起这个角色。俄经济占独联体80%,但其投资仅占其他国家在独联体投资总额的1%,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独联体一些成员国同俄分歧难解,原因是双方的,但主要矛盾方面恐在俄方。叶利钦也承认“俄罗斯对此负有责任”。 例如乌克兰。 乌90%的能源从俄进口,对俄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一半。乌政治上奉行与欧洲一体化方针,使俄不高兴,于是从经济上对其施压。俄对乌向俄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糖和酒)增收增值税,有的高达20%,结果使乌吃亏。俄还说服独联体其他国家共同结成对乌出口白糖的关税壁垒等,给乌造成经济损失。经谈判达成一定妥协,但裂痕犹在。再如土库曼斯坦。土总统公开说明,同俄关系逐渐疏远是“经济起着主要作用”。他说,土政治方针中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伊朗汽车比较便宜,干吗要花更多钱买俄罗斯的?还说长期以来从土库曼斯坦抽走大量天然气和棉花,而不搞任何基建和加工业,“不应当再把土库曼斯坦当成逆来顺受的原料生产国”。

西方渗透对独联体的影响不容低估。美国把外高加索和中亚称作它的“切身利益区”和“最后一个新边疆”。它以“和平伙伴”军事演习为名, 跨进俄“下腹部”中亚地区。 里海周边地区的石油储量据说有2000亿桶之多, 美国捷足先登, 仅在阿塞拜疆的开发项目中它就占有26%的份额,而俄罗斯只占19%。叶利钦当着美国副总统的面,批评某些势力把俄从独联体一些地方“逼出去”。

独联体内已形成多层次结构,各国设想也不一样。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是一体化“最高模式”,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关税联盟是“次高模式”。哈、吉和乌兹别克斯坦还成立了中亚联盟。纳扎尔巴耶夫希望独联体成为一个“欧亚联盟”。谢瓦尔德纳泽说“不能人为地加快联合进程”。库奇马认为独联体“不应再分成几个集团”。叶利钦和卢卡申科则强调俄白两国联盟和俄、白俄、哈、吉四国联盟只会加强独联体。亚美尼亚领导人提出应该放弃对独联体国家参加一体化进程的各种标准,允许各国自己决定同它的合作程度。

人们越来越关心独联体的前途。俄的态度将在决定性程度上影响独联体的命运。俄领导人决心解决独联体存在的问题,意味着带来希望。叶利钦年初批评“政府和其他许多部门在解决独联体内部问题方面行动迟缓”,指出新的一年应当成为加强独联体的一年,“独联体工作的一个十分紧张的时期已经到来”。2月28 日他下令解除负责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事务的副总理谢罗夫的职务。去年底叶利钦还给独联体各国总统写信,征求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俄将根据回音拟定将于3月19 —20日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的议程。

叶利钦说过:“独联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存在”。然而,原封不动显然是没有前途的。出路在于改革。叶利钦和库奇马1月31 日在莫斯科会晤,都强调必须尽快根据时代要求,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对独联体进行改革。优化独联体活动机制有利于解决各国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经济开始增长以后。独联体范围内存在两国或多国联合体,这已成现实,无非相互对比借鉴,优胜劣汰。俄《独立报》今年1月署名文章赫然宣称“独联体解体不可逆转”, 未免言过其实。

“多方位外交”成效较为显著

俄罗斯受到北约东扩压制,处境比较被动;但纵观全局,一年多来其“多方位外交”成效却较显著,俄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在增强。

俄在同美国关系中处境趋于主动。当初俄美“蜜月”结束之时,彼此矛盾增多,北约东扩更使关系严峻。俄加入西方七国集团和巴黎俱乐部得到某种补偿,俄美关系有所修复。美国策动北约接纳波罗的海3 国,俄声言要重新考虑与北约的关系,甚至退出与北约关系文件。俄竭力利用美欧矛盾,以扩大同美国较量的回旋余地。为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俄决意“返回中东”,最近在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上造势与美顶撞。俄积极调整亚太政策,以对付美国。在同美就第三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磋商中,俄力争主动性。俄反对美国独霸全球,主张建立多极世界。俄还公开批评美国人权报告。《华盛顿邮报》称,俄外长上任后两年里,“不再把同美国的关系摆在首位,而是下大力气走出美国阴影”。

俄同欧洲的关系是退中有进,得失兼有。北约东扩终究承认俄的存在而对其有所让步,并在吸收波、匈、捷之后放慢东扩步伐。俄介入欧洲国际组织首先是欧盟,通过发展经贸关系,继续从欧洲获取资金和技术。俄同法国关系升格为“优先伙伴关系”,视俄德关系为“重中之重”,与法、德首脑建立三国定期会晤机制。俄还同中东欧国家恢复正常关系、加强相互信任和建立友好联系。这些都增强它同美欧打交道的地位。

俄同中国建立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日益充实。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科技和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俄中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一起,5 国先后签署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信任和相互裁减武装力量的协定。俄中边界勘界问题圆满解决。两国正在竭力克服经济关系中的薄弱环节,商定增进大型合作项目,争取在2000年将两国贸易额提高到200亿美元。 建立了领导人会晤机制,去年国家元首一年内实行互访,今年2 月中国总理访俄,友好合作步步加深。本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对人类未来的历史责任感,两国领导人坚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与合作。

俄日关系“达到崭新水平”。出于各自利益需要,彼此都有妥协。俄宣布战略核导弹将不再瞄准日本,日不反对俄加入七国集团。俄方欢迎日本对俄关系文件三原则——相互信赖、相互利益和着眼于未来。日对俄外交已从以往“政经不可分”原则,转变为领土谈判与经济合作均衡发展。双方开始加强互利联合经营活动,包括在南千岛群岛地区开展合作。通过了在政治、经济及金融等领域发展合作的“叶利钦—桥本计划”,并就在2000年前签署两国和平条约问题达成共识,还确定叶利钦将于今年4月访日。

俄的亚太战略取得进展。俄建议分阶段、多方案、不同步地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建立俄、中、美、日、韩、朝6国集体安全体系, 并先后与韩、美、日等国磋商。俄主张限制和不扩散核武器,建立无核区,提出在相互接受的基础上建立双边、次地区和全地区性的谈判机制。俄要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俄还在致力于发展同印度、伊朗、东盟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俄同印度签订了2000年前军事技术合作计划,总价值约80—100亿美元;帮助印度建成了13座水电站和火电站, 总装机容量达5000多兆瓦。俄与韩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同时保持与朝鲜的友好关系。俄已成为东盟对话国,正在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建设性合作。总之,俄的总体国际环境有显著改善。

标签:;  ;  ;  ;  

俄罗斯总体形势的良性变化_俄罗斯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