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帅旗

基于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帅旗

王帅旗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 510425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作为基础产业的地质勘查,是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发展不可或缺的。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属于多工种、多工序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并且其多集中在人烟稀少的复杂区域,再加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各种安全措施落实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增强地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地质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往往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施工区域分布广、工作面多,受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安全管理的范围较宽,难度很大。想要减少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将安全管理常态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技术创新和安全文化营造,来实现地质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常态化目标。

关键词:地质工程;安全管理;常态化;目标实现

0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地质工程施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类生产事故频发,尤其是近期煤矿、交通等行业连续出现特别重大事故,人员和财产损失让人触目惊心,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地勘经济快速增长,地质勘查、地质找矿、地灾治理和相关施工项目数量、规模都呈现大幅度的强势增长。和其他领域一样,如何实现地质工程施工项目长期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成为当前地勘行业安全管理的一项迫切工作。

1地质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

(1)施工项目分布区域较广,点多面广、战线较长,不同项目施工条件千差万别。(2)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3)露天作业多、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环境较为复杂恶劣。(4)施工队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对一个施工项目,由于专业复杂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的单位工程需要不同的施工队伍。(5)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

2安全管理常态化的内涵

安全管理常态化也就是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以制度化保证常态化、以科学化推动常态化。即通过对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系统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依托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推动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发挥效力,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运用“PDCA”思想开展建设项目“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突出安全技术先导作用,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将安全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定量化、可溯化;着力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条件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常态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地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以及水平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长效机制,短期内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不能得到相关收益,导致在开展地质施工项目工作的时候没有配备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数地质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使整个安全管理队伍的水平无法顺利的提高。安全管理队伍内的人员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多数地质管理机构为了节省人员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常常会由施工员等兼任安全管理人员,导致整个地质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无法实行。

3.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地质施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实施缺乏严格的标准考核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教育、监督激励以及标准化制度等等,并且安全管理人员在的过程中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执行安全管理措施的时候执行力低、安全意识差,施工项目以包代管现象普遍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安全管理制度与地质技术脱节

在相关规定中指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完全与地质技术相符合,甚至出现了地质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制度脱节的现象,导致在实施地质工作的时候不能贯彻安全审核制度,或者是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对地质的细节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导致地质工作在遇到安全事故处理的时候没有相关制度的依照,不能高效率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安全事故。

4地质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的完善措施

4.1实施切实可行的安全工程防护技术

在开展地质施工项目的时候,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选用专业水平高的施工人员,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在参与施工的时候切实践行安全防护措施,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地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还要监督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都能够高效、安全的运行,避免机械设备由于运转问题出现安全隐患。再次,对地质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细致的考察,分辨出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施工项目周围存在悬崖或者是在山坡上进行,应当建设安全防护栏等安全保障措施。

对地质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别以及评价,只有对地质工作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辨别以及制定出规避措施,才能有效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放生,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进行问题处理以及危险的分辨,不断地提升地质施工中的危险辨别能力,并对地质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4.2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

为了增强地质施工项目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风险分级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以及管理,应当在地质施工前加强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所有施工人员重视施工细节,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的时候,首先应当对不同工作岗位的施工人员实施分级安全教育,例如:对于地质中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采取安全维修放慢的教育;其次,在安排安全教育的时候应当注意安全管理与地质工作相结合,基于培训人员的角度开展安全需求教育,对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予以纠正;最后,为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应当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考察,并在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培训,并重新安排安全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形式,并在地质施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考核,在此基础上安排后续的安全培训教育资金投入,逐渐加大对地质工作的安全培训的支持。

4.3安全对策

当地质施工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首先应当第一时间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尽量简化且操作性强的紧急预案机制,确保安全预案能够与地质的工作相结合,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演练预案的实施,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地质施工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工作开展效果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的时候,应将地质工作中的日常风险检查以及日常巡查机制联系在一起,确保对现场的实时监督,并第一时间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反思其出现的原因,并借鉴此次经验。建立地质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机制,确保现场的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完善安全检查以及安全考核标准,并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安全事故。

5结束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不能出现时紧时松、有轻有重、侥幸麻痹的心态,要坚决杜绝安全管理的漏洞和盲区。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该以常态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富有张力和弹性的模块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开发地质工程高危作业场所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实现项目的安全生产。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重心在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安全文化的营造,可以使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常态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利伟.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建筑安全.2014(01)

[2]申宝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体会[J].山西建筑.2011(21)

[3]王凯.国外地质项目风险管理操作实务及理论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1(2):38-40.

[4]刘杰.地质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1:29-30.

论文作者:王帅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基于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帅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