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监督至关重要,做好质量监督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对质量监督的内容和含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建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质量监督
一、前言
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际,质量监督对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保障工程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只有认真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应从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质量相关配套法规和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入手,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够取得实效。由此可见,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有认识到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确保质量监督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重视培训工作的进行
基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特点,在具体质量监督过程中,质量监督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是决定质量监督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只有积极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朝着预定方向发展。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展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胜任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能给都能够得到提升。
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经验,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在专业水平、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都能够达标,只有满足这一要求,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获得较好的人员支持。
为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1、制定具体的管理人员培训目标
明确管理人员培训目标,是提高人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目标。由此可见,根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培训目标,是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
2、加强管理人员实践技能的培训
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理论培训之外,加强对管理人员实践技能的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关键。按照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做好实践技能的培训,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
3、增加培训班的数量和培训时间
为了保证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增加培训班的数量和培训时间,保证质量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获得提升。按照现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应合理增加培训班的数量和培训时间,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应熟知建筑法律法规
考虑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特殊性,建筑法律法规体系越完善,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效果越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应认识到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性,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国外现有的建筑法律法规加深理解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完善的社会咨询服务体系,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质量监督工作应学习国外成型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予以创新和发扬,充分借鉴国外建筑法律法规的优点。
2、对建筑监理予以有效的规范,合理考虑建筑质量风险
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行为的规范性是保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明确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质量管理实际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3、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使质量管理能够有完善的管理手段和管理体系予以支持,提高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应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应唱主角
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实际来看,质量监督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提高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只有根据工作实际,对工作角色进行积极转变,并强化质量监督的执法地位,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整体性和实效性上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应唱主角。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质量管理观念并推动质量管理不断进行,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取得实效。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改变质量管理地位
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和管理需要,质量管理应在角色转变上下功夫,其中应重点从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保证质量监督在合法性和工作效果上达到预期目标。
2、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
考虑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整体工作量较多的特点,在具体的质量监督过程中,要想减轻质量监督工作量,就要由实体质量质量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保证质量监督去得实效。
3、利用先进的检查仪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鉴于质量监督的专业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应在监督方式和手段上下功夫,只有从“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转变,才能保证质量监督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4、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
从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来看,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对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非常重要,只有做好这一转变,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取得积极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对质量监督的内容和含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建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侯超.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中华民居,2013年02期.
[2]蒋活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6期.
[3]杨旭.浅谈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完善[J].河南建材.2014年01期
[4]牛鹏志,刘伟强.浅议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14年20期.
论文作者:石炜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质量监督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