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体会论文_崔晓影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体会论文_崔晓影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肾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操作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透析时间7-38天,治愈25例,死亡5例。结论:掌握透析时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透析是降低急性肾功能的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059-02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急性肾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急剧下降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腹膜透析(PD)治疗的临床设备简单,准备时间短,对基层医院就地抢救危重患者,有利于治疗严重创伤患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PD透析过程较为缓慢,对内环境的改变不大,循环动力学改变较小,避免了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1]。对控制水、电解质失调较果平稳且确实,安全有效。对水钠潴留和高钾血症疗效也十分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年龄57岁。原发病:流行性出血热14例,复合性创伤6例,药物引起的肾损害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4例,鱼胆中毒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少尿无尿时间2~5天,平均3.2±2.5天。血尿素氮(BUN)27.35~30.5mmol/L,肌酐469.2~543.2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2.5~29.2mmol/L,血钾(K+)5.8~6.3mmol/L。

1.2 方法

1.2.1置管方法 ①手术切开置管法:采用手术切开法置入急性腹透管,置透析管内端于膀胱直肠窝,安全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用Tenckhoff管的套管针插入法:将Tenckhoff管的套管针插入腹腔,简单快捷。

1.2.2临床应用 ①对明显氮质血症又有血透禁忌证者,可使用1.5%葡萄糖透析液短时连续透析。若透析液腹腔内留置为40min,连续10~12h交换20~25L,尿素清除率为10.5~12.5L/d;若能耐受连续24h透析,清除率可达25L/d,能有效控制血尿素氮的浓度。②根据心力衰竭程度及急需超滤速度可选用4.25%葡萄糖透析液,一般每次输入2L,留置30rain,可清除水分300~500ml,10/d,可超滤3L液体,故适用于急性肺水肿的抢救。用2.5%葡萄糖透析液,每小时可超滤100~300ml,5次即可超滤1L,对轻、中度心力衰竭者可采用此浓度[2]。在使用高渗透析液时,应监测血糖浓度,对老年人应更加重视。当血糖超过16.6mmol/L,应改用1.5%葡萄糖透析液及腹腔内加入胰岛素。胰岛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5%葡萄糖透析液4~5U/L,2.5%者为5~7U/L,4.25%者为7~10U/L,并根据血糖浓度调整剂量。

2.结果

经治疗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腹膜析治疗透析时间7~38天,在腹膜透析后第二天CO2CP多恢复正常,12~24小时内高血钾降至正常,最慢1个月后完全正常。治愈25例,死亡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心衰竭肺水肿2例,脑疝1例)。治疗期间并发复肾4例,经对症治疗后消失。腹腔感染1例,经短期腹腔冲洗及全身抗生素等治疗后控制。

3.讨论

急性肾衰竭(ARF)是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各种危重疾病时,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之一。据报道危重病人入院时5%存在不同程度肾损害,其中20%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在重危患者,特别是创伤、大手术后或严重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70%以上。肾功能下降可以发生在原来无肾损害的患者,也可发生在慢性肾脏病(CKD)者[3]。

根据每日治疗时间和腹透液在腹腔内的滞留时间,PD可分为间歇性腹膜透析(IPD)、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连续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和潮式腹透(TPD),后面3种PD方式需要应用腹膜透析机自动进行腹透液交换。IPD的小分子溶质清除和超滤作用均较好,但需要大量腹透液。连续性腹透(CPD)所需透析液较少,但溶质和水的清除效能较低。TPD则兼具了前面两者的优点。尽管与IHD相比,PD的溶质和水清除效能较低,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能够有效地控制氮质血症、钾和水平衡。另外,PD还可清除部分中、大分子物质。IP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RF的治疗。与血液透析相比,IPD的优点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没有出血危险,良好的心血管系统耐受性,并且降低了透析相关的电解质失衡的危险性;缺点则是,氮质和钾的清除仍可能不够,且每天的超滤量(脱水量)可能也不够。另外,使用高浓度的葡萄糖透析液,还可导致严重高糖血症和蛋白质丢失。尽管CPD具有很好的临床耐受性,但它在控制血钾、血磷、血肌酐和氮质方面不如IPD,不适用于严重分解代谢患者。TPD具有前两者的优点,但持续存在于腹腔的液体有可能增加呼吸问题(功能残气量减少和换气功能障碍)和经腹膜渗漏的危险性。PD治疗ARF最常见的并发症仍然是感染[4]。此外,ARF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且PD时大量葡萄糖吸收,可引起高糖血症甚至高渗性昏迷,因此应密切监测血糖。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肠穿孔、腹壁渗漏等。

【参考文献】

[1]冯学亮,杜绵风,尹爱萍,等.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90例的体会[J].透析与人工器官,1995(1):24-27.

[2]汤洁浩,邵凤民,杨慧,等.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39例体会[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1995(3):167-168.

[3]龚晓云.9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抢救体会[J].中外医 疗, 2011,30(23):96-96.

[4]杨进川,刘岩.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68-69.

论文作者:崔晓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体会论文_崔晓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