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论文_唐建新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论文_唐建新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黄沙河镇洮阳初中 541506

摘 要:新课标明确表示,目前的语文教学既需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又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应归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详述了“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因学施教 改革实践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语文教学主要是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大部分语文教师坚持陈旧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施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形成定性的语文思维,遏制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并且,语文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求知欲,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众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地立足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既造成了枯燥乏味的语文氛围,又延缓了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意义

1.“立足课堂,先学质疑”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设置教学问题,为学生营造语文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且,通过运用质疑教学法可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的知识导图,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文本中能够举一反三,形成固有的阅读学习的思维模式。

其次,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寻找文本中蕴含的优美语句与修辞手法,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地位,使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旁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立足课堂,先学质疑”的教学目标。

最后,语文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避免问题堆积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合作讨论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不仅有助于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堂,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写作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立足课堂,因学施教”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的教学模式明确地说明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语文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1)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的语文求知欲,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例如,讲解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语文教师可以提出“苏州园林为什么深受大家的喜欢和赞赏”“苏州园林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等问题,让学生阅读文章,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跟随学生的脚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所以,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准备教学内容,不断地活跃教学氛围,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运用框架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记忆导图,并采取主题复习法降低学生的复习压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例如,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通过故事的时间顺序将故事进行划分,并归纳总结出每一部分的思想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教育了学生保持善良与诚实的优秀品质。另外,教学结束后,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的童话故事进行整理,撰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教师需要巩固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给予每一位学生提问的权利,让学生敢问敢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与压迫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不仅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问题教学情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地位,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潘万中 “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赵荷芳 “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41。

[3]刘春玲 “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求知导刊,2016,(05):120。

[4]柳文娟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华夏教师,2016,(02):43。

论文作者:唐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论文_唐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