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田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出院后由家属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关键词】家庭跟进式护理;社区老年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在家中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差,许多患者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1]。所以,必须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标准为: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排除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排除血管性痴呆、精神病障碍、严重器官衰竭患者等等。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为63.00±10.32岁,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35例,高中15例,本科1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观察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为63.00±10.00岁,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19例,高中6例,本科5例。对照组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年龄为63.00±10.21岁,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16例,高中9例,本科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由家属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辅助患者完成每天的康复训练计划。
观察组: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每周入户对患者进行护理,每周护理1次,每次护理1-1.5小时,叮嘱患者每天协助患者实施训练计划2次,每次训练30分钟。
(1)健康教育护理
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训练,让患者了解疾病预防知识、用药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还需要让患者了解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方法[3]。要求家属必须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家属正确示范康复训练的技能,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获得家属的支持和协助。根据康复状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充分表达内心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步表现进行肯定,可以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患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2)病友联谊
在护理过程中,邀请同类疾病患者与患者分享自身的康复训练经验,彼此鼓励彼此进步,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信心。为患者详细介绍自身的成功康复训练经验,建立病友联系卡,以建立良好的患者关系。
(3)阶段式康复锻炼护理
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训练,包括:患侧肢体的被动训练、健肢主动活动、腰腹肌活动等。随着患者的康复进程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站位平衡训练、单腿站立训练。然后训练患者进行生活自理,例如吃饭、穿衣、如厕。
(4)多方式随访
出院前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建立专门的随访档案。通过电话、短信、信息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和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情况、身体恢复进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治疗依从性分为三个级别:(1)完全依从表示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当天全部的康复计划;(2)部分依从表示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督促下方可完成当天康复计划;(3)不依从表示患者不能够完成当天康复计划。采取FMA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强。采取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照组n=30:完全依从5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10例,治疗依从性20例(66.67%);
观察组n=30:完全依从10例,部分依从18例,不依从2例,治疗依从性28例(93.33%)。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障碍评分
3.讨论与结论
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住院期间,患者可以获得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护,其整体的治疗依从性较为理想。
但是,康复训练需要漫长的时间方可达到康复的效果,而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在家中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差,许多患者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所以,必须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力的保障。本研究对患者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邓伟平,林碧红.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6,29(01):97-100.
[2]杨雪琴.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235-236.
[3]姜生莲.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03):62-63.
论文作者:吴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脑卒中论文; 统计学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