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27-01【摘要】对40例糖尿病足部皮肤病变患者的80处皮肤伤口创面进行动态评估,采用干湿交替换药技术实施个体化皮肤护理。40例患者伤口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8.75%,愈合时间为(11.56+5.35)d,换药时数(14.82+0.55)h。有针对性地运用干、湿性换药方法,有效缩短了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了伤口愈合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病变;换药方法 糖尿病患者肌肉和脂肪组织耐受循环能力减低,易发生足部皮肤病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目前对于糖尿病皮肤护理技术有干性换药和湿性换药两种。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的两倍,但在湿性换药中,当皮肤创面渗液较多,难以准确评估其渗出速度、渗出量时,敷料更换时间选择成为最大难题[2]。每种换药方法各有其利弊,单独应用均不能完全适应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愈合需要。为此我们对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用干湿交替换药或湿性换药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糖尿病足部皮肤病变患者40例,共80处皮肤创面。患者糖尿病诊断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伤口首次评估:无渗液和少量渗液伤口20处,中等量渗出伤口30处,大量渗出伤口30处。伤口创面面积1.55-9.90平方厘米,深度0.55-5.12毫米。每例患者在首次处理创面时,先采集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然后遵医嘱给予控制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3]。
2.方法2.1干预方法以更换10cm乘10cm纱布频率的方法评估伤口渗出量。无渗出:24小时更换的纱布不潮湿;少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少于5ml,每天更换纱布不超过一块;中等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在5ml-10ml,每天至少需要一块纱布,但不超过3块;大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超高10ml,每天需要3块或更多纱布。
对患者伤口创面进行系统评估,少量渗出24处,中等量渗出36处,大量渗出20处。分别使用不同的换药方法进行护理。(1)干性换药:创面渗液较多时,采用红外线每日照射10-15分钟,或使用碘伏加压包扎,即创面使用浸满聚维酮碘的无菌纱布覆盖,然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后更换,这样可以利用聚维酮碘消毒、收敛渗液的作用,有效加速创面渗液吸收,促进创面干燥。一般使用2-3天。(2)湿性换药:当创面评估为无渗出或少量渗出后,则可选用湿性换药。创面深度大于5毫米时,使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及向成纤维细胞分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然后外敷料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创面深度仅限于表皮、渗液少量时,单纯使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每日观察伤口情况,2-3天换药1次。随着创面逐渐愈合,换药次数可减少至每周1次。
2.2评估方法和效果伤口愈合评估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伤口创面愈合的判断:治愈为创面愈合,新皮生成;显效为创面缩小、无分泌物、有肉芽组织生成;好转为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无效为创面扩大,渗出液增多。治愈加上显效为总有效。
(2)伤口换药时数:指每日按长期医嘱执行足部伤口创面耗费的直接护理时间,加上和伤口渗出污染敷料等临时处理所需时间。由负责换药的护士将操作时间记录在表格中[4]。
本组40例患者80处伤口创面中,治愈78处,显效1处,好转1处,无效0处,总有效率为98.75%。愈合时间为(11.56+5.35)天,换药时数为(14.82+0.55)小时。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满意。
3讨论3.1不同换药的原理在皮肤创面愈合护理愈合技术中,干性换药护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加快伤口愈合。干性换药技术方法简单、经济,早起被广泛接受,但其存在结巴创面、瘢痕等不良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将湿性换药技术应用于临床,湿性换药技术是通过使用湿性敷料,使伤口创面形成湿性环境,加速皮肤细胞游走,促进伤口愈合,但其价格相对昂贵[5];并且如果使用不当,存在吸附渗液敷料破坏创面正常皮肤的危险。目前临床使用的创面换药技术以单一方法的换药技术为主,我们尝试使用干湿交替换药技术,把干性换药技术与湿性换药技术对创面愈合的有益因素紧密结合,实施创面情况动态评估。在皮肤创面渗液较多时,采用干性换药技术,加速了皮肤创面渗液的吸收;当皮肤创面渗液减少,无侵蚀周围皮肤组织的危险时,有针对地选用湿性敷料,使患者的皮肤创面尽快形成易于皮肤愈合的湿性环境。适时选用干性换药技术和湿性换药技术,实现创面的完整愈合。
3.2针对性地实施干湿交替换药技术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本组1例90岁的患者,有30余年糖尿病病史,患者眼睛失明,长期卧床,左足背1处创面3.0CM乘5.0CM,深度3.0MM;右踝关节1处创面为3.5CM乘4.6CM,深度2.5MM.经过动态观察,评估为大量渗出,左足背我们在充分消毒清创后,使用聚维酮碘加压包扎,24h换药1次;2d后伤口创面渗液明显减少,评估为脓性分泌物的中等量渗出。我们为其清创后,选用了具有抗菌作用的软聚硅酮抗菌敷料、外敷泡沫敷料,24h更换1次。10d后此创面评估为少量渗液,并有少量假性愈合伪膜形成,且创面大小为2.0cm乘3.0cm,深度为1.0mm,我们使用20%氯化钠水凝胶清除假性愈合伪膜后,继续使用软聚硅酮抗菌敷料、外敷泡沫敷料;4d后,创面大小1.0cm乘1.1cm,深度0.5mm,无渗液,选用水胶敷料;5d后伤口完全愈合。右踝关节创面则由使用常规的湿性换药技术,结果伤口愈合时间为44d。由此可见,对于足部皮肤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评估,根据伤口创面的评估结果,在选用敷料前使用红外线照射、聚维酮碘加压等干性换药技术,加速创面渗液的吸收,可有效减少皮肤渗液,利于湿性敷料的敷贴,从而有效减少敷料的频繁更换。同时选用适宜的湿性敷料后,弥补了干性敷料使创面渗液过度蒸发易于形成结痂愈合的不足,避免了敷料更换时再次机械性损伤创面[6]。干湿交替换药技术的使用,使干性换药技术和湿性换药技术的优势同时显现,明显改变了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愈合效果;同时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护理人员换药时数。
参考文献[1]迟家敏.使用糖尿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5.[2]舒立涛,徐宝顺.伤口湿性愈合新理念[J].中华使用美学与整形外科,2010,15(6):336.[3]葛均波.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4]付莲英.伤口换药[J].中国护理管理,2012,8(9):68.[5]王美方.慢性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10(7):16.[6]谭亚蒲,刘海燕.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3(11):25.
论文作者:曹学英 张汉乐 李巧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创面论文; 敷料论文; 干性论文; 伤口论文; 皮肤论文; 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