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园林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园林不仅对一个城市的绿化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会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只有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促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
1导言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是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助于提高绿化养护效果。园林绿化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所以必须采用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就是将园林规划的设计意图转换为实际的园林景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深刻领会施工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的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展开绿化施工,切实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现实中的园林绿化产品。但是我们也应当充分重视园林树木种植前后的工作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刚种植好的树木便会枯萎死亡,导致绿化工作白费。所以要想获得设计中的绿化效果,就必须极为重视园林养护与管理工作,充分体现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是需要浇水与养护的,只有充分重视园林养护与管理,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园林植物造景效果,降低园林绿化工程建造成本,充分的应用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
3园林养护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养护意识
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中为人们提供着舒适的生存环境。由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或是较明显变化,所以园林的日常管理就成为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工作。人们缺乏养护意识,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真切地体会到城市园林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是没有相关知识的传播。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意识是整个城市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当参与进来。
3.2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从制度方面到具体实施层面都没有太大的突破,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管理方法单调,管理形式单一,管理技术落后,在硬件方面管理设备有限。因此,养护管理水平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也是今后重要的事情之一。
3.3相应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一是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缺少可行性指导规范,从而导致在工作中执行力不到位。二是在考核办法上不够完善。为了更好的保证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从而更好的进行园林绿化养护。
3.4养护管理经费的缺口较大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养护管理经费缺口比较大。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换植苗木和养护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都需要一定经费,但是由于在经费比较缺少,对园林绿化养护造成了一定影响。
4园林绿化养护的对策
4.1加强园林绿湖养护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需要加大对养护管理重要性宣传力度,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开展相关的讲座,从而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规划植被种植
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规划是养护管理的需要,首先,要解决本土植被边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本土植被的培养,使其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尽量栽培本土植被,减少外来植被数量。其次,需要解决植被生长寿命问题,要了解清楚每一种植被的生长习性,了解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要素,使植被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最后,管理者要做好把关工作,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调整植被的选苗、运输、栽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规划,降低日后的管理难度。
4.3制定详细的养护管理标准,进行分级养护
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绿化建设,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上海市结合国家与上海市的法律法规,以及上海市的城市园林绿化情况制定了《上海市园林绿化分级标准》根据绿地的分类分级,以及本标准执行外,严格遵守国家与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定。例如:根据公园的规模与功能性质、服务半径与设施内容等,将公园分为三级,进行不同的养护管理,一级公园应当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多功能的设备设施为全市、全区共同服务,公园的绿地率应当大于70%。二级公园应当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服务和游乐设施,功能较为齐全,为居住区和局部地区服务,绿地覆盖率不低于65%。三级公园具有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儿童常规活动,玩具和服务设施,为居民服务,具有一定的园林绿化效果,绿地的覆盖率大于60%。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养护管理过程必须根据完整的工作程序有效进行,切实遵守养护标准,才能够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融入科学管理范畴中,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与管理质量。
4.4制定养护工作指导书,进行科学化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的重点是植物养护,该植物养护过程中,必须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展开针对性养护,做好整体协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有效的归纳并总结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制定多元化的养护指导方案,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根据植物品种、养护标准、季节特点,进行专业化指导。与草坪养护应当遵循纯净无杂草,并且四季常绿,在普通的养护水平下,根据绿化草地的种植长短,可以分为长满阶段、旺长期、缓长期、退化阶段。对园林树木的修剪,无论是减去分枝还是进行分枝重截,都会长出较为茂盛的枝头,所以必须修剪掉部分分枝。可以剪掉烂枝,或者是分枝的基部,此处营养供应较为充分,修建后而处于快速恢复,不留下轮痕。可以采用人工方法保留枝条,或者是疏剪枝条,有助于培育出理想优美的树形,使苗木更具观赏性,也能够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使树木更具生命力。可以在生长期修剪,也可以在休眠期修剪,一般是在4-10月份进行生长期修剪,在10月至来年的4月,进行休眠期修剪。落叶树木可以选用冬剪,常绿树木可以选择任何方式修剪。对于树木的补肥管理,应当根据不同的时期,采用多样化的肥料,春初秋末是苗木根系生长的旺盛阶段,要想保证树木的根系强大,深入土壤,必须获取更多的因素,在树木抽芽发叶过程中,细胞分裂速度较快,树叶的增长数量极为迅速,所以需要吸收氮肥,维持细胞与组织的生长需求。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树种,应当选用不同种类的材料,例如在早春时期开花,树木可以在休眠期施肥,从而促进花朵与花芽的萌发。苗木开花后,及时的施氮肥,有助于苗木枝叶增长,在花芽形成阶段施加磷肥。
4.5提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各种植物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园林工程的发展,养护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工养护,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给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还需要掌握不同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结束语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于人们生活环境有直接影响,所以在绿化养护管理中,需要通过采取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水分管理的策略以及采取修剪、定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树木生长,维持植物结构平衡,从而显著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水平,促使园林绿化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程鹏.广州市南沙区绿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陈玉龙.浅谈我国城市园林公园绿化的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研究,2016(02):49.
[3]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丁明.中国园林植物养护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范小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工作论文; 城市论文; 植被论文; 树木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