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主体重点包含地基基础、主体框架和承重墙等。为了能满足各类负载的承载要求,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房建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受具体施工条件及技术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保障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尽可能的降低质量问题出现概率,需要借助科学高效的方法来强化该阶段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工艺
1引言
在房屋建筑中,主体结构是重要的框架,若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不满足标准,就会使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功能实现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变形、塌陷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为此必须要提高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视程度,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
2房屋建筑常见的主体结构
(1)框架结构:在房屋建筑主体施工中采用现浇法施工的结构就称为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就是整体性非常好,结构安全可靠,有利于建筑物的质量保证。缺点就是随着施工项目工程量变大,同一时间开展的施工面比较大,而且同时需要大量的模板。因此,可以采用一些管理手段,加强对模板的循环利用,减少成本。还可以采用多种模板施工,包括木模板、钢模板等,提高模板的利用率。(2)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一般会采用大模板,也有可能采用滑膜的施工工艺,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大模板施工工艺的操作非常简单,便于质量控制,现浇剪力墙结构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水平,还可以综合利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施工机械。因此,剪力墙结构在民用建筑主体结构中应用非常广泛。(3)简体结构:一般简体结构都会采用现浇法,这是体现了简体结构对整体性的要求,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和抗震要求,同时,现浇法可以结合大模板工艺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3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工艺
3.1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土方工程是建筑主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土方开挖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收集准确的数据资料,并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做好用水用电以及排水等设施的建设。开挖时,则要根据土方开挖的深度以及工程量的大小选择机械和人工开挖的方案,同时需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排水措施。基坑开挖完成之后,为了防止出现塌方的现象,则需要在其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将边坡做成一定的坡度,或者是采用护坡的方式。基坑开挖之后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基坑被浸泡。在基坑开挖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例如开挖抵御地下水位的基坑时,需要根据地质资料和挖方的深度选择集水坑或者是井点降水;基坑开挖时周围存在有建筑物,则需要在降水时注意观察周边的建筑物是否存在下沉以及变形的现象等。
3.2桩基工程施工工艺
待土方开挖完成之后,则需要根据现场方格网对桩基进行定位,并且要设置控制桩。定位之后,则需要以桩心作为圆心,以d+240mm作为直径开挖桩孔,挖到1.5m深之后,则需要对孔壁进行护壁,并且需要校正桩心,之后需要用红砖、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砌筑,避免井口土体松脱。护壁完成之后则需要将标高引到井圈上,要安装相关设备继续进行挖孔作业。需要按照中间到周边的顺序进行开挖,并且需要在开挖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垂直度,并对桩径进行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制作钢筋笼,钢筋笼需要在现场加工成形,进场检查合格之后可以使用。在钢筋笼吊装的时候,需要根据布置图进行吊装操作,并利用汽车吊辅助起吊,这样能够防止出现变形的现象。
3.3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是极为重要的施工内容,其施工周期长,劳动量大,在主体结构施工用工量中,造价占到4成左右的比重,模板工程的质量效果将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等情况,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科学编制,模板支架需要有很好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结合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需要选择好的模板材料。此外并对模板搭设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结合主体结构轴线位置对模板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设计需要。模板拆除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凝固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结合楼板的荷载以及强度科学的拆除。
3.4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材料在运送到施工现场前,要着重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行业出厂标准及建筑要求,避免不合格的钢筋材料流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钢筋材料的加工制作过程要透明,也就是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找准正确的安装点位,实际偏差要在被允许的标准范围内。在钢筋加工制作以及安装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监督其操作规范性,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单位还需要根据钢筋的型号、等级、种类的不同来对其进行分类,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钢筋材料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材料损坏或材料浪费的现象。
3.5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建造中必不可少,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本身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多方面来对混凝土的种类和质量进行选择。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房屋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时的要求来控制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比例。混凝土的配料结果无论是过稀还是过稠,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成功之后的强度,从而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强度情况和整体质量。为确保配置的混凝土符合实际需求,在混凝土工程开始施工时,应该预先制备一些混凝土进行一次性浇筑,确定质量后才应该正式进行施工。为确保混凝土快速定型,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用高振频的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施工。
4完善房屋建筑主体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4.1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已有的质量控制体制进行不断的建立和健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一个切实可行,同时还符合科学性的控制体制。相关企业必须要在本企业内部设立质量控制部门,从主体正式施工开始到所有施工工作完成之后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规模安排房屋建筑主体施工质量控制人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建立起真正服务我国实际国情的质量控制体制,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房屋建筑主体质量在今后的健康发展。
4.2创新施工技术
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工程成本等等,从而制定出一个较为有效,又能够符合经济合理性的施工方案。另外在主体结构正式施工之前,还应当重点的编制可行性方案,并提请相关专家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完善,对整个设计编制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控,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监控,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不会由于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建筑主体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最大程度上的有效控制和解决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项目的实施过程。
5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所以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更应该在建筑主体施工方面多努力,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的要求实行施工,同时应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以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分析[J].安徽建筑,2017,24(04):288-289.
[2]徐阳.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27.
[3]沈诗琦.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1):40.
论文作者:张纪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主体论文; 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