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论文_王玉忠

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论文_王玉忠

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中心小学 122000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意思是,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轻敲,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这些都是理论,那么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的艺术性

1.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提问。

语文教学中,年级越低,教师的提问就越要具体形象,因为抽象性的问题越多,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问题的提法必须能促使学生思考具体的答案,不一定要作出抽象的概括。尤其在低年级,最好先让学生描述对象的特征再过渡到抽象概括。中高年级,要理解透彻一些关键性词语,同样需要注重问题的形象性。如课文《掌声》中有个词语“忧郁”,不能抽象地要求学生根据字典里的解释来回答,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从生活中感受“忧郁”那种自闭、自卑、孤独,才能体会到“忧郁”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英子此时的自卑、孤独……并深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对理解课文内涵、中心思想大有裨益。

2.把握课题进行提问。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课堂教学,我特别喜欢从抓住课文题目来向学生提问,因为以课文题目设置“问题”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关键。抓住课题提问,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思维不游离文章主题,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执教《金色的鱼钩》一课时,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学生问:“这鱼钩是什么做的?”“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金色的呢?”“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一口气提出了7个问题,这么多问题,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一解答,根据课文内容,只要抓住支撑性问题即“为什么说这是金色的鱼钩?”就可以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上课时,我就抓住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找到文章的最后一段点名主题的部分。再由最后一段“反弹琵琶”向课文的纵深挖掘。

3.抓总起句进行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思想,一般出现在文章或一段话的首句。《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亦是文章的灵魂。所以,我在教《詹天佑》时,抓住这句中心句提出问题:“为什么詹天佑被称为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的杰出体现在哪?”“他的爱国又体现在哪?”文章的字里行间,所选择的材料都是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及“爱国”的。文章所选择的三个材料在表现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时各有侧重。“杰出就在于他不但有强烈的爱国心,而且有出众的才能。杰出中也包含着强烈爱国心。在修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开凿隧道、学以致用地设计“人”字形线路,都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更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所以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在文章中始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领会作者之所以这样选择材料的原因之后,才能体会到这第一句话的妙处。可以说是这段话的中心句,也称得上统领全篇。

二、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是产生一定压力的。提问得好,往往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相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则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提问失去意义。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忌偏爱。

我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集中在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身上,这样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教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教师信任的表现,教师偏爱学习好的使他们觉得教师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所以在提问时,一定好差兼顾、男女兼顾。

2.忌惩罚。

提问应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要用来作惩罚手段,不能答不上来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等等,这有悖于现代教育改革理论,教育改革是建立和谐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融洽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惩罚只能使师生之间情绪对立,不利于教学。

3.忌齐答。

齐答会使学生养成随大流、不认真思考、甚至不加思考便脱口而出的毛病,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上《司马光》一课时,教师问:“如果司马光把石头扔进缸里,让里面的小朋友砸缸行吗?”学生齐声回答:“行。”他们的回答毫无意义。

总之,“学成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艺术的提问就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潜心钻研,精心设“疑”,妙“问”连珠,学生的回答才能精彩纷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让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得提问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才能使得课堂妙趣横生、科学高效。

论文作者:王玉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论文_王玉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