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档案学会第二届青年档案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论文,讨论会论文,第二届论文,开幕式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中国档案学会第二届青年档案学术讨论会召开了。我非常高兴来参加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学术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从局、馆来说,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专门开会研究如何支持学会把这次会议组织好。虽然今年我国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我们档案方面的一些会议活动精简压缩,但这次会议还是如期召开。今天我除了向会议表示祝贺外,还准备通报一些情况,讲几点意见。
大家知道,中国科协为了响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的号召,于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这次大会, 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迎接新世纪的一次学术盛会,是对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次大检阅。我那里收到厚厚几大本论文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中国档案学会第二届青年档案学术讨论会作为中国科协青年学术年会的卫星会,是这一学术盛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战线年轻一代迎接21世纪到来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中国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这次入选论文73篇,汇集成册,在会上交流。这些论文涉及档案事业及其发展、档案馆室业务、档案价值与鉴定、企业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及保护技术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在座年轻同志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水平,另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学术水平。这一活动,促进了青年档案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档案学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跨世纪档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档案是人类知识的积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事业也将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知识经济到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而且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们更加重视档案科技和教育在发展档案事业中的作用。为了实施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的战略,我们采取了一些切实措施,注意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档案人才,以使档案事业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教进步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加紧进行的有:全面实施《全国档案教育发展“九五”计划》;今年已相继发布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培训要点》;经我们委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已在全国开考档案专业(独立本科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外语人才,去年我们选派了一批年轻同志去美国学习,现在已决定明年再选派青年档案干部赴美培训;全国档案科技与教育工作会议也即将召开。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对档案科技进步和档案人才培养起积极的作用。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希望青年档案工作者要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做好档案工作同实现跨世纪伟大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使自己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下面我就如何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讲几点意见,既是跟大家谈谈心,也是提出希望。
第一要奋发学习。当前国家间的竞争主要靠科技,而科技的发展主要在于人才,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素质,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提高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没有别的捷径,只有老老实实、专心致志地学习。两千年前,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告诉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解决知识老化成为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是没有穷尽的,知不足才能发奋。江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需要学习、充电的东西很多。前天,江泽民主席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列举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新的方向,指出科技知识正在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青年人要有紧迫感,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各方面科技知识,不断从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不但要广闻博采,而且要术有专攻,逐渐使自己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今天,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这里强调要注意学好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掌握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要勇于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进步,历来都要靠不断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会失去竞争力,只能步入后尘,受制于人。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十五大以后,他又多次论述“创新”问题,精辟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纵观人类的进步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时期都充满了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反之,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则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新世纪是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世纪,是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纪,这种竞争也体现为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必然的选择只能是,接受新事物,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青年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最具创新的潜能,是出成果出成绩的高峰期。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6月1日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讲话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及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年人才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他列举了古今中外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都产生于青年时期的事例予以证明。他还说“人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年轻人不但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而且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也最为快捷,又最少包袱,敢想敢干,再加上其它的有利条件,所以新的发展、新的创造出在青年时期居多。”希望青年同志认真领会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树雄心,立大志,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勇于创新,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创新也是克服困难,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规律,人类只有掌握了这种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档案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有着它自身的本质规律,要搞好档案工作,就必须重视档案学术研究。从事档案学术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立足于档案工作实际,肯下功夫,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用于指导实践。档案学是实用性很强的学问,档案学所面对的是发展中的档案事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问题的研究上。那种脱离档案工作实际,坐而论道甚至追求“高、空、玄”的倾向必须反对。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很快,围绕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探索、新实践,值得认真总结概括,并上升到理论层次,从而对新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际。任何学科都有自身一套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原则,都必须靠基本理论的不断发展来带动自身前进。开拓创新,必须面对实际,光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就只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第四要培养良好的学风。马克思曾说过:“一切创造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合,需要从它所引起的反应中吸取新的创造力量。”档案学术研究要不断深入,还必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环境和学术风气。自古以来学术交流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纽带,当代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成就,无不是在广泛地交流与协作中完成。学术交流对于丰富人们的知识,启发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学术交流不被重视,或者很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就使许多科学劳动处于重复浪费和封闭落后的状态。加强交流与合作,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自由讨论的风气。在我国,为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成了学术交流中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中国档案学会是全国档案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学术性、群众性是学会的最基本的特征。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专家学者,可以在学会组织的活动中按照“双百”方针无拘无束地交流争鸣、探讨问题,既有利于档案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也有利于档案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但要注意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界限和区别。作为档案部门的领导同志来说,既要支持、鼓励青年同志们钻研科技理论,爱护和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环境,创造较好的条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真正重视学会等群众团体组织的学术研究活动。另外,还希望中国档案学会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根据档案工作实际,选好题目,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档案学术研究的发展。也希望广大青年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档案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开创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年,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毛泽东同志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同志把青年一代的成长看作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江泽民同志对青年更是寄予极大的希望,他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团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所以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青年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事业心和进取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成为档案学术研究的生力军,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为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青年学术讨论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