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地段选择之中,经常有着软土地基路况的出现,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地质较软,承载地过低却有着很高的压缩性,软土地基的这些特性很不利于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软土地基相对于其他地质情况施工难度大,处理不得当的软土地基路段很容易在使用年限过长时出现路面坍塌、桥面断裂等严重情况,轻则损失社会财产,重则危及到人民的安全。在对于施工路段的软土地基处理要严加重视,提高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避免软土地基的特性影响市政路桥的施工和日后的使用维护,本文就近些年来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对于市区内路桥的建设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施工方面,针对于路桥施工难以处理的软土地基方面,各单位之间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在当地研究了符合各路段的土地处理技术,让路桥建设得以在各地区顺利进行。但是近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型货车的普及使用让原有的路桥地段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使用,很多地方的路桥地段由于当时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当出现了路面坍塌和桥面断裂等严重情况,在处理软体地基方面的技术已经不能跟得上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如何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研究出符合当地地质的软土地基处理办法,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软土地基的地质分析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开发路段有着大量的淤泥和软性黏土等成分的路段我们称之软土地基,这种地基很难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保证,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地质情况。在沿河流两岸的地区有着很多这样的路况,由于河流的沉淀和不断冲刷,使得这部分的土质松散含水量高,不利于工程的建设。松散的土质中含有很多空气间隙,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这种土质有着结构很不稳定,容易产型变形,在路桥地基上有着易变性,承载力低的特点。松散的土质也容易被压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后,容易造成路面和桥面的变形,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当地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路桥工程施工的地质勘测中要严加注意软土地基的勘察,如果没有准确的勘察来明确哪些路段是软土地基的话容易造成填埋物量不当,没有规定的填埋分层,碾压不够充分等不合理的处理方法,这些错误的操作都会对日后的路桥使用造成很大的隐患。
二、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一)表层排水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地基路段高,所以在市政路桥施工之前可以对软土地基的路段进行含水量的评估,再确认了软土地基路段的范围后,可以通过开采排水沟渠来对该路段的表面土层进行排水处理,将该路段的表层地质水分降低,在确保含水量合格的情况下对该路段进行填土处理,然后通过路面添加材质和铺设材料来提高软土地基路段的路面硬度,合理的对路面填放材质进行碾压,确保工程质量和路桥面使用年限。
(二)添加剂法
在市政路桥施工队施工时遇到有着粘性土质的软土地基之时,虽然通常的软土土质不符合路桥施工的标准土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些材料来让该路段的土质可以作为施工地基来使用。目前主要的添加成分是水泥和生熟石灰,在添加这些添加剂之后土质的可压缩性和地质强度有着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承载力不够难以经得住施工机械对其进行的路面压制到土质的强度有着不错的提升,使得路面压制器械可以正常的使用。利用这些常见的材料进行路面土质的添加,由于这些材料容易获得,添加过程也只是简单的在现场进行搅拌就可以使用,使得添加过程不复杂,而生熟石灰可以充分的吸收软土地基丰富的含水,让该路段的土质含水量达到正常地基水平,而且在添加剂吸收水分之后,含水量变低的土质会和添加剂一起形成颗粒状的土团,这些团状物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对路面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提高,添加剂成分会逐渐和土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更加坚固的路段地基,为路桥面的长时间使用和维护提供了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土质换填法
在软土地基较浅的情况下,很多路桥施工队使用换填的方法来确保地质标准,从根本上来改变地质情况让软土地基路段也可以符合施工标准。换填法是将符合施工过程中技术性能的土质来和当地的软土进行替换,在使用换填法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换填的土质问题,换填法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所带来的影响,故在选择土质时要选择含水量为标准水平,承载能力强,可压缩性差,土质间隙小的,符合现阶段路桥施工技术要求的土质来进行换填。在换填过程要分层次的进行换填工作,保证在每一层次上的土质要求都能达到正常施工的标准,在每一层次的换填之后都要对相关层次进行碾压,来保证土质的紧实,避免日后出现路面沉降等问题。
(四)深层排水法
排水是改善软土地基土质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与表层排水所采用的挖沟渠来排水不同,深层排水法只要是适用土质深处的挤压方法和排水井的构造来进行深处排水。在软土地基的深入水分难以通过排水沟渠排除,这就需要对软土地基深处的土质进行挤压然后配合排水井结构将挤压出的水分抽出,在软土地基的深处促进该路段的地基进行水分丧失,方便路段深处的地基土质凝结。
三、软土地基路段施工的易发事故
(一)降水问题
软土地基相对于其他符合地基施工标准的土质来讲本身含水量就超出了限额,稳定性也较与其他种类的土质差,不容易形成稳定的地基结构。这种软土地基土质在雨天大幅度降水的情况下,本身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会加剧其中的水分比例,路面的承载力会随着增加的含水量迅速降低来导致附近的路面出现坍塌的情况,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也难以处理,在进行表层排水的时候容易导致路面区域不平整,易发事故。而进行深处排水时,内部土质含水量突然遍地会导致土质的体积发生变化,部分含水量低的土块发生凝结,导致路面沉降的发生,从而严重的危害了当地居民的财产安全。
(二)稳定性问题
软土地基相对于其他符合地基施工标准的土质来说稳定性较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就带来很大的问题,不稳定的土质在塑形和稳定方面较差,难以由机械进行路面的压制,在压制过程中,软土地基的路段通常需要不断的压制来防治出现某一区域的软土地基土质没有压制完善,日后容易发生稳定性差从而到时路面事故的出现。在阴雨天施工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土质容易被雨水所侵蚀,渗水性较差的软土地基土质中的水分流失情况差,过多的水分会腐蚀路面和桥梁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勘察问题
由于软土地基的种种不利性,在市政路桥的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在该地质情况施工或者要提前勘察到软土地基的存在。在一些勘察单位进行工作时,勘察钻孔的深度限制了勘察人员对深处地质的判断,这些勘察人员只能通过现有的材料和有限的地质样本信息来对深处的地质情况进行判断,这样很不利于施工队对于软土地基路面的预先处理。
四、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是一项为国为民,关系到当地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市政修建的路桥工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地市政的政府可信度和当地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市政路桥的工程建设上我们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避免一切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在不同地点根据当地的土质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办法,建设出经久耐用的路桥工程。
参考文献:
[1成军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17):210-211.
[2]钟维信.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7):143-144.
[3]裴玉超.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39-00039.
[4]陈宁宁.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
论文作者:郭健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土质论文; 土地论文; 路段论文; 路面论文; 含水量论文; 地基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