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婕 四川省旺苍县佰章小学 628200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开启学生情商的钥匙。美术教师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能使教师更具人格魅力,能像磁铁一样把喜欢画画的学生吸引到身边来。坚持运用情感教育方法,贯穿情感教育手段,让学生在上美术课时享受到美术教师授课过程中带来的美,进而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55-01
小学美术课是开启学生情商的钥匙。在美术课中运用情感教育方法,是美术课创新教育的一种手段。 国家级教学名师卢家楣说,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中开展创新性的情感教学呢?
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绘画技巧的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临摹”的授课形式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仅仅掌握了简单的绘画技巧,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又倾向于使用固化的套路式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向着既定的教学方向进行思考,难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目标功利化,做不到“以人为本”
在我国,虽然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已普及多年,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仍然不够灵活,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往往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提前设置好的教学目标不仅限制了教师的自主发挥,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只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所设置的既定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学习的能力都不能进行充分的开发,也使得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往往局限于教材中所传达的内容,对教材和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三)教师对待学生不够细心,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固化,教师往往对教学不够主动,拘泥于对教学进度的把握和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性,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主动关注,使得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进度相脱离,无法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自发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过程与教学体系,而这一套教学体系又不够完善,难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且在这样一套初步成熟的教学体系下墨守成规,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被动地进行实施而不是主动进行教学改进,过于强调绘画技巧的训练,将原本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绘画技巧练习与机械空洞的画作内涵背诵,缺乏必要的美术情感教育,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地在美术创作中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
(一)教学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将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情境,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与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尽量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的讲授与教学进度的完成,引导学生将美术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自身情感相融合,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在情感上对美术作品产生“沉浸式”的理解与感悟;还可以从学生具体的兴趣实际出发,量身定做教学内容等等。
(二)师生关系中的情感教育
近几年来,恩平市恩城二小的学生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省等各级的比赛,获奖的人数超过百人,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究其原因,与我努力在师生关系中不懈地开展情感教育分不开。
时至今日,因各种原因,造成师生关系的隔阂甚至疏离。没有了情感交流的师生关系,如何开展教育呢?《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以平等、民主为基础,才会有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小明原是一个孤僻内向的学生,但他爱好画画。有一次,他拿了一幅表现野炊活动的画给我看。这幅画有一定的意境,色彩也丰富,但缺少“画眼”。我首先肯定了他的长处,并与他回忆了那次别开生面的野炊活动,启发他的创作灵感。我对他说:“构图是一个重要过程。构图合理,加上美的色彩和意境,才是一幅好画。”我见他似懂非懂,就建议他多画几张小构图,然后挑选最满意的小构图放大,画成作品。此后,他每隔一天便拿一张小构图给我看,我不厌其烦地进行辅导。后来他创作了一幅基调欢快的人物画,画面上的十六个人神态各异而又互相呼应,把小学生那种欢乐的野炊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作品在全国少儿大赛中得了金奖。小明由 “丑小鸭”变成了“绘画神童”。
美术教师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能使教师更具人格魅力,能像磁铁一样把喜欢画画的学生吸引到身边来。和蔼可亲的态度、循循善诱的语言、身体力行的示范、爱护备至的关怀是情感教学的手段,老师都做到了,学生就会“亲其师”而“学其道”,并“终成其果”。
(三)语言表达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把美术课中理性化的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情感化语言,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都要悉心研究的课题。
授课时,教师语言生动幽默,感情投入,可以烘托、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长久保持绘画的兴趣,创作的灵感也会源源不断。比如在上画苹果的美术课时,如果老师僵硬地说:“大家画苹果吧”。学生会怎样呢?他们也许会乱涂乱画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在授课时,运用的则是充满幻想的语言引导:“在生长着小白兔和美丽的小鸟的森林里,苹果树的一家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学生在我的情感引导下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给苹果穿上了衣服,有的给苹果画上了一双机灵的大眼睛,有的画了苹果一家正和小白兔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儿童奇妙丰富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说,在语言上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对学生有目的地诱导和启发,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保持浓厚的绘画兴趣,就会浮想联翩,宛如置身其中,创作的作品才会有感人的意境,才会有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才会达到美术教育的要求。
综上,小学美术对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培养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展开,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美的共鸣及情感体验,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结合,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文婷.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2]王海霞.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6(12).
论文作者:吴筠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美术论文; 美术课论文; 才会论文; 小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