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贸企业并购的意义、动因及对策_企业兼并论文

论外贸企业并购的意义、动因及对策_企业兼并论文

简论外贸企业兼并的意义、动机与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意义论文,策略论文,外贸论文,企业兼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从过去单一的商品经济发展为多功能经济,并正在努力向资本经营的方向探索。在由商品经营到多功能经营的转变初期,特别是向实业化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投资领域过度分散、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性、缺少生产管理经验以及行业壁垒等原因,造成多数项目经济效益低下、规模不经济、负债结构不合理、发展陷入困境等问题。缺乏生产企业的有效支撑,外贸公司的出口货源萎缩,难以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

长期以来,外贸专业公司沿袭买断出口的模式。现在由于生产企业与国外客户试图绕过外贸专业公司,直接进行交易,因此专业外贸公司的优势已难以充分发挥。而且,外贸出口已形成专业外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企业、“三来一补”企业互相竞争的局面。如果不重新构筑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关系,外贸企业的经营难度将越来越大。

国有外贸企业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继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通过企业战略性重组,改善外经贸系统的产业结构,构建和发展实力雄厚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同时,淘汰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劣势企业,形成“大而强”与“专而精”有机结合的合理格局,促进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说过:“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以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十几年来,一直把建立生产基地作为重要内容,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巨额的建厂投资使得外贸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兼并壮大外贸企业规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一批有实力的外贸企业改造成为技、工、贸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

外贸企业兼并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外贸企业兼并有利于增强我国外贸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多数外经贸企业是单纯或主要从事进出口经营的企业。缺乏生产企业的有力支持,且难以有效控制出口产品质量等问题。企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多数外贸企业接到什么订单就做什么生意,专业化和系列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特色经营,不能发挥协同效应,更没有创立出国际知名品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约有15000余家,其中自营出口企业4000多家, 地方县级外贸企业2000多家,其余8000多家均是国有专业外贸企业,多数外经贸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导致成本高、力量单薄。再加上国际贸易已带有区域垄断或跨国公司垄断的显著特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外贸企业通过横向、纵向的兼并组合,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综合性经营的大型外经贸企业集团与专业化、特色经营的中小外贸企业有机结合的合理格局,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外经贸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外贸企业兼并活动是外贸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外贸企业通过兼并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不仅有利于加强外贸系统与工业和科技领域的有机联系,产生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而且通过产权改造、形成多元产权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外贸企业改造成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企业。

外贸企业通过兼并行为,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担负着商品、劳务、技术等国际交换的重任,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通过兼并重组,可以增强进出口的贸易能力,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

外贸企业兼并的动机

兼并企业选择哪种类型的兼并对象和兼并策略是由兼并的内在动因决定的,虽然不能说某一个企业兼并行为方式的发生只由一个动因决定,但至少可以说是由某个动因占主导地位。一般而言,外贸企业兼并主要有三种动机:

扩大市场占有率,谋求规模经济效益。

分工过细,经营范围狭窄,限制了外贸企业发展,通过横向兼并,将各自的贸易销售网络组合起来,不仅可以拓展渠道,扩大市场范围和份额,同时也减少了在同一市场、同一地区的竞争,也省去了重叠机构的设置。如果实现了一个区域内某种产品对外贸易的垄断,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谋求生产贸易一体化经营。

从外经贸企业多年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过去注重国际流通领域的专业分工,忽略产业之间的协作,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外贸企业通过纵向兼并“上游”生产企业,可以加强对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与质量,并有效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部分实力较强的外经贸企业向生产、科研和服务领域扩展,组建生产、储运、科研、进出口一条龙和综合性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从而实现集团化、实业化、规模化经营。

通过兼并跨入新的行业。

一些资金雄厚的外贸企业可以寻求跨行业经营,从而容易获得国际市场上的潜在需求信息。通过混合兼并方式,可以较快地涉足有发展前景的生产行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不采用兼并方式,而是采取内部发展方式创办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对新的行业和领域也不熟悉。通过兼并跨入新行业稳妥、快速、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外部发展方式,即收购该行业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新项目的建设周期,而且可以将目标企业经营的业务直接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避免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风险。

外贸企业兼并的策略

企业兼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对有关企业的资源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整合和制度创新,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增强竞争能力,从而最终达到获取利润。从兼并企业的内在方面看,追求高利润是这一活动的内在动力;从外部方面看,市场竞争因素则是这一活动的外在压力。国有外贸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兼并策略?从被兼并企业的内涵这一角度看,笔者认为有三种基本思路。

其一,行业内部兼并。目前,我国外贸行业内部的企业结构布局仍沿袭了计划体制的某些特征:分工过细,各地市、县外贸企业重复建设,资源和力量分散,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不仅造成经营成本上升,而且易形成不良竞争的局面;各外贸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抢客户,在国内市场竞相抬价争货源,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如果外贸行业内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或者大型外贸公司强强联合,就可以加快大型外贸企业集团的组建进程;同时,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或放活一部分小型外贸企业,从而形成合理的外贸企业结构。我国大型外贸企业本地区兼并发展迅速,特别是广东、福建等省。而跨地区兼并因操作难度较大,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有厦门国贸、兰生股份、中技贸易等大型外贸公司在近两年做过尝试。

其二,跨行业兼并。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和产业结构趋同,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而外贸企业只具有出口优势,却没有稳定的货源保障。生产与贸易分离为外经贸企业向其它行业的扩张提供了机会。

外经贸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打破行业垄断,选择合适的工农企业作为兼并对象,不仅可以优势互补、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而且有利于加强技、工、贸结合,为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兼并联合,有利于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机制,有助于我国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三,跨所有制兼并。制度创新是我国外贸经营改革的关键,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目前,除少数几家合资企业外,外贸行业仍为国有单一体制的领域,这一格局已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贸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改变这种状况已是外贸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在外贸行业中(除了极少数从事特殊产品经营的外贸企业外),应解放思想,克服体制性障碍,积极倡导跨所有制横向、纵向兼并。笔者以为,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外贸行业不仅可以吸收民营企业,还可以引进外资,与著名跨国公司合作,而不应将外贸行业划为民营、外资的禁地。跨所有制兼并有利于通过产权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有利于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利用国外大公司的销售渠道,扩大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标签:;  ;  ;  

论外贸企业并购的意义、动因及对策_企业兼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