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生活--论生命质量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教孩子学会生活--论生命质量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教孩子学会生活——关于生活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教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育内容围绕考试以书本知识为主,教育目标往往以是否通过考试来衡量;而忽略了从“怎样做人”、“怎样生存”出发培养孩子的生活素质。这样,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总目标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目标也必然受到影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活素质的重要意义,科学地指导孩子提高生活素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什么是生活素质?

生活,是人们消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活动。生活的内容包括衣着、饮食、居住、交往、娱乐等,简单地说,就是衣、食、住、行、乐。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所具有的生理特点为基础,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和自身实践的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能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在品质。人的素质主要表现在知识、技能、态度、习惯、情趣等方面。

生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活资料。如地理,气候,人际,风俗;食品,服装,住房,书刊,影视等。生活的主观条件就是人的生活素质。所谓生活素质,是指个体在消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品质。

生活素质有哪些作用呢?

生活素质,影响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生活素质高,他的生活能力就强,从而能妥善地应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自己的生活顺利,从生活中得到身心需要的满足,获得愉快、幸福的感受。这样,必将有利于个人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从长远的观点看,孩子早期良好生活素质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他一生事业的成功。

人的生活素质,还影响社会的发展。生活是人们存在的前提,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活和生产,是人类生存的两大主要活动。没有生活,就无法进行生产。生活顺利,人们才有可能积极地投身社会生产。没有生产,就无法维持生活。社会生产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人们的生活才会顺利,才会愉快、幸福。生活和生产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必然会产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需要就必然会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生活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生活素质的提高,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生活教育是提高孩子生活素质的重要途径。

人的生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一些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本能,但他并没有独立获取食品、衣物、玩具等生活资料的技能,只能靠成人的抚养才能生活、生存。

随着身心发展,婴儿长成幼儿、儿童后,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增强,对生活的兴趣增加,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观察和询问,他们才逐渐掌握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一些生活的自理能力。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生活内容范围的不断扩大,孩子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探索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一定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逐步具备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然而,这离具备全面生活素质还很远很远。

全面生活素质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虽然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模仿,可以掌握一些较简单较常用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但是一些较复杂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则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至于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更需要成人长期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而成人对孩子的这种指导和帮助,就是生活教育。

忽视生活教育,人们的生活素质就很难提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比如:饮食方面,食物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调;穿着方面,有的式样过于单调,有的却过分追求名牌;住的方面,大多数住房生活功能不齐全或安排不合理,也有的不顾家庭生活是否需要合用而盲目模仿豪华装潢;娱乐方面,有的一味追求洋花招,有的却沉湎于有损身心健康的项目等。这些生活中的误区,有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因素,也有盲目攀比消费的因素,但都与缺乏科学的生活知识有关。不重视生活教育的必然结果,就是生活素质低下。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以往孩子通过家长的指导和自己模仿发展起来的生活素质,还能应付自己成年以后的生活需要的话,那么,现在的孩子如果不接受有意识的科学的生活指导,必将难以适应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生活环境,更不要说以有限的条件去提高生活质量了。

为了今天的孩子今后的生活顺利幸福,为了他们将来不因缺乏生活知识、生活能力、生活技巧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我们要重视生活教育,以提高跨世纪的一代人的生活素质。

三、怎样开展生活素质教育?

生活素质教育的任务繁重,同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家庭教育,在生活素质教育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基本环境,家长是他们生活的供养者和引路人,早期家庭生活的经验对他们今后生活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家长应充分发挥利用这种优势,使孩子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打下坚实的生活素质基础。

学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支柱,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关心和指导学生发展生活素质责无旁贷。学校除了开设生活知识课程外,还可以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交往能力,培养自主精神,训练各种技能等。在集体生活中提高相关的生活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优势。

社会教育,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这是学校和家庭都没有的优势。社会通过多种传媒,用科学的生活知识和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不但对成年人是一种教育,孩子们也会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在生活教育上,目标一致,内容协调,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孩子的生活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做起。根据生活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当前孩子们生活素质状况,我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孩子学做家务。家务劳动,既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家庭生活的动力,也是孩子学习生活知识、技能,养成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情趣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做家务的情况令人吃惊。这里有两个调查数据可说明。上海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为他们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点家务;北京对500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近 40%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袜子,生活能力相当差,即使做一点家务劳动,也并非主动认真,马马虎虎消极应付的不少。因此,家长应首先帮助孩子认识做家务及家务质量的重要意义,安排他们完成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指导他们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从而学习、掌握有关的生活知识,增强生活能力,提高生活素质。

第二,指导孩子学会合理消费。消费,即购买和享用生活资料。消费,是生活的基本内容。合理的消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有消费的条件,即有足够的并可以支配的金钱;另一方面要有消费的能力,即消费者必须掌握的如何进行消费的知识和才能。没有足够的可以支配金钱作为支付的手段,自然无法进行消费;而没有消费能力,消费的效益就不高。马克思指出:“消费能力,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孩子们的消费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有的因孩子参与家庭财物管理和自主购物的机会较少,从而不会花钱,没有消费能力;有的孩子由于手中有较多的零用钱,则大手大脚,胡乱花钱。这些都是消费方面生活素质不高的表现。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当对孩子进行消费常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消费能力,学会合理消费。

第三,指导孩子用好闲暇时间。广义的闲暇时间,就是业余时间、生活时间。狭义的闲暇时间,是指能按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发展个人爱好的时间。由于实行双休日,孩子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怎样度过闲暇时间,也有积极消极之分。孩子闲暇时间的活动,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娱乐。有的孩子在休息、娱乐的时间上分配不合理;有的孩子在娱乐的形式内容上不科学、不文明、不健康。这就需要家长的指导。一是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学会科学计划闲暇时间,娱乐应合理安排,适可而止;二是要求孩子自觉抵制内容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娱乐应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三是家长也应尽可能地和孩子一起娱乐,既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爱好,又要培养亲子间的共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娱乐的目的——不但调节生活,而且也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锻炼身体,提高素质。提高孩子对业余生活娱乐活动意义的认识,增强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业余时间的能力,这必将有利于孩子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旦形成,就对人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影响。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逐渐养成的。有些习惯经过一两次就形成了,有些习惯则需花费长时间的努力。在生活习惯方面,比如饭前便后洗手、早起早睡、不挑食不偏食、起床后就整理床铺、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等,都需从小逐步培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此,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同样。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逐步养成的,所以要纠正改变它,同样要花时间。有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衡量生活素质的重要标准。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指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交往是人重要的生存能力。孩子在交往中,才能表现自己,了解他人,融入社会。交往能力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还是学校社会上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不但能使人心情愉快,获得帮助,而且能促进人的才能的施展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家长应教育孩子树立平等、互惠、坦诚、友善的交往观念,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第六,指导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属于精神范畴。如果说物质是生活的基础,那么精神就是生活的灵魂。在生活的物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生活质量便决定于精神方面。真正幸福的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的都满足。生活态度,涉及的内容很多,诸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至生活格调、思想情操、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会影响生活的质量。而孩子的生活态度,要靠家长长期的教育引导,才会逐步确立。有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全面提高生活素质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标签:;  ;  ;  ;  ;  ;  ;  

教孩子学会生活--论生命质量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