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万丽丽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服务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2%、82.9%,干预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82.9%,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人性化护理服务;临床效果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具有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凶险、并发症较多等特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休克等症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急性胰腺炎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为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月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1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介于30-86岁,平均(41.2±2.5)岁;发病至住院就诊时间介于1-17h。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介于29-87岁,平均(41.1±2.3)岁;发病至住院就诊时间介于1.4-17.1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对比经过统计学处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2.1疼痛护理。取患者弯腰屈膝位或者半卧位,尽可能让患者卧床休息,使腹部肌肉放松,将软枕放置在两膝关节之间,这样有助于缓解患者腹部疼痛症状,若患者腹痛较为剧烈的情况下可以严格按照医嘱肌内注射阿托品、曲马多等止痛药物。禁止采用吗啡,避免出现oddi 括约肌痉挛。

1.2.2心理护理。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会由于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而无法进食,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多给予患者一些支持和鼓励,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详细、仔细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

1.2.3输液及环境护理。如果正处于冬天,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可以用热水袋为患者暖手,这样可以充盈患者的血管。同时在输液的过程中,应仔细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在静脉穿刺输液时应采用熟练的方法,尽可能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在输液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应将病房内温度维持在23-24℃左右,病房内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在室内扫地前应洒适量水,这样以防灰尘飞扬,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住院环境。

1.2.4发热护理。若患者体温在39℃以上,应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者严格按照医嘱采用退热药物进行降温,一旦患者大量出汗,应将衣服和被褥及时更换,时刻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以及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

1.2.5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巡视病房,仔细检查各种引流管的通畅性,避免引流管堵塞、滑脱、扭曲或者受压,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由于牵拉导致不适感或者疼痛感。同时,应详细记录各引流液的流量、性质及颜色,定期更换引流袋,以防出现逆行感染或者污染。而且应仔细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肠蠕动等情况,观察患者切口敷料渗血、渗液等情况。若患者咳嗽时,应指导患者将切口部位用手按压,避免切口裂开。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也基本恢复正常,通过CT及彩超检查显示胰腺边界比较清楚,而且水肿基本消退。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一定好转,血尿淀粉酶也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经CT、彩超检查显示胰腺边界比较清楚,局部症状并未恶化。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并无显著改变甚至进一步恶化。

通过本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百分制,若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采用卡方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干预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2%、82.9%,干预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由此而产生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本组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14.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14.3%,这一研究结果和陈艳花等[3]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更强,不再是仅仅根据临床医师下达的医嘱办事,而是会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上都处于愉快状态下。张炜等[4]也研究提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个性化、有效性、整体性、创造性更强,特别注重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谭荣秋.人性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2(4):201-202.

[2]刘丽中.68 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1,10(4):21-22.

[3]陈艳花.72 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6(11):263-264.

[4]张炜.整体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70-71.

论文作者:万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服务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万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