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论文

基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论文

基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为例

王田田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文化自信”设为思政教学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实施基于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开展文化创新的课外实践,探索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为了贯彻“课程思政”精神,本文探讨如何确立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融入点,以及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是找准“症结”。当群众心理健康遭遇严重困境时,由组织出面进行心理关怀,安排心理专家对员工进行积极的思想疏导和心理辅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来龙去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不能沿用传统的“开大会、上大课、大呼隆、一言堂”的老办法。要怀着深厚的感情,从关心群众的成长进步出发,以深厚的兄弟情、战友爱对待每一位同志,主动亲近,多送温暖,用信任换取信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使之全面掌握和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正确分析中国文化传统的利弊优劣及其现代转换与价值。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因此课程思政不仅要有知识功能,更要富含价值引导功能,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思想和精神的攀升。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为思政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及当前的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从而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融入点

通选课的课程思政与专业性的思政课程存在着教学路径的差异,思政课程教育属于显性教育,通选课的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因此,课程思政必须探求恰当的融入路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将传统优秀的文化理念、文化著作、文化人物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田志芳想起,站在团长面前接脸盆时,她和另个新娘子都不肯伸出手,是杨忠杰伸出一对老树桩,把脸盆捧在怀里。另个新郎用一只左手接了,右边袖管空荡荡的。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建立大学生的家国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历史同一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们伴随着祖国的兴衰成败,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造就了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爱国情操,至今仍然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问题探究的关键是要围绕课程思政的核心——文化自信去设计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探究“在儒家思想中,君子应该有怎样的品格”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查阅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关于君子修身立德的经典文章,例如《论语》中有:君子有三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学生在阅读后,结合自身的理解,会对“君子”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

2.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构建大学生品行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修身立德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理念,如《周易》提出“厚德载物”;孔子指出“宽则得众”,“仁者爱人”,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中,最注重的是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程度越来越高,在文化认知方面,教师要在其中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在立足学习本国灿烂文化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博采众长。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汉两罗马的角度进行文化特征对比,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特点。教师还要引领学生树立高雅的文化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选择能力,使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能够抵御庸俗文化风气的影响,吸收真正的文化营养。

近几年魔芋种植面积大幅度扩大,但魔芋繁殖系数低,致使很多农民抱怨买不到良种。魔芋有叶斑病、软腐症和白绢病等多种病害,其中软腐病、白绢病是魔芋生长中的“疑难杂症”,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每年因软腐病导致减产达30%。魔芋种源严重缺乏,魔芋品种退化,抗逆性降低,再加上农药、肥料和人工成本,致使魔芋种植成本较高。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构建大学生激励教育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注意到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尤其突出文化理解过程中熏陶感染作用,使思政教育像“融盐入汤”一样,为课程思政增鲜提味。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

1.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

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是该课程的核心德育目标,教师须从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方面着手,贯彻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情怀应该更有远见,更加明智,理性。课程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把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行为,要抓住发展机遇,锻炼过硬本领,为实现国强民富、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贡献力量。

再比如,让学生去探讨“怎样才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这个问题的探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我们学校“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可以设计成问题的还有很多,例如“你希望居住在哪一首唐诗或者宋词?”、“选择一件你最喜欢的国宝并说说它的故事”等。设计的问题既能结合传统文化精神,又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让他们有探索交流的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贯彻基于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然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

四、博采众长,树立高雅的文化观念

例如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对于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就很有启发意义。《大学》之所以如此被看重,原因就在于它强调了自我修养的八个步骤,并以天下太平和谐为其终极目的。其中“诚意、正心”,是讲如何“立志”,认识自我,确立志向;“格物、致知”是讲如何认识世界,掌握规律,“修身”是前面四个步骤的总括,使自身不断修行,担负起社会历史责任;最后三个步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在治国安邦的社会活动中实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这是我们中国人对“大学”理解的智慧,我们可以结合其丰富的内涵引导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知行合一,在实际生活不断砥砺品行,培育品德。

五、多元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处闪烁着积极进取精神的光芒。《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司马迁提出:“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有这些,无不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例如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修正了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积极宣传“尚变”论,他认为“尚变者,天道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交化之中,人们应当在改革变化中不断发展壮大个人和民族的力量。这些创新图强的思想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年轻人奋勇拼搏,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人生抱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即针对同一文本进行多种不同层次的理解,将文化学习的过程变成文化浸染、熏陶、传承的过程。例如对《三国演义》的文化意义的学习中,可以从“拥刘反曹”的文化背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统”的正义性理解,又可以从“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美德的人格魅力,还可以从“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的角度,分析中国兵法的谋略之道等。多元解读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便能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传人,拥有对文化的自信心。

Modic改变:终板及终板下骨的炎性水肿信号改变,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不少于1个Modic改变定义为阳性[3]。

其中,v1为碰撞后弹丸速度;v2为活塞速度。根据式(1)可知:当m1≤m2时,碰撞后v1为零或被反弹,弹丸不再对活塞压缩液压介质的过程产生影响。

六、增强时代气息,强化核心价值观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优秀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厚德仁爱的优良品质等,也都是社会主义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文化认同的时代气息,关注学生美好心灵的成长,加强培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

在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从本市的地域文化、人文特点、民族风俗等角度出发,突出课程思政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例如引导学生从了解岭南文化特点出发,鼓励学生探访陈家祠、永庆坊、镇海楼等广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导搜集重要素材,最后对所得资料进行学习、整合和交流。这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知和更深入的理解。

双主动脉弓畸形是最常见的血管环形式,主动脉弓在气管处分为左右两支主动脉弓,对食管及气管形成包绕,从而对食管及气管造成压迫,导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1-2]。超声检查是进行产前排畸的重要手段,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在胎儿双主动脉弓畸形产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超声高清血流显像是较新型的血流显像技术[4],为探讨其在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产前排畸检查的孕妇中应用超声高清血流显像检查,并以常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为对照,分析超声高清血流量显像在胎儿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七、结语

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分离的传统教学思维,要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一致,最终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胜,罗芳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反思[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

[2]蒋红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

[3]石书臣.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11-0211-02

收稿日期: 2019-10-9

基金项目: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质量工程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35-JY180301)

作者简介: 王田田(1986—),女,广东台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基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