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所引发的并发症及对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术前认真、细致的护理评估;精心准备用物,正确摆放体位。结果 正确的俯卧位,能使患者舒适、安全,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科学、有效的体位安置是防止体位并发症发生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胸腰椎 俯卧位 并发症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15-01
俯卧位是胸腰椎后路手术常采用的一种手术体位。由于脊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手术中体位摆放不当,不仅手术野暴露不充分,还会导致患者受压部位组织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1]。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俯卧位安置原则和要点,才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15年1月---12月253例胸腰椎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俯卧位引发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胸腰椎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253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男性175例,女性78例。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时间为2-6h.
2.术前评估
通过术前访视,认真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及皮肤情况。了解患者手术方式,医生对手术体位有无更特殊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以便更好,更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缩短术前安置体位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生的满意度。
3.用物准备
凝胶头圈1个,手托板2个,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大小、厚薄合适的海绵垫4个,薄凝胶垫1个,束手带2个,束腿带2个。
4.正确俯卧位安置
患者麻醉后,麻醉师站在患者头侧托着头部,负责观察患者的生命征,保护气管导管和静脉通路。3-4人分别站在手术床两侧,扶托患者背部,腰骶部及双下肢,维持脊椎水平位。搬动时动作一致,同时使患者的躯体向同一纵轴方向翻转,避免牵拉或扭曲。患者头部置于凝胶头圈上,眼、口、鼻处在头圈中央空隙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个海绵垫分别置于锁骨至肋下,减少胸部受压,维持正常呼吸。在耻骨联合至髂嵴下置一厚海绵垫,使腹部悬空。将双上肢向上搁在调整好的托手板上,呈自然屈曲状。肘关节下垫棉垫加以保护,系好束手带,避免过度外展。膝下垫薄凝胶垫。两小腿胫前置一个厚海绵垫,使大腿与背部成20°,双小腿上翘与大腿成30°- 50°,双脚抬高可避免脚趾受压。束腿带固定于腘窝上5cm处,松紧适度[2]
5.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5.1 脊髓损伤
患者全身麻醉后,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脊椎和各大小关节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患者自我调节功能丧失,特别是脊椎骨折或病变时,脊椎的稳定性更差,更容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因此,在翻转体位时,要多人协作,动作稳妥,协调一致,使患者的脊椎保持在同一纵轴翻转,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5.2 循环和呼吸系统受阻
由于俯卧位时,患者的胸、腹部受压,造成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通气不足。腹部受压会引起下腔回流受阻,远端静脉压上升,血压下降[3],手术区域失血增多。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大小,厚薄适宜的体位垫,调节体位垫中间的空隙,达到胸部,腹部不受挤压,使胸,腹部自然舒缩。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促进下腔回流通畅,血压稳定。
5.3 皮肤压伤
患者俯卧位时身体的受力点主要分布在头额部、双颧骨、两侧肩峰前侧面、肋骨、髂前上棘、膝、胫前、肘等部位。而这些部位的脂肪肌肉较簿或骨隆突出明显,如果长时间严重受压,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组织溃烂或坏死。所以,安置体位时,要仔细检查各个受力点的情况,采用大小适宜的压疮保护贴或棉垫固定在受力部位加以保护,海绵垫都要用布单平整包裹,即可防止因海绵垫滑动而改变受力点;也可因皮肤直接接触海绵垫而产生水泡。
5.4 眼部受损
部分患者全麻后存在眼睑闭合不全,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角膜干燥受损。俯卧位时,眼部受到压力作用,会引发眼部缺血,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在安置体位前,给患者双眼涂上红霉素眼膏,并用保护膜粘贴或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加以保护。安置体位时,将患者的眼睛部位置于凝胶头圈内凹陷处,避免眼睑接触头圈眼睛受压。巡回护士要1h对患者眼部,前额,颧骨等部位的受压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调整。
5.5器官受压
患者双侧乳房是乳腺组织血运丰富的重要保护器官,在俯卧位时受到挤压,容易引起损伤[4],安置时双侧乳房置于海绵垫悬空处。男性患者要注意保护外生殖器,因血运丰富的阴茎与阴囊皮肤较薄嫩,俯卧位时不要与体位垫接触,避免局部受压。
5.6神经麻痹或损伤,
全麻后患者的运动感觉和保护性反射消失,较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颈部,四肢受压或过度牵拉,导致神经麻痹或损伤,在固定头颈部时,要根据颈部的生理弯曲来调整头圈位置高低,防止颈髓损伤。双上肢置于托手架上时,外展不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下肢约束带松紧适宜,避免腘神经受损。小腿垫高,使足尖自然下垂,防止足背神经受损。
6.小结
全身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自主能力丧失,因此,需要手术体位既能保证充分暴露手术野,又能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避免肢体的关节、皮肤、肌肉、神经受压迫。安置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之一。正确、有效的手术体位,可使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让手术体位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影响及危险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手术室急性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7?(28)?27-21
[2]何丽 李丽霞 ? 手术室体位安置及铺巾标准流程?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54
[3]胡立萍,胡丽香,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俯卧位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1)?60-61
[4]杨建,王及挂,脊柱侧弯术中体位摆放的护理628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2(10B) 30-31
作者简介:李冬梅,女,1971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
单位:云南省大理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大理 671000
论文作者:李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患者论文; 体位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海绵论文; 腰椎论文; 凝胶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