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 北京 100041)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的应用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对电力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针对运行故障进行相应的排查与处理,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从而发挥其更大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继电保护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使电力系统不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概率,还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若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设备可以自动切断线路,确保整个线路的安全,使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因此,论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1继电保护及其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因借助有触电的继电器发挥保护作用而得名,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其作用范围内的电力系统以及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元件。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其本身以及相关的元件都会受到继电器的实时动态监控,所以当其中任何一部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时,继电器就会接收到相关的信号,继而对故障部分采取应急措施,将故障部分与正常部分隔离开,如此,电力系统运行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这就是继电保护的主要表现。发电站中的电力系统承担着满足大范围区域内用电需求的责任,所以要保证其正常运行,需要好几套保护功能发挥程度比较高、对故障能快速反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分析指标
继电保护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可靠性要求电力保护装置的质量达标,同时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切断相应的线路。在这一过程之中,对继电保护的系统、设备元件等进行考量,一般多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法来进行可靠性分析,近年来也有部分电力企业采用故障树及概率分析法来补充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大部分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继电保护设备平均寿命(MeanTimeToFailure,MTTF)[2],是指在继电保护设备的平均运行时间,该指标越大,则代表机电保护设备可靠性越高。其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3],是指机电设备在开始运行到第一次故障的时间,同时也指两次维修之间正常运行的时间。其三,成功率(R),是指继电保护设备在可靠性测试中的成功概率。其四,有效度(A),有效度能够根据上述指标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有效度结果,该结果能够反映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这一公式为:A=TMTBF(/TMTBF+TMTTR)。
3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分析
现如今,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若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大小不一的突发状况,继电保护设备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对电力系统发出危险警告,并且能够自动切断发生故障的电线路,有效降低其他零部件的损坏程度。除此之外,还能够预防因故障引起的连锁反应,大幅度降低断电等故障的发生概率,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对电力系统起到监控作用。继电保护设备不仅是一个反应设备,也是一个监控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较为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需借助工作人员的力量进行监控,不仅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必要浪费。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相比,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更好地处理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应用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可以对电力技术进行改进,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自身工作效果,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在实际工作期间,继电保护装置已经从原始的熔断器模型转换成为现代化的保护系统,主要为:电磁保护系统、晶体管保护系统、集成电器保护系统、计算机保护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质量。同时,在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生产与管理期间,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逐渐完善自动化功能,通过先进的方式带动企业发展与创新。但是,在我国电力企业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庞大系统的影响之下,导致出现环境复杂性问题,使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工作压力,无法提高自动化系统应用连贯性与持续性,不能更好的解决当前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工作成效降低,难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多元化进步。
5如何提高电力系统几点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5.1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就是保证其灵敏性,能准确判断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现状,并及时给出相应的反应。要使装置可靠性得到保障,还要对相关的特征指标进行计算,使特征值满足可靠要求,其中正确率指标要考虑到区外故障。在计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复核,确保其准确性,以便操作人员对其作出相应措施。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挥保护作用,但为了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可靠,还要做双重保障,即利用辅助保护配套装置,使自动控制回路以及二次继电保护作为其作用对象,在所有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其做好监控工作,保证其辅助作用能一直得到发挥。
5.2加大网络建设力度
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网络建设工作,按照其实际发展特点等,对其规模进行扩充处理,努力完成当前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对其进行科学的管控。传统的单一类型继电保护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实际需求,需要对其网络进行科学的处理,以此提高电网安全性与可靠性。一方面,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衔接,加大各个装置之间的联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科学融入网络建设体系,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作用,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体化运行。另一方面,需要全面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使其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优化网络环境,逐渐提升系统的运行成效,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5.3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除以上针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升措施外,人为因素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中的也尤为重要。在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设备事故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技能的保证,确保其能够针对发生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熟悉度以及事故应变能力的灵活性进行提升。在维护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运行的科学合理性。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大大推动了我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部分,对于新时期电网机电保护发展影响十分深远,主要是由于机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重点部分是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哲林,周盛,钟文慧,秦纪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3):145.
[2] 任洋,滕巍,张笑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8-19.
论文作者:边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装置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